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旅游征信 > 诚信动态
海南省政协委员:提升旅游业舆情危机防范应对能力
2016/1/27 8:03:00 来源:三亚日报 [] [打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发展,游客可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将旅游中的遭遇与不满公之于众。”在海南省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叶霞指出,由于行业舆情危机意识淡漠,缺乏有效的旅游危机处理机制和应对能力不足,个案通过媒体和网民的渲染扩大负面影响,导致事件激化,最后演变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这给海南旅游产业带来很大损害。
  叶霞指出,近几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海南旅游市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来琼游客日益增多。但不能忽视的是海南旅游业一直存在价格竞争、旅游诈骗、“宰客”“回扣”、旺季价格暴涨、服务质量差、行业监管机制不够优化等问题。“过去关于海南岛旅游环境恶劣的报道一直被媒体舆论所关注。”叶霞建议:我省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应提升舆情危机管理、应对和处理能力,以修补在网络舆情危机中受损的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形象,进一步提升海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
  一是健全我省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防范应对统筹协调机制。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从监测、预警应急、应对等环节,推动政府舆情应对工作有序进行;结合新闻发布会、网络发言人、第三方调查等予以协助;形成以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总体协调、实际工作部门主动应对、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渠道作用、商业网站积极配合,宣传、引导、管理相统一的网上舆论应对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我省旅游舆情监测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扩大应急预案和客流量相关信息知情面,加强舆情评估透明度,及时通报旅客疏散等舆情回应、处置情况,使游客、网民及时掌握官方动态,加强社会监督。
  二是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诚信与旅游服务质量建设,从根源上遏制旅游舆情危机。旅游主管部门可通过相关法律制度规范旅游从业者,杜绝欺诈、宰客等行为。通过服务标准化条例和培训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温馨的服务给予游客美好的感觉,通过旅游舆情传播树立海南国际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
  三是正确引导媒体、游客、网民,降低旅游舆情危机的影响。媒体跟踪报道时,应尽量少报道负面舆情而宣传正能量;政府等相关管理者要发挥主导作用,关注舆情,掌控市场,迅速解决事件消除隐患;游客事前应对可能发生的舆情有所了解和思想准备,理性地正视、寻求解决困难;网民点击关注和评述舆情事件或危机报道时,要秉承公正、客观的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理解并助推旅游舆情预警和应对能力建设的提升。
  四是重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恢复公众的旅游信心。旅游危机发生后,旅游主管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要立即开展目的地形象重塑工作,尽快消除因危机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恢复公众的旅游信心。旅游主管部门可组织旅游企业组团到主要客源地进行宣传促销、在知名媒体投放广告、邀请客源地旅行社及行业协会进行考察游、邀请媒体及知名公众人士到旅游目的地考察等方式,让公众建立起对海南旅游的信心,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五是加强应对旅游舆情专项培训,提高各景区管理人员应对舆情事件的技巧等综合协调能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