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福建旅游工作在推进旅游与旅游文化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果?
郭恒明局长:近几年,福建省重视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认识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就会缺少活力。所以在推进旅游与旅游文化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文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首先,福建省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精品建设。深入挖掘福建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突出文化旅游产品的鲜明特色,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构建若干条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同时加强产品的包装和推介,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其次,福建省依托良好的资源基础与规划,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通过旅游与文化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来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福建省将对正在开发旅游产品的工程进行重点扶持,同时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在政策、资金、协调跟踪服务上的工作力度。
再者,福建省重视培育具有福建特色的旅游文化演艺作品,通过影视作品进一步挖掘省内的旅游资源,推广福建省的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已有成功的影视作品案例,促进了福建旅游业的发展。如在宁德寿宁拍摄的电影《爱在廊桥》,以及南靖土楼旅游区的《云水谣》。福建省还将进一步扩展旅游文化演艺市场,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持续办好武夷山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永定土楼的《土楼神韵》以及厦门的《闽南神韵》等一批国际游客必看的旅游演艺节目。
最后,福建省以茶文化为主打,不断开发福建的旅游文化产品,推动旅游业发展。福建茶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茶文化体现在各方面,讲究品味人生、修身养性。茶不仅本身为旅游产品,还可用于制作各种与茶相结合的食品,如糖果、糕点、茶膳等。此外,茶园也是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茶文化旅游是一种融合了休闲、交友、养生养性的体验。发展茶文化是对旅游文化的一种丰富和挖掘。福建省重视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将茶文化作为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开发,使茶文化与旅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福建的文化旅游独具特色。
记者:明年要对文化旅游产品在政策资金扶持上加大力度,您能具体说明下吗?
郭恒明局长:开发旅游项目主要是两难:用地难和融资难。用地难,政府通过政策导向来进行优惠和保障。融资难,每年投入一定的旅游专项资金,并向文化旅游产品倾斜,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支持力度。要鼓励市场化,在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上加以投入,鼓励多元的社会资本投向文化旅游产品。基础设施方面由政府加以完善,而对于整个旅游文化的经营项目方面,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开发投资。影视作品的制作也是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运作的,目的是让一部影视作品挖掘一个文化旅游点,同时对文化旅游点的包装。此外,今年福建省出台了金融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以推动金融支持文化旅游项目的融资贷款。同时,对旅游文化项目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盲点加大跟踪协调服务的力度。
记者:武夷山、福建土楼、丹霞地貌申遗成功给福建具体带来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积极推动文化景区的申遗活动?
郭恒明局长:申遗成功的武夷山、泰宁、以及福建土楼,从原本的4A级景区到创建5A级景区,然后再一步步推动整个文化旅游产品的包装整合,从而达到一个世界级的品牌效应。申遗成功和景区成为5A级景区,不仅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系列的综合效应。一、通过申遗促进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申遗本身就是一个保护的过程,保护是第一前提,世界遗产有公约约束,这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有很大的帮助。二、申遗让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申遗成功能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从而将其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教育意义保留下来,并得以发扬;三、通过申遗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形成比较好的景区投资氛围,为文化旅游带来新的活力,促进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四、通过申遗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逐步完善了旅游的配套设施。成功申遗的景区点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下福建省文化旅游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
郭恒明局长: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是点、线、面的关系。点,是对文化资源点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梳理,如申遗成功能对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的旅游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开发,使其成为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专项的旅游产品,这就是线。实现点、线的串联,如专项旅游产品:世界遗产文化探奇游、民俗文化探寻游、茶文化养生游、宗教文化朝圣游等。由于福建省地域广阔,因此还要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来界定八大文化旅游区的开发。也就是通过点、线、面的整合使得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旅游产品过程中能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暮紫 摘自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