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丹东创建全域旅游的开局之年。宽甸、凤城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丹东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2017年,是丹东旅游景区高A级创建的踏实之年,新增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5家,年初,天桥沟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景观评定已顺利通过。
2017年,是丹东旅游繁忙的一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三省40余个城市宣传推介成效显著,厕所革命三年任务完美收官、品牌建设硕果累累,集聚区、旅游度假区、高A级景区纷纷落地,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呈井喷之势,带动周边乡村农民致富……
2017年,丹东成功举办鸭绿江旅游节、鸭绿江口湿地观鸟节、宽甸桃花节、天桥沟枫叶节、冰雪温泉节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鸭绿江畔 美丽丹东”更加声名远扬。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当2017年即将翻过最后一页,让我们站在这时间年轮的分割线上,一起盘点这一年来丹东旅游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回首过往,更是为了展望未来。
全域旅游战略稳步实施
如何做好全域旅游的“文章”,是市旅游委2017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进一步确定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市旅游委精心制定了《丹东市全域旅游战略实施方案》,以两办名义印发实施。通过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加强全市上下对全域旅游工作的认识。开展全域旅游、精品民宿调研考察,开拓旅游企业人员、各乡镇、村级领导的视野。向全国知名旅游专家学者约稿,形成《专家学者论丹东鸭绿江全域旅游》专集,引领丹东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思维模式。
此外,宽甸满族自治县、凤城市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创建工作全面开展;东港市编制《东港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起草《东港市全域旅游战略实施方案》;振兴区撰写“全域旅游”战略思考;元宝区的《元宝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振安区制定《振安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同时,市旅游委大力推进旅游综合执法体制建设,与编办、公安局、法院、工商局等部门积极沟通,推动“五位一体”执法体系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拟出台《丹东市乡村民宿管理办法》、《全域旅游战略扶持政策》、《丹东市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和《丹东市一日游管理办法》等文件,《丹东市乡村民宿管理办法》已进入法制办审核阶段。
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推进
市旅游委梳理丹东地区各种类型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项目库,并及时更新项目进度情况,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经统计,2017年全市在建旅游项目85个,其中新建28个、续建38个、招商19个,凤城爱河生态公园项目和东港市獐岛升级扩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省旅游委重点旅游项目。
市旅游委还积极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强调“旅游+”,促进旅游业与三产融合。通过发展“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养生养老”、“旅游+新型城镇化”等新业态,实现产业链全域化,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倡导“+旅游”。提升相关部门、各行各业对共建共享全域旅游的认知,倡导城建、林业、水利、交通、铁路等部门主动实施“+旅游”战略,共享旅游业发展利好成果;倡导农业、工业、文化、养老等产业开发“+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提质增效。扶持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中医药养生健康旅游、养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驾车旅游、房车旅游、创意旅游等新业态旅游项目。目前,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凤上线旅游专线项目和东汤宝达天沐君澜温泉项目已投入运营。
“厕所革命”带动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一场旅游行业内的“厕所革命”席卷全国,我市也积极展开行动,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市旅游委指定专人负责旅游厕所建设督查、数据填报等工作,并将旅游厕所纳入对县(市)区旅游工作考核内容中。同时号召各景区(点)坚持合理选址,科学规划,不等不靠、自筹资金的原则,积极推进旅游厕所新建和改扩建工作。2017年丹东预计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81个。此外,对2016年优质新建、改建旅游厕所给予资金扶持全部到位。因为成绩突出,成效显著,我市还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厕所革命先进市”的荣誉称号。
厕所革命启动以来,丹东市旅游委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和引导旅游厕所革命工作,定期对旅游厕所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数据填报等工作,实现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动态控制,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提高了景区对旅游厕所建设的积极性。随着旅游厕所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景区景点对旅游厕所建设的观念开始由“增加数量”逐步向“提高质量”转变。
施工单位以《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为参考,其建设的旅游厕所既“现代时尚”又“方便实用”。此外,我市通过各景区(点)开展旅游厕所建设时机,实施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使景区(点)面貌焕然一新,景区(点)环境更加协调美观,有效提升了景区(点)的服务品质,提高游客对景区(点)的满意度。目前对已投入使用的旅游厕所,都配备了专门保洁人员负责对旅游厕所进行管理,做到了清扫及时,干净无味。
景区不断提质升级
今年,我市新增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5家。至此,我市共有A级以上景区19家,其中3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8家,1A级景区2家。
市旅游委结合我市旅游景区发展实际,对于符合标准的旅游景区积极组织进行高A级申报,天桥沟景区通过景观质量评分细则,被列入创建5A级旅游景区名单,大鹿岛、獐岛同时被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另外,完成了部分3A级以下旅游景区评定工作,批准北黄海温泉度假村、馨艺度假山庄、卧虎山庄、大城山谷休闲旅游度假村、金沙谷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旅游品牌建设多点开花
2017年,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亮点频出,随着旅游品牌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丹东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彰显。宗裕城温泉特色小镇、大孤山历史文化小镇被评定为省级旅游特色小镇,北黄海温泉度假村创建国家五星级温泉企业工作已顺利通过国评,宗裕温泉度假区经过自检自查,提质升级,近日被评为“辽宁省省级旅游度假区”,是目前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景区。
随着乡村旅游工作的推进,申报北井子镇、东汤镇等5个旅游特色小镇工作已展开。打造创新旅游产品,推荐宽甸参仙源参业股份有限公司、凤城大梨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申报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鸭绿江大厦、沈达江海大酒店、花园宾馆荣获“辽宁省旅游特色餐饮名店”称号。我市被中国旅行社协会、北京国际商品博览会组委会评为冬季最佳旅游目的地。
目前,市旅游委正在打造包括领军人物、特色小镇、特色示范村、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特色购物店、精品线路、特色温泉企业、精品景区、特色商品在内的100家十大旅游精品,评选结果将于年底前出炉。
特色节会活动亮点纷呈
今年,我市成功举办了2017中国旅游日辽宁分会场暨丹东鸭绿江旅游节和东北东部城市旅游产业博览会、辽宁秋季旅游产品发布暨天桥沟枫叶节、宽甸桃花节等各具亮点、精彩纷呈的节会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节会体系。此外,大梨树赏花节、第三届宽甸.鸭绿江油菜花节等节庆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
宣传推广频发力,丹东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酒香也得勤吆喝。做好宣传推广,不断提升丹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都是市旅游委的工作重点。
以“鸭绿江畔,美丽丹东”为形象主题,先后对京津冀、山东半岛、东三省、长三角等地近40个城市开展宣传推介及招商活动。与扬州结对子,通过路演和回访推介丹东旅游。主导成立鸭绿江旅游联盟,与通化、白山、长白山共同打造鸭绿江国际旅游品牌。加入东北旅游联盟,与联盟合作赴武汉、长沙、广州共同推介丹东。
利用电视台、网络、纸媒、户外媒体、旅游展会等多种渠道宣传丹东旅游资源。2017年春节期间,在辽宁卫视、大连电视台播出“游边境 滑冰雪 泡温泉 吃海鲜 鸭绿江畔 美丽丹东——过大年”15秒丹东旅游广告;作为辽宁省边境风情游和沿海六市游两条精品线路的重要目的地,积极配合辽宁电视台《家在东北》五一特别节目组来丹拍摄;通过中国环球电视网向全球首次播出丹东旅游专题片;以“鸭绿江畔,美丽丹东”为主题,于9月—11月在高铁杂志《旅伴》及飞机杂志《航空画报》进行丹东旅游秋季资源推广;与丹东电视台、丹东日报社合作开办全域旅游专版专栏;在高速丹东口、丹东西口、丹东北口、丹东机场候机厅投放大型宣传广告牌;先后组织本市旅游企业参加2017北京旅游博览会等6个大型展会;与移动公司合作,开通外地来丹游客短信提示服务。制作印刷丹东旅游丛书等九大类新版旅游宣传品,向各县(市)区、旅游企业发放7万余份。
通过这一系列对国内外市场的积极开发和广泛宣传推广,丹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丹东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服务质量上台阶,为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不断提升丹东旅游服务质量,市旅游委一直致力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在旅游企业推行标准化服务和规范化服务,强化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考核,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企业,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今年五月份,组织福瑞德大酒店、沈达江海大酒店两家旅游企业参加省旅游饭店协会举办的“2017年辽宁省旅游饭店行业服务技能大赛”。七月份,选拔我市红色景区讲解员参加全省红色旅游景区讲解员大赛,并获得佳绩。九月份,组织我市鸭绿江大厦、沈达江海大酒店、花园宾馆三家旅游企业申报“辽宁省旅游特色餐饮名店”,并已顺利通过评审,取得“辽宁省旅游特色餐饮名店”称号。
通过简化旅行社业务审批程序,推行政务公开,优化营商环境。2017年,我市新增出境旅行社3家,新增国内旅行社8家,新增分公司12家,营业部14家。对新审批旅行社分社和营业部进行业务培训,签订经营承诺书,规范旅行社经营,2017年共签订承诺书38份。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很多改变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市旅游委努力完善旅游投诉受理程序,建立投诉受理档案。加强日常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检查指导,以投诉举报为线索,对问题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和业务指导,共整改企业11家,处罚1家。
抓旅游市场安全,守护行业发展生命线
建立了日常安全检查制度,推行清单式检查,定期抽调人员深入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形成了县(市)区与市上下两级部门联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对县市区旅游管理部门提出了工作要求和部署,督促各旅游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开展“四大专项整治活动”、“春季整顿”、“暑期整顿”、“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等专项检查活动;致力于沿江旅游秩序检查和整治常态化,派出人员参与公安部门的联合检查,与公安部门分工合作,清理沿江拉客人员,规范沿江旅游秩序。
发挥自身优势,旅游助力扶贫成效显著
旅游扶贫是旅游产业开发、业态创新的新领域。市旅游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推动振安区李园、东港馨艺山庄、东港徐坨村稻画船说等一批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农家乐和精品民宿迅速发展,组织重点旅游村镇和企业负责人赴江苏、山东、盘锦等地学习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建设先进经验,通过增强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为切实做好乡村旅游富民工作,市旅游委成立了4个督导组加大对8个开发旅游项目的贫困村的业务督导。目前,这8个贫困村的农家乐、水果采摘项目都已基本完成,今年全部验收合格。
在绿江村这个帮扶项目上,市旅游委通过加强开展党课讲座、党日活动等方式,发展党员,加强对村里骨干村民的培训;组织赴外地考察,让村民开阔视野,调动起他们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并完成绿江景区大门、引导标识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摄影家协会的采风活动,在国家、省、市级主流媒体和各类网站、微信平台上大幅宣传,让美丽的绿江村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