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旅游征信 > 诚信动态
陕西旅游产业不达标将一票否决
2012/12/14 12:52:00 来源:陕西省旅游局 [] [打印]
        日前颁布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突出重点提档升级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在陕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对旅游业提出了多项扶持性意见和政策。
   
        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在谈到陕西的旅游时曾说:“陕西具有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条件,资源特别好,所以在全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位置,尽管是16位,但是与我省的旅游资源不相称。人家没有资源的,利用了便利的条件,利用了高质量的服务,利用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就能推动旅游发展,成为旅游大省,我们这样好的资源,和云南这样的旅游资源相对不多但旅游业发展好的省份相比,觉得很惭愧。”
    
        事实上,不止是云南,近年来贵州、山西、湖北等传统意义上并不是旅游大省的省份,都在强力向旅游经济发展,旅游人数和年收入也直逼甚至超过陕西。陕西旅游业亟待提档升级。

        旅游破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古语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相反,一着走活,则势如破竹。从我省经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节能减排,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但随着工业经济的增长,这几年我省的第三产业一直在下降,从几年前占经济产业的40%,下降到了36%。为了大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我省定下了到“十二五”末第三产业要占到经济总量42%的目标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重中之重就是大力发展旅游业。
   
     事实上,从每天央视的旅游广告就能看出来,全国许多地方已经认识到旅游业具有关联程度高、带动系数大、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
    
        曾有项统计说,当一个地方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老百姓就有了旅游消费的需求,而我省2009年人均GDP就突破了3000美元,可以说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有了旅游的条件和需求。抓住世界和国内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机遇,推动旅游业大发展,既是是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的有效路径。
    
        我省拥有世界级历史文化资源和魅力独特的自然资源,具有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天然基础。但从整体看,旅游产业规模较小,旅游总收入仅居全国第16位、西部第4位;发展层次不高,来陕游客停留时间和人均消费偏低,尤其是购物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的旅游业投资强度和旅游收入增长大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不适应,与全省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不断前移也不适应。
    
        围绕建设“三强一富一美”新陕西的总目标,调动各方面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重点,提档升级,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吸纳社会就业的富民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的带头产业、引领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的先导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合理布局,向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突出重点: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
    
        有人说,20年前,在外人的印象中陕西的旅游品牌就是兵马俑和华山,20年后,提起陕西的旅游品牌似乎还是兵马俑和华山。20年前,没有人会把云南和旅游大省联系起来,20年后云南旅游却遍地开花,已成为本省仅次于烟草业的支柱产业。别人都在无中生有,我们能不能把现有的做大、做强、做精?
    
        陕西不缺旅游项目,问题是怎么把这些精品项目包装提升,然后再推到全球。
   
        《意见》中就此提出:必须以全球眼光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内涵,高水平开发建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山风景名胜区、华清池、黄帝陵、西安城墙等世界精品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提升汉阳陵、法门寺、曲江、大明宫遗址等景区的国际旅游服务功能,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世界级森林、湿地、大漠、古边塞等旅游主题公园项目,全面塑造“山水人文·大美陕西”的国际旅游形象。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高质量开发建设楼观台、太白山、南宫山、壶口瀑布、金丝峡、黎坪、榆林古城、韩城古城和延安红色旅游等全国知名旅游景区,创造特色旅游品牌。推进旅游富民工程,集中力量建设30个重点旅游古镇,打造区域性热点旅游景区,力争培育出2-3个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名镇。各市要抓紧策划储备一批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旅游大项目,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条覆盖陕西从北到南的旅游线路,从古迹游、红色游、山水游、大漠游无所不包。
   
        线路有了,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就得提上日程。从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旅游信息化、旅游安全和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到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形成规范明晰的交通指引;强化管理规范、清洁卫生、方便游客的旅游厕所设施建设,同时,特别把增辟和加密国际航线航班作为推动国际旅游大发展的突破口。
   
        没有国际航线,不仅对于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个巨大掣肘,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国外客源到西安旅游的便捷程度。为此,尽快开通西安―南京―悉尼、西安―北京―布鲁塞尔、西安―北京―西雅图等国际航线,积极创造条件开辟西安直达欧美旅游大国的国际航线,进一步促进协调国航、海航、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将一线旅游大城市的国际航线向西安延伸,不断加密西安至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际航线的班次就成为在政府主导下强力推动的一项任务。
   
        《意见》中要求,对陕西旅游要采用整体宣传促销方式,整合省市宣传资金,精心创作集中展现各精品旅游景区风貌的广告片,选择国内外知名媒体进行持续性宣传。印制和投放10个语种、覆盖25个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旅游宣传品,邀请主要客源地国家和地区知名媒体来陕进行旅游考察、采访和报道等。
   
       通过以上措施,争取用10年多的努力,到2015年,我省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5亿人次,年均增长20%;入境游客400万人次,年均增长13.5%;旅游业总收入力争进入全国前10位,相当于全省GDP15%;就业人数达到60万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突破300万人;旅游强县(市)达到30个。到2020年,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规模、质量、效益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旅游业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率先建成旅游强省。
   
        考核考评: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项好的制度和措施,如果没有好的约束考评机制,将只能是空对空。为了保证各项制度都能够得到落实,省上也出台了许多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要把推动旅游业大发展摆到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的旅游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每季度举行一次会议,研究决策和协调解决全省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搞好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努力形成旅游业大发展的整体合力。将省旅游局改设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作为省政府的组成部门,履行统筹协调全省旅游业发展职能。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踊跃参与各类旅游项目建设,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创新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有条件的景区可设立具有政府职能的景区管理委员会。创新旅游、文物、宗教合作互动机制,在各级政府统筹协调下,建立既能发挥各自优势,又能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推动旅游景区加快发展,旅游活动品牌做大做强。加强与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争取在核心旅游城市和龙头景区上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冠名和推介。深化区域旅游合作,与周边省份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旅游热点地区建立旅游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客源互送、互利共赢。
   
        高标准编制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品景区、古村古镇等专项旅游规划,形成旅游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配套的规划体系。注重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规划水平,以科学规划引领旅游发展。城市规划、商业规划、文化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要与旅游规划相衔接,实现融合发展和产业功能释放。旅游景区规划和市县旅游规划须经省旅游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后实施。
   
        完善旅游统计体系,推进科学统计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确保旅游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建立旅游产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政府引导性投资、旅游增加值等主要指标纳入县以上人民政府目标考核。以量化指标为主,定性分析为辅,既考核发展成效,也考核基础工作。省政府每半年对各市旅游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年终统一考核评比。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的市给予表彰奖励,考核不达标的市取消省目标考核优秀表彰资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票否决”。考核由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经过提档升级之后的陕西旅游,期待带给世界兵马俑之外的惊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