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谯区旅游工作在南谯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滁州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在区旅游局班子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为理念,抢抓发展机遇,围绕建设“长三角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明确“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营销”工作思路,以打造“百里生态旅游长廊”为主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旅游、文化、农业、林业等产业的融合,全区旅游业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和突破。
一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的突破。2015年,滁州菊花博览园、长城影视城、金鹏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双洪生态文化公园和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全区各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突破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各小长假和国庆黄金周期间,各大重点景区(点)游客络绎不绝。
二是旅游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经过多年的耕耘和不断努力,南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亮点频现。2015年8月,南谯区乌衣镇的黄圩村、大柳镇的曲亭村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省共37个,滁州市有5村入选,南谯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南谯区施集茶场农家乐的周言明、图业生态园的于冰冰、金鹏生态农庄的孙元武、皇甫山森林公园的刘绪香、潘园生态农庄的王兴林、双洪生态公园渔家乐的陈兴峰等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金鹏生态农庄和图业生态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 图业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潘园生态农庄分别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今年9月,黄圩村、曲亭村又被滁州市旅游局评定为“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了南谯旅游品牌建设的多个突破,来之不易。
三是成功举办旅游节庆活动。旅游节庆对于扩大南谯旅游影响力,提升南谯知名度,汇聚旅游人气具有积极的作用,2015年11月,南谯区在章广镇的万亩枫园成功举办了首届红色文化旅游节(枫叶篇),吸引了近十万人次的游客,实现旅游交易额3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增收致富,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旅游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南谯明确了“抓旅游项目就是抓旅游经济”的思路,全力为重点旅游项目做好帮扶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长城影视城二期和远望特种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建成后将成为南谯区乃至皖东地区文化、旅游、动漫、影视和创意产业的高地。成功吸引了滁州市旅游集散中心、姑塘现代农业示范园两个旅游项目的落地。
五是进一步夯实了旅游基础工作。2015年经区旅游局的积极争取,南谯区政府研究决定设立2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结束了我区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历史。全面启动了南谯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区旅游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聘请了安徽师范大学杨钊教授带领的团队编制《南谯区旅游总体规划》和《南谯区旅游业十三五规划》,目前安师大团队正在抓紧时间编制,年底之前完成《南谯区旅游业十三五规划》初稿。2015年为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构建畅通的旅游交通指导体系,打造“畅通南谯”,区旅游局在滁州市旅游局的帮助下,在全区景区(点)相对集中的七个镇(社管中心)的省道、县道、村道设置了近百块旅游标识牌,投资10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全区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可进入性,方便了游客进出南谯区旅游,提升了南谯旅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