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播州区2021年文化体育旅游工作会议召开,区政府党组成员、苟坝创新区党工委书记田晓峰强调,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以项目谋划为基石,争取上级建设性资金;以精品线路为龙头,构建全域旅游新高地;以文体事业为引擎,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以避暑经济为抓手,打造乡愁旅游新品牌;以服务提质为重点,全面推广六心行动;以营商环境改善为关键,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十四五”高质量开局起步作出积极贡献,让苦干实干蔚然成风、让务实作为形成风尚、让“三牛”精神焕发荣光,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时值“十四五”开局之年,播州区全面推进2021年全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实现提高旅游业在全区GDP中的占比、旅游业发展质量、全域旅游创建水平。
如何做好全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其中红色旅游资源挖掘必不可少,探索红色旅游发展路径,全面向市场推进红色旅游,成为2021年重大课题。
播州区,地处黔川渝一小时经济圈中心,全区共有A级旅游景区15家,4A级旅游景区1家(苟坝红色文化旅游景区),3A级景区14家(枫香温泉、同怡爱情文化主题园、乌江渡、乡韵庄园、硕泰温泉、鸭溪杨柳旅游观光区、洪关太阳坪、播雅湿地公园、花香龙泉、水泊渡、古韵安村、水韵乌江、花茂景区、大发天渠),红色旅游资源地6个,即:枫香苟坝会议会址、平正乡(红军洞、火烧坡)、鸭溪镇(汪家屋基会议)、尚嵇镇茶山关战斗遗址、乌江镇——乌江渡、三合镇刀靶水。
区内苟坝红色旅游景区陆续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中国最美红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乡村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农村休闲度假社区”、“贵州省国防教育基地”等荣誉。2014年10月以来,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00余万人次,全国各地各部门党政考察团2860批次85027人,承接各类学习培训班59批次2454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9.18亿元。
今后,红色旅游景区还需从其他方面着手,提档升级。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注重游客体验。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红色旅游景区“80后”“90后”“00后”出游人群占比49%,成为红色旅游市场的主力人群,年轻化是红色旅游的新趋势。利用先进技术,采取实景感应、电影观看等方式,更能满足年轻人需求,如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游客可现场体验到修建水渠时爆破产生的地面震动,观看村民大会召开时的场景等。
不断挖掘红色内涵、传播文化知识。红色旅游景区丰厚的红色旅游资源,能够让游客通过具体的实物以及复原的历史场景,去近距离触摸历史、感知历史,能够更好地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播州区对枫香苟坝会议会址、尚嵇镇茶山关战斗遗址、乌江渡、三合镇刀靶水战斗遗址等进行修复,设置红色旅游讲解员,使游客在参观游览中了解革命历史,领略革命精神,获得知识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