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全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全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参加会议。会议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推动全区旅游环境持续优化、服务质量整体提升,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保障。
综合治理旅游发展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属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其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宁夏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在做优服务、提升环境等各方面快速迭代升级。9月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优做强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对优化旅游环境,构建高质量服务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
随着“十一”假期临近,游客量预计持续攀升,全区住宿、交通、景区、服务等将面临严峻考验,宁夏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全区相关部门以《全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总抓手,紧盯“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推动“十大专项行动”相互配合、系统集成,全面推动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从“纸面”落到“地面”。
聚焦重点任务,推动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全面提升旅游基础支撑与接待能力。加快推进“智游宁夏”平台优化升级和推广应用,强化实时监控、预警预报等功能,切实为政府监管、企业经营和游客体验提供智能支撑。畅通“12345”等投诉渠道,完善受理、转办等机制,做到快速响应、暖心反馈。着力破解交通瓶颈,重点整治枢纽场站“打车难”和出租车违规行为,加强旅游包车安全监管,优化交通接驳,缓解热门区域“停车难”问题。同时,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快完善休闲绿道、自驾营地等设施,高标准建设四级旅游服务中心体系,系统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规范市场秩序与消费环境。聚焦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消费集中领域,出重拳、治乱象。要严厉查处“天价餐”、欺客宰客、价格违法、食品卫生问题,推行“明厨亮灶+互联网”,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整治不合理涨价、未明码标价、虚假宣传等行为,加强对社会宾馆、民宿、星级饭店的分类监管,探索建立住宿业信用监管和黑名单制度。要严肃打击旅游购物场所价格欺诈、诱导欺骗购物及封闭式“洗脑”销售等行为,支持建立先行赔付制度,营造诚信消费环境。加强歌舞娱乐、网吧、剧本杀、电竞酒店等业态监管,严防“黄赌毒”,落实意识形态审核与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持续优化服务质量与品牌形象。大力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工程,推动5A级景区率先制定高于国标的服务标准,推广“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要深化“文明旅游”宣传,在交通枢纽、景区、酒店等场所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组织志愿服务,探索建立三级服务质量评价奖励机制,选树一批品牌示范单位和示范区。要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全面促进旅游服务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坚决守牢安全生产与风险底线。牢固树立“隐患即事故”理念,对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文博单位等持续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要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在临水临崖等危险区域增设智能监控预警设备。健全与应急、公安、交通、卫健、消防、气象等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预案管理和实战演练。突出抓好旅游包车、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构建“景区30分钟应急救援救治圈”,全力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方法,推动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从“被动”转“主动”
筑牢信用基石,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深入贯彻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主动对接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力度,依法依规认定和发布失信名单,实施联合惩戒。组织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诚信宣传活动,营造守信氛围。深入推进以信用风险为导向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引导失信主体主动纠错、重塑信用。
强化舆情应对,构建全周期管理格局。适应信息传播新特点,构建“事前预警防范、事中高效处置、事后复盘整改”的全周期管理体系。事前要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和风险排查,完善预案;事中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文旅、宣传、网信、公安、市场监管、属地政府等协同联动,及时研判核实发声,有效引导舆论;事后要深入剖析根源,举一反三,完善制度,防止问题复发,并加强案例整理运用。
严格执法监督,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健全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由文旅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市监、交通、公安、发改(价格)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重点加大节假日等高峰时段对重点区域和企业的巡查力度。重点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价格欺诈等顽疾,开展专项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及时公布结果,曝光典型案例,以“零容忍”的态度,形成有力震慑,切实筑牢市场规范运行的坚固防线。
培育文明新风,营造主客共享环境。持续深化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交通枢纽、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集散中心等场所的电子屏、宣传栏、标语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文明出游常识、法律法规和礼仪规范,营造“文明出行、诚信经营”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在重要节点和区域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提供咨询引导、秩序维护、应急救助等服务,及时劝导不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