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旅游市场主体准入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多证合一”等改革任务,降低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性成本,简化登记手续,鼓励支持旅游新型业态的“农家乐”、“牧家乐”、特色小镇、种养业、生态园、旅游特色纪念品生产经销企业的登记注册工作,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截止目前,新增“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等市场主体168户。
二是强化旅游品牌指导服务。围绕市委、政府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决策部署,有序推进“河套”地理标志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打造“河套”优质农畜产品品牌。突出“乡村游”、“特色游”、“农家乐”主题,指导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实施旅游业商标品牌战略,引导企业运用自主品牌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帮助微型企业做大做强。截止目前全市涉及旅游服务商标达8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0%。
三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落实旅游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推广使用旅游合同示范文本,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等手段,加强旅游市场诚信建设。积极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行政执法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加大对广告、合同、网络等领域的日常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无照经营、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为。今年以来,共检查各类涉旅市场主体300余户,立案查处虚假宣传、商业贿赂、消费侵权等案件16件。
四是强化旅游消费维权。结合“放心消费巴彦淖尔”创建,积极引导景区景点打造示范街区、商场,推进12315“五进”、“一会两站”基层维权网络进景区和“月月3·15”系列活动,畅通工商12315投诉举报电话,以及互联网、微信等移动互联终端诉求渠道,高效调处旅游消费纠纷,依法查处消费侵权行为。截至目前,集中打造放心消费示范街区7条、示范商场9个。处理涉及旅游消费纠纷8起,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0.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