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本溪市旅游委顺应当前乡村旅游迅猛发展的趋势,重点围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为民惠民功能,走出一条符合本溪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的乡村旅游发展氛围。自2014年起,本溪市政府工作报告均将乡村旅游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并在每年印发的《中国枫叶之都建设工作安排的意见》中,将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区政府均把乡村旅游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将其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本溪市市直相关部门立足于部门职责,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林地流转、路网改造、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向乡村旅游予以倾斜,营造了浓厚的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氛围,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强大合力。
二是编制总体规划,明确乡村旅游发展布局。2014年,本溪市编制完成《本溪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用以规范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布局是四大片区、四条轴线、十四个集聚区。同时,该规划对本溪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产品培育、市场营销、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各县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了指导意见。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本溪市出台《本溪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将各项改革举措向乡村旅游延伸、向农业资源开发倾斜、向农民收入增加发力,为推动以旅富农、以旅兴农提供制度保障。本溪市市直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能作用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林业部门不断深化林业改革,推广“三权分置”,放活林地经营权,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林场盘活森林资源,开发建设森林公园。住建部门实施18个宜居示范村建设,现已投入资金1900余万元,并开展农村积存垃圾清洁月活动,改善乡村旅游环境。针对农家乐开办、住宿及消防审批问题,相关部门认真调研、尽快解决,由本溪市公安局、市旅游委、市工商局、市消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简化我市农家乐经营业户行政审批手续的通知》,有效简化乡村民宿的注册、住宿、消防等环节的审批手续。
四是建设乡村民宿,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内涵。2017年本溪市政府印发《本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全市计划打造16处精品乡村民宿,并更加注重完善规划、提升建设品质、丰富发展内涵,不断激发乡村民宿活力。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乡村民宿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彰显特色,别具一格。本溪县山水人间民宿、云溪七养精品民宿、昱尚拙园特色民宿、桓仁县久居天泉民宿、枫林城堡民宿、江南水镇民宿、北方悦容庄民宿、知青岁月、青涩泥巴等民宿已基本完工,本溪民宿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历史阶段。
五是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卖点。本溪市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了汤沟映山红园、龙道沟天女木兰园、张其寨梨花园、本溪动物园牡丹园、边石哈达花之海、刘家沟稻田画等特色景观项目,到此摄影采风的游客络绎不绝。本溪县正在建设六个“千亩工程”(即千亩猕猴桃园、千亩草莓园、千亩蓝莓园、千亩樱桃园、千亩苹果园、千亩葡萄采摘园),以休闲农业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其中高官镇千亩猕猴桃园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亿元,以致富带头人、村委会及村民共同入股模式开发的龙道沟景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桓仁县注重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行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雅河乡湾湾川旅游合作社发展会员86户,人均增收6000余元;向阳乡和平村发展农家乐47户,人均增收7000余元;明山区打造了幸福花海、韩家牡丹、那家菜地、欢喜柿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品牌,仅韩家村农民通过种牡丹、画牡丹、卖牡丹年收入达40余万元。南芬区对甬子峪村、杨木沟村进行“穿衣戴帽”改造,周末吸引数百名游客体验乡土风情。
六是抓好服务管理,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本溪市兼顾乡村旅游发展需求,组织实施集本线绕城公路、回龙山大桥、枫林谷隧道、甬南线、丹霍线、本宽线北大岭隧道、小桥线连州岭段道路改建工程,乡村旅游的通达性进一步提高。落实“厕所革命”要求,2015-2017年围绕旅游景区、交通沿线以及乡村旅游点,共计新改扩建旅游公厕118处,其中旅游沿线投入使用的12处旅游咨询服务站(公厕)简洁美观,配备了休憩、咨询、服务等功能。2018年计划新建改建标准化旅游公厕54处。旅游公厕的建设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游客“如厕难”问题,彰显出本溪旅游新形象。突出典型示范,在全市范围评选出258家星级农家乐,多次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培训活动。持续塑造推广“生态本溪、户外天堂”旅游品牌形象,平顶山、老边沟、大石湖、佛顶山等地成为户外爱好者热选旅游线路。弘扬地方美食文化,小小羊汤、全鱼宴、八大碗、长宽猪蹄、山野菜、野生菌等特色美食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