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福建:体验清新福建之美 浇灌中非文明之花——坦桑尼亚代表团福建文旅考察活动圆满成功
2025/4/27 10:19:23 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 [打印]

       在茉莉芬芳中品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闽都文化之美,在武夷山水中领略“碧水丹山,秀甲东南”的钟灵毓秀之美,在采风问俗中感受“宋元泉州,海丝起点”的多元共生之美,在鼓浪涛声中探寻“琴声悠扬,海上花园”的文明交融之美......2025年4月17日至21日,坦桑尼亚文旅代表团来闽考察,先后到访福州、南平、泉州、厦门等地,并应邀参加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触摸福建文旅发展的时代脉搏。

  4月的福州,花香漫溢满城芳,暖风轻拂绿意长。坦桑尼亚代表团首站走进福州,在海丝国际旅游中心,通过AI数字技术,代表团的成员们与福建历史人物展开了“跨时空交流”。代表们亲手体验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感受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三坊七巷,巷陌纵横,白墙黛瓦青石板路,马鞍墙如波浪起伏错落,记录着岁月的斑驳。一座座精美的古建筑,汇聚着古人的智慧,述说着历史过往,代表们漫步其中,感受悠久的文脉。来自坦桑尼亚文化艺术信息和体育部的高级文化主任尼亚姆贝霍·马盖萨·尼亚姆贝霍表示:“福建有着非常独特的保护文化方式,我们要向福建学习。”在福建老字号聚春园,代表们品尝“闽菜之王”佛跳墙,醇厚的滋味让他们赞叹不已。4月17日晚,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开幕式在南平市举行。坦桑尼亚代表团出席开幕式,并沉浸式观看了大型山水文旅史诗《月映武夷》推介演出。一场视觉与文化盛宴之后,来自坦桑尼亚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的首席研究、策展、文物保护负责人威尔巴德·斯坦利·莱马表示:“福建人真的热爱他们的文化,这台演出也展示了从老一辈人到当代人的文化传承。”

  巍巍武夷山,悠悠闽江水。武夷山南麓,矗立着一座二千多年前的闽越王城,至今保存着闽越先民的生存遗迹,“万岁”瓦当、青铜器皿揭开了古闽越文明的神秘面纱,给武夷山更添一份厚重。代表团走访闽越王城博物馆,探寻武夷山“双世遗”的魅力。九曲溪上,三十六峰高耸入云,潺潺溪水清澈见底,人在其中似画中游。在崇阳溪畔,《印象大红袍》唯美的舞台、优雅的舞蹈、精彩的故事,令代表团沉浸在武夷茶的千年传奇故事中。

  福建是朱子故里和朱子理学的发祥地,朱熹生前曾在福建生活63年,在此讲学、创办书院,开创朱子理学,留存了众多朱子文化遗迹。4月19日,代表们来到考亭书院,循着代表宋代理学大家朱熹人生三个阶段的161级阶梯而上,了解朱子文化发展的“路线图”和传承密码,沉浸式体验了朱子“三鞠躬”拜师礼,切身感受朱子礼乐魅力、追思大儒风范、感悟朱子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哲思之美。代表团还前往建盏文创园,体验建盏拉坯、上釉工艺,黑釉茶盏中流转的曜变斑纹令他们连声赞叹。

  代表团还体验了福建便捷的交通,乘坐动车组列车从南平到泉州,中国飞速发展的高铁网络和沿途迷人的景致让代表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沿途的风光,切实体会“来福建,福气多,一路山海一路歌”的魅力。来自坦桑尼亚旅游和自然资源部的首席旅游主任菲尔伯特·费利西安·雷基扎也为福建铁路点赞:“福建的公共交通运输建设可靠且高效。”

  作为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是海上贸易的十字路口,多元文化在此汇聚。4月20日,代表团依次参访开元寺、关帝庙、清净寺。佛教飞天、民间信俗与伊斯兰建筑在3平方公里内和谐共存的现象向世界展示了文明交融的典范,让代表们称赞向不已。代表团一行前往2025晋江鞋博会。智能制鞋生产线与自主研发的运动科技产品,展现了福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外宾们纷纷为“晋江经验”点赞。作为收官之站,4月21日,代表团一行来到福建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万国建筑让代表团一行驻足流连,钢琴博物馆内收藏的百年古琴诉说着中西文化交融的往事。在厦门大学陈嘉庚纪念馆,代表团了解华侨倾资办学的感人事迹,学习“爱国担当、团结奉献、诚毅创新”的嘉庚精神背后所蕴藏的华人华侨对家国难以割舍的情怀。

  从世遗保护到非遗活化,从古城新生到产业创新,从山海联动到多元共融,五天的行程让代表团收获满满。来自坦桑尼亚总统府地方行政司的首席人力资源主任帕斯卡尔·伯纳德·贝梅尔瓦认为:“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我们有很多可以向中国学习。”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让代表团体验了清新福建之美,深化中外文明互鉴,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文旅合作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