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贵州:从无到有 黔南贵定旅游产业的破局之路
2021/3/16 13:39:18 来源:黔南广播电视台 [] [打印]

“十三五”期间,贵州旅游业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产业、处于增速最快的时期,步入全国第一方阵,奠定了从文化和旅游大省迈向文化和旅游强省的坚实基础。而黔南州贵定县,就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其中一个缩影。

摩天轮、越野卡丁车、观光小火车……阳春三月,贵定金海雪山景区显得格外热闹,至3月8日景区提质改造开园以来,每天游客都络绎不绝。



“带着孩子过来看一下风景,顺便回来探一下亲,看到油菜花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心情很舒服。”游客陈佳说。

贵定金海雪山景区因成百上千亩油菜花海和漫山遍野李树花而得名。今年受气温等因素影响,虽然山上的李花没有往年开得旺盛,但丰富多彩的游玩项目,反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欣赏美景,当然少不了品尝美食,除了一些当地的小吃,极具特色的布依农家乐也是很多游客特别中意的选择。



农家乐老板罗鸣明介绍,这几天游客络绎不绝,多的时候一早上有几十桌,每天都要忙到三点以后才有时间吃早饭,还请了父母妻子和亲戚们帮忙。面对越来越多的游客,他打算把家里的三、四层改造成茶馆和民宿。

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村民罗鸣明告诉记者:“我们这边旺季的时候都不够住,然后省外和国外的游客也很多,所以我这边就增加了很多房间。”

随着景区的提质升级,旅游元素、景点不断增多,功能业态不断丰富,游客“早上来,晚上走,回去空着手”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接下来,金海雪山景区还将建设网红花海、热气球广场、团建拓展营、马术表演、低空飞行等相关配套娱乐服务设施。



在距金海雪山五公里外的格鲁格桑景区,如今也是人山人海。景区2018年开园以来,通过不断提质升级,现在已经成为省内知名的打卡点之一,附近村民也纷纷在这里做起了生意,彭伦红就是其中之一。

一口老酸奶,回味大无穷。随着气温回升,店里的手工老酸奶每天都是供不应求。彭伦红介绍,自己原先也是在外打工,格鲁格桑景区建成后,看到很多村民因此脱贫致富,便也回来工作。

“以前我们要到外面去打工,现在我们要到家乡来发展,还有外地人都来我们家乡游玩,我们感觉很高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入。”贵定县昌明镇古城村村民彭伦红说。

格鲁格桑景区占地面积1500亩,其建造有世界上最大的铜鼓雕塑,并规划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等18个贵州世居民族村寨,以及民俗风情街、铜鼓广场、特色民俗、民族节庆、户外拓展等项目,是体验贵州少数民族民俗的唯美圣地。



在格鲁格桑景区,游客就可以领略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除此之外,景区不断提质升级,增加了3.5公里樱花长廊、7D花海玻璃桥、玻璃滑道等娱乐项目,面对日益增加的游客,景区还加大了招商力度。

“近年来,我们也加大了对本地老百姓的招商力度,第一个是本地老百姓在这里经营成本会很低,第二个是本地也会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地方小吃,包括一些地方的土特产,我们把这些商户吸引到我们园区里面,也是扩大他们的收入,也为游客增加了更多的购物选择。” 贵州中投贵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朝辉向记者介绍道。

贵定曾经是黔南州旅游重点县、全省乡村旅游的示范样板。但在全国各地旅游异彩纷呈的发展大潮中,贵定业态逐渐呈现不足,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利用。

面对问题所在,贵定重新定位破局,增强创新能力,固长板、强优势、找新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和软硬件要素的健全完善,持续提升“金海雪山”旅游品牌,先后实施千户布依寨、乡愁园、四季花谷、匠人非遗小镇、格鲁格桑及瓮城河慢行绿道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阳宝山文化旅游景区、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云雾茶旅一体化等重点景区建设,新增甲子屯、天福茶旅、腊利梯田、石板小湾等网红景点。近年来,贵定先后被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入境过夜游客增速排黔南州第 1 位。

“把旅游产业作为接续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在引入优质旅游管理公司,舞动龙头景区优质化运营基础上,思考新的突破、展现新的作为、呈现新的常态,努力实现“崛起”的目标,用高质量的服务理念贯穿旅游发展的全链条,以“满意旅游”美誉度贏得发展的新未来。”贵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宋梅介绍道。


(责任编辑: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