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山东:河东用全域旅游传播城市崭新形象
2021/3/24 13:56:48 来源:文旅中国 [] [打印]

河东沂州古城非遗文创展示 苏锐摄


  3月24日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文化旅游发展中心获悉,近年来,河东区坚持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高位推进、全域打造,着力擦亮“好客山东·美丽河东”旅游品牌。截至目前,全区共有A级景区14家,其中4A级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星级饭店4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家、山东省金星级文化主题饭店1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全国爱国教育基地1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2020年,河东区多措并举、重点突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坚持党政统筹,强化“全方位”领导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部署全域旅游工作,将全域旅游工作纳入全区区级领导分片分线责任分工11个领导小组,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合力推动全域旅游工作,同时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建立区长担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机制,形成部门合力。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区文化旅游发展中心。

  坚持部门协作,强化“全领域”政策保障。河东区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中,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出台了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巩固和提高旅游产业地位。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落实文旅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及奖励政策,先后向龙园等旅游企业发放5430万元贴息贷款。优先保障旅游用地,知春湖、凤凰欢乐大世界、沂州古城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运营。实施“凤栖计划”,成立由国内重点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国内知名旅游机构负责人、省内专家学者、区内旅游相关专家等四个方面的15名专家组成的旅游专家智库。

  坚持项目引领,强化“全业态”融合发展。一是做活“旅游+文化”。加强对东夷文化、红色文化、凤凰岭文化、祝丘故城遗址等文化遗产的挖掘阐释,成功举办醋庄葡萄文化节、龙园汉服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持续为旅游注入文化灵魂。二是做优旅游+温泉康养。重点发挥观唐温泉、奥华温泉、鲁商知春湖、山东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的带动作用,将温泉康养与旅游紧密结合,发挥河东温泉资源优势,形成温泉康养品牌。三是做强旅游+研学。推进临沂青少年教育研学基地与临沂龙园旅游区融合发展,在龙园成立青少年教育培训分中心,做好旅游+研学文章。四是做精旅游+红色教育。以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为中心,将朱老大红色文化博物馆与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融合发展,打造新的红色教育发展模式。

  坚持固本强基,强化“全要素”服务保障。一是构建“机场+铁路+高速+国省道”地空一体化大交通网络,开通旅游巴士、旅游专线(5条),提供共享单车等交通方式,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无缝接驳。二是完善全域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依托汽车站和汤泉旅游度假区建立旅游集散中心,在机场、火车站、3A及以上景区、乡村旅游点等场所设置旅游咨询中心。三是健全全域标识导览系统,境内增设全域全景图20块、旅游交通指示牌50块。四是构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加快布局5G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大数据中心,全面提升旅游智慧化水平。五是推出精品旅游线路3条,其中一日游线路2条、两日游线路1条,构建了以汤头旅游度假区重点景区为带动,通过滨河东路旅游廊道串联南北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坚持品牌先行,强化“全时空”宣传推介。一是打造“美丽河东”宣传品牌。充分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好客山东·游我来播”在线互动,累计观看310万人次;与徐州、枣庄、济宁、青岛、日照、连云港等地联合实施旅游资源同城联盟战略;与联通公司、移动公司合作开展过境短信推送服务,不间断对河东旅游进行宣传。二是打造“梦幻河东”夜游品牌。观唐温泉入选临沂市首批网红打卡地,沂州古城获批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龙园旅游区古城文化街、新城吾悦广场文旅主题商业街入选全市首批夜间经济聚集景区。临沂龙园旅游区编演大型水上实景演出水韵龙园·梦里江南《问情》,初步形成夜游龙园、夜泡温泉、夜赏古城的夜游品牌。三是打造“惠享河东”生活品牌。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接续举办系列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累计发放17轮惠民消费券22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760余万元。

  坚持全域治理,强化“全层次”系统治理。在全区开展服务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等系统治理工作:服务上,制定六项旅游行业服务规范,加强对本区旅游经营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市场上,依托大数据中心的应急指挥执法平台,开展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行业监管,建立“红黑榜”制度;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加强旅游志愿者服务;强化旅游投诉处理,严防旅游安全生产事故。生态上,践行“两山理论”,加强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步推进“三边三化”和“三改一整”工程。产业上,探索旅游扶贫富民模式,形成龙园“以景带村”、鲁商知春湖“多位一体”等多种模式。

(责任编辑: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