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今年前三个季度以来,厦门市全力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坚决杜绝各种市场失范行为,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了厦门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体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一、加强旅游市场高密度巡查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导游IC卡检查,主动将监管力量推向市场前沿。截止9月30日,共检查导游人员13590人次,对存在违规行为的23人次导游实施扣分74分,导游员受检率288%,违规率0.17%,导游IC卡检查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第一名。二是对出现投诉较多的旅行社散客部收客点及涉嫌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的机构进行突击检查和约谈教育,在下达整改通知书的同时随附合规经营的相关法规和办事须知,多家涉嫌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的企业逐步“转正”,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旅游法》在规范企业经营方面彰显了法的威严。三是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明查暗访活动。从新闻媒体聚光、游客反映强烈、旅游投诉较多的失范行为入手,对60余家旅行社门市部、15家旅游企业进行明查暗访,对“土楼一日游”、“集美、大嶝一日游”等热门出游线路产品展开参团暗访,安排专人开展对网络、报刊媒体关于旅游线路宣传的监控,不定期抽查相关旅游团队档案,对涉嫌低价竞销、低质低价组团的旅行社,执法人员主动约谈旅行社负责人,当面指出企业网站及门市宣传方面的失范之处,要求旅行社从管理、服务、产品等方面规范业务操作,提升服务品质。
二、始终保持热点问题整规高压态势
厦门市旅游质监执法部门积极联合各公安、市场监督、城管、港口、海事、交通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以“一日游”市场整规为重点,各部门协同配合,重点推进,多措并举,采取明暗结合、定点蹲守与流动巡查相结合、定时常规检查与不定时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假导”、“黑导”经常出没的码头、街道和景点等地段以及中午前后、下班期间等活动高峰时段展开行动,特别针对鼓浪屿“假导”、厦鼓码头“黄牛”、厦大附近“假旅行社”、旅游运营“黑车”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70余次,驱离疑似“假冒导游”200余人次;在厦门北站、鹭江道、国际邮轮码头、环岛路等地,执法人员共清理、收缴非法“一日游”广告宣传单1000余份,假旅游地图160余份;在毗邻漳州的杏林东孚镇以及车流量较大的翔安隧道出口,联合执法检查组查扣多辆涉嫌无资质营运的“黑旅游车”及超范围经营车辆。通过联合执法,“假导”、“黑导”、“黑社”、“黑车”等扰乱市场的行为得到遏制,“一日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截至9月30日,累计联合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检查288次,出动检查人员1314人次,检查涉旅商户168家。通过联合执法、专项治理,目前鼓浪屿景区不法商家非法给予“假冒导游”人员高额回扣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假冒导游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压缩,景区旅游市场秩序、环境得到较好净化和提升。
三、加大部门联动、综合执法力度
今年来,在公安、港口、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厦门市旅游质监执法机关共立案调查涉旅违法案件15起,涉案金额高达4.7万元。其中,旅行社聘用无证导游从事导游业务6起、未经许可从事旅行社业务1起、旅行社未签订旅游合同1起、导游人员上岗执业期间兜售物品1起、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业务4起,向不合格的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2起;涉及旅行社4家、无证导游3名、旅游从业人员4名、导游人员1名。抓获假冒导游人员114人次,查获假导游证20本,有9人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拘留。发出整改通知书42份,约谈旅行社总经理12人次。重拳之下,乱象遁形,扰乱旅游市场多年的鼓浪屿无证“假导”数量大为减少,旅行社未签合同、聘用无证导游等违法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四、开展在线旅游产品“清网”行动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规范旅行社产品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规范,采取关键词搜索和“逐页过”巡检方式,在百度、好搜等搜索引擎网站和欣欣旅游、阿里旅行等在线旅游营销平台网站以及58同城、赶集网、美团等信息服务类的网站进行搜索巡查,重点针对无资质经营、出境委托招徕以及低价、虚假旅游线路等广告信息进行清查。共搜索浏览网站420多个,检查旅游产品广告网页3206页,责令5家旅行社清除违规信息120余条,关闭发布低价游广告信息的网站6个,发出整改通知书5份,在线旅游市场环境得到了净化。
一、加强旅游市场高密度巡查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导游IC卡检查,主动将监管力量推向市场前沿。截止9月30日,共检查导游人员13590人次,对存在违规行为的23人次导游实施扣分74分,导游员受检率288%,违规率0.17%,导游IC卡检查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第一名。二是对出现投诉较多的旅行社散客部收客点及涉嫌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的机构进行突击检查和约谈教育,在下达整改通知书的同时随附合规经营的相关法规和办事须知,多家涉嫌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的企业逐步“转正”,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旅游法》在规范企业经营方面彰显了法的威严。三是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明查暗访活动。从新闻媒体聚光、游客反映强烈、旅游投诉较多的失范行为入手,对60余家旅行社门市部、15家旅游企业进行明查暗访,对“土楼一日游”、“集美、大嶝一日游”等热门出游线路产品展开参团暗访,安排专人开展对网络、报刊媒体关于旅游线路宣传的监控,不定期抽查相关旅游团队档案,对涉嫌低价竞销、低质低价组团的旅行社,执法人员主动约谈旅行社负责人,当面指出企业网站及门市宣传方面的失范之处,要求旅行社从管理、服务、产品等方面规范业务操作,提升服务品质。
二、始终保持热点问题整规高压态势
厦门市旅游质监执法部门积极联合各公安、市场监督、城管、港口、海事、交通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以“一日游”市场整规为重点,各部门协同配合,重点推进,多措并举,采取明暗结合、定点蹲守与流动巡查相结合、定时常规检查与不定时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假导”、“黑导”经常出没的码头、街道和景点等地段以及中午前后、下班期间等活动高峰时段展开行动,特别针对鼓浪屿“假导”、厦鼓码头“黄牛”、厦大附近“假旅行社”、旅游运营“黑车”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70余次,驱离疑似“假冒导游”200余人次;在厦门北站、鹭江道、国际邮轮码头、环岛路等地,执法人员共清理、收缴非法“一日游”广告宣传单1000余份,假旅游地图160余份;在毗邻漳州的杏林东孚镇以及车流量较大的翔安隧道出口,联合执法检查组查扣多辆涉嫌无资质营运的“黑旅游车”及超范围经营车辆。通过联合执法,“假导”、“黑导”、“黑社”、“黑车”等扰乱市场的行为得到遏制,“一日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截至9月30日,累计联合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检查288次,出动检查人员1314人次,检查涉旅商户168家。通过联合执法、专项治理,目前鼓浪屿景区不法商家非法给予“假冒导游”人员高额回扣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假冒导游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压缩,景区旅游市场秩序、环境得到较好净化和提升。
三、加大部门联动、综合执法力度
今年来,在公安、港口、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厦门市旅游质监执法机关共立案调查涉旅违法案件15起,涉案金额高达4.7万元。其中,旅行社聘用无证导游从事导游业务6起、未经许可从事旅行社业务1起、旅行社未签订旅游合同1起、导游人员上岗执业期间兜售物品1起、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业务4起,向不合格的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2起;涉及旅行社4家、无证导游3名、旅游从业人员4名、导游人员1名。抓获假冒导游人员114人次,查获假导游证20本,有9人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拘留。发出整改通知书42份,约谈旅行社总经理12人次。重拳之下,乱象遁形,扰乱旅游市场多年的鼓浪屿无证“假导”数量大为减少,旅行社未签合同、聘用无证导游等违法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四、开展在线旅游产品“清网”行动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规范旅行社产品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规范,采取关键词搜索和“逐页过”巡检方式,在百度、好搜等搜索引擎网站和欣欣旅游、阿里旅行等在线旅游营销平台网站以及58同城、赶集网、美团等信息服务类的网站进行搜索巡查,重点针对无资质经营、出境委托招徕以及低价、虚假旅游线路等广告信息进行清查。共搜索浏览网站420多个,检查旅游产品广告网页3206页,责令5家旅行社清除违规信息120余条,关闭发布低价游广告信息的网站6个,发出整改通知书5份,在线旅游市场环境得到了净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