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提出“旅游+”的概念,即旅游是一个无边界的产业,“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之功 能。“旅游+”不是机械的“+”,不是简单的“1+1”,而是有机融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1+1>2”的效果。
“旅游+农业”,凤冈、湄潭茶旅携手,和弦而歌。
“旅游+工业”,仁怀旅游“把酒放歌”,国酒文化成为不可复制的珍贵旅游资源。
“旅游+扶贫”,成为贵州农民增加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旅游+交通”,大交通成为旅游发展的大红利。
“旅游+大数据”,贵州旅游向“智慧”时代转型升级……
在贵州,“旅游+”的理念正在化作实践,旅游产业释放其天然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成为拉动各行业发展的一道新力量,也有效地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
“旅游+扶贫”青木苗寨之变
“沉睡”多年的百里杜鹃石牛村青木苗寨,被一项决定“唤醒”——依托背靠百里杜鹃景区的区位优势发展旅游,苗寨的变化由此开始。
“跟我去寨子里看看吧。”近日,百里杜鹃农办副主任张绪荣邀请笔者一定要去看看寨子的变化。
从百里杜鹃管委会出发,沿新修的花海大道驱车前行。阳光明媚,一路新绿与花海。青木苗寨在花海大道旁伸出岔道迎接过往游客。
旅游之路上,青木苗寨迈出的第一步是整合各项资金,打通通村公路,完善基础设施,外修“颜值”,提升苗寨魅力。而这些,都成为百姓的红利。
曾经,“进入苗寨的路,不能称其为路。要是下雨天,别说车,人都难进。”张绪荣回忆说。如今,水泥路直通寨子。
依托背靠百里杜鹃景区的区位优势发展旅游,青木苗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寨子里的水泥房很少。”村民王忠银指着自家漂亮的新房子,告诉笔者,“如今,寨子里的人都住进了新房子。”窗外,新扎的竹篱笆护着一畦又一畦土地,围成曲径通往农家,新修的房子格外抢眼。
曾经,全寨人喝水都指望着寨子两公里外的水井。如今,自来水流进家家户户,宽带即将铺设完工……
石牛村村支书本磊干劲十足:“青木苗寨这一变,浓郁的苗族风情,加上背靠百里杜鹃的地理优势,旅游的潜力正在变为实实在在的红利。”
种了一辈子地,王忠银吃上了“旅游饭”:“我家的手工豆腐卖得好得很,游客要是多起来的话,要忙不过来的。”
王忠银新房不远处的山坡上,杂花生树。罗冠宇说:“省里计划在山坡上修步道和凉亭,将山坡打造成为寨子的一个景点。”
寨子内,杨学方的精品客栈正在赶工期,“要赶在避暑游客到来之前装修好。”他催促着工人赶工。
本磊说:“往年夏天的时候,很多游客会来寨子里转悠,找住处,但是往往是失望而去。”
“游客想留无法留,主要是住宿条件达不到。”这样的遗憾也给苗寨发展旅游业带来了机遇。
杨学方望着眼前接近尾声的工程,高兴地说“等到暑期的时候,游客一定不会少。”
杨学方的期待有望成真——在石牛村旅游合作社的带领下,村民抱团开拓旅游市场。合作社已与省内8家旅行社签订协议,即将到来的避暑季,8家旅行社将为苗寨带来至少700名避暑游客。
青木苗寨的旅游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合作社正在给苗寨拍宣传片。“过一段时间,我们准备去广东、重庆做旅游推介,宣传片正好用得上。”合作社负责人告诉笔者。
青木苗寨的“颜值”还在继续提升,“村里正在流转土地种植紫薇和万寿菊。”本磊说这是一举多得,“村子更美了,游客更多。村民流转土地,有租金还会有劳动报酬。”
曾经,外出务工是青木苗寨村民致富的唯一希望。如今,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开始琢磨怎么吃好“旅游饭”……
“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多彩贵州
“赵以炯状元故居始建于清代初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走进青岩古镇状元故居,美妙的女声讲解让来筑旅游的杭州女孩虞丽倍感亲切。
“好方便哦,我看到每个景点门口都有个二维码,扫一下,手机里就传来景点的语音讲解。”虞丽说,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跟着讲解员沿着固定路线游览了。虞丽不知道的是,这只是青岩古镇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成果的很小一部分。
青岩古镇智慧旅游一期项目从2014年5月启动以来,已建成覆盖全景区的免费WIFI系统、全程监控系统、智能票务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四个子项目。目前四个项目已完成测试,将于年内逐步投入使用。
花溪旅文公司董事会秘书赵剑锋介绍,智能票务系统投用后,游客在同程、携程等网站订票,可直接凭购票码在景区入口扫码验证入园,节省游览时间;智慧停车系 统可让自驾游客在景区APP的引导下,顺利驶向距离自己最近的停车场停车;覆盖全景区的免费WIFI方便游客随时发微信、微博,分享旅行的快乐;全程监控 系统带有游客流量监控统计功能,若是监控显示游客人数即将达到景区峰值,工作人员可立刻采取对应措施。
智慧旅游的建设,为贵阳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今年2月花溪区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贵阳市以此为契机,提出构建“两区两带八片”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认为,智慧旅游大数据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科学规划能力、监督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实现精准 营销和优化管理,并且降低了门槛,促进旅游创业创新;而游客则通过大数据应用享受多样化、定制化、便捷化、低成本的服务。
目前,贵州已在花溪青岩古镇、黄果树、赤水等十个旅游景区推动建设智慧旅游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将贵州省确定为“旅游大数据首批应用试点单位”。
智慧旅游云的建设,直接和间接培育带动了一批信息技术、通信、大数据、旅游、科技、游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企业,进行旅游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
李三旗告诉笔者,智慧旅游云项目将继续引进优强企业整合旅游云资源,建设大数据旅游行业实时精准管理及监管指挥平台、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和大数据旅游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营销、服务能力,构建起支撑全域旅游发展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在李三旗看来,贵州旅游“井喷式”增长的目标下,“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云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力量。
“旅游+交通”“醉美之路”旅游井喷
黑色的公路、蓝色的护栏、红色的自行车道、绿色的赤水河、两岸青山叠嶂,似一条五色彩带,从仁怀市茅台镇一直蜿蜒飞舞到赤水市区。定位为“贵州第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在第十一届贵州旅发大会期间精彩亮相后,引来八方游客。
今年1月至5月,到赤水旅游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80%,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75%。旅发大会后,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吸引各地考察团、投资商、旅游者、骑行爱好者等纷至沓来。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起于仁怀市茅台镇、止于赤水市中心城区,项目总投资45亿元、全长154公里。串联起赤水佛光岩、四洞沟、大瀑布、竹海、桫椤等8大主景 区,大同、复兴、丙安等3大古镇,天岛湖、天鹅堡、红岩洞天等9大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使赤水成为游客洗肺、洗胃、洗耳,养脑、养心、养眼,好看、好吃、 好玩的“醉美之旅”。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开通以来,全国各地的自驾游和骑行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
“太美了、太舒服了,我们沿途已游览了四洞沟、赤水大瀑布、丙安古镇、竹海、佛光岩等景区,接下来我们要去土城古镇,一直骑到茅台去!”来自重庆市的骑行爱好者陈先生一行9人,原计划3天骑完赤水至茅台的行程,然而仅在赤水段,他们就逗留了4天。
随着这条“醉美之路”的持续升温,各地投资者和当地群众也看准了投资发展的商机,沿线租车行、旅游商店、乡村客栈、农家乐、观光园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