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在精心打造下,雅安雨城区红豆相思谷景区升级走出深闺,成为了全域旅游中破圈走红的“新秀”。日前,2022“天府旅游名县”集中宣传报道活动走进红豆相思谷景区,探寻该景区的“蝶变”之路。
据悉,该景区依托雅安千年红豆树王,以相思文化为主线,涵盖了民宿体验、旅拍露营、婚纱摄影、旅游休闲、康养度假等多种业态。整个景区依托13.14公里的茶园彩道串联起爱情故事场景、千年红豆树、百年银杏树群、传统古村落、千年摩崖石刻等景观,织就了一幅具有雨城气质和独特魅力的“富春山居图”。
红豆相思谷(李依凡 摄)
(雅安市雨城区文体旅局供图)
以文化破题,匠心铸就精品
当地群众讲,曾经,由于道路通行条件差,红豆树景区要去看一次红豆树,可以说是,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灰。现在的红豆相思谷经过一期打造,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标识标牌和景区导览图一目了然,宽阔的粉色油路走起来,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礼品在这里成为现实图景。
走进景区,国风古风轻拂人心,古道别院惬意悠闲,穿梭在如诗如画的碧水山间,家庭组团的游客带着孩子在石刻长廊领略国学文化;青年男女作汉服打卡温婉瞬间;旅拍露营、观光徒步、寻踪探秘与茶山茶韵茶律相映成歌。
景区妙趣横生的相思源、工艺精湛的凤求凰廊庭、意境深厚的天仙配、浑然大气的三生石、如梦似幻的鹊桥相会等景观节点,总能在每一位游客心中激起涟漪,引发共鸣,化为情感纽带,让远者来、近者悦。
以生态打底,产业扮靓乡村
“我们坚持微改造和精提升相结合,依山就势,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坚持多产相融、多业并举、多点开花的业态融合路径,实现了青山绿水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换”。碧峰峡镇的党委副书记程瑜涵介绍到。
红豆相思谷景区的发展不仅让更多的游客看到了美景,也让当地的群众看到了“钱景”。
“做梦都没想到,景区发展这么好。”景区后盐村经营农家乐的彭先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伴随着景区内的打造,2021年以来,彭先生投资40余万元对自家的农家乐进行了提档升级,住房从20间提高到了28间,日餐饮接待能力从80人提高至了200人。同时还把经营模式从单一的餐饮住宿拓展到观光避暑、研学体验、DIY茶社和农特产品销售等,年营业额能达到30余万。
伴随着乡村旅游兴旺的“春波”,景区一批返乡农民准备就地发展,投身乡村旅游。目前,景区的后盐村7家营业农家乐的升级改造已经完成,还有6家精品民宿即将营业。通过发展旅游,预计全村191户人家年收入每户将增加8000元,有望依靠旅游进一步增收致富。景区群众的生活也犹如千年红豆树一样,在时代的变幻中不断壮大、焕发活力,迎来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
以融合为径,规划引领未来
雨城区文体旅局负责人介绍到,红豆相思谷北接上里古镇,东靠蒙顶山,南连碧峰峡,具有极佳的区域位置。景区还将坚持创新引领,挖掘和有效利用乡村文化,树立乡村产业特色化发展示范标杆,促进文旅要素多元融合,赋予景区更强的吸引力。
目前,景区正按照4A景区的创建标准,实施红豆相思谷提升工程,同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团队进行量身设计,通过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包装、科技赋能等方式,推动景区业态纵向成链、横向集群,形成一业带百业的“葡萄串效应”,成为雨城区谷内开花、谷外飘香的生动“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