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暑期文旅市场观察」花样“整活儿”释放磁吸力,清爽吉林迎旅游旺季
这个暑期,清爽吉林迎来旅游旺季。通过开发“反季冰雪”等差异化玩法、将历史老街打造成文旅新地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等“花式”举措,吉林持续释放旅游磁吸力,旅游市场乘“热”而上,活力奔涌。
“粉红沙滩太美啦,拍照特别出片!”7月下旬,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河边的“肆季南河”岸线公园对外开放,为期37天的伊通河岸生活节也拉开帷幕,吸引大批游客打卡体验,王女士和孩子在沙滩上玩了5个小时,仍意犹未尽。
“生活节以伊通河自然生态为基底,融入文化、休闲、消费等多元业态。”吉林省中庆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演艺负责人王润东告诉记者,伊通河畔,音乐喷泉、微醺市集、趣玩打卡、落日音乐会等各种活动不断,为市民游客打造综合性城市休闲地。
当下,毕业季、避暑季叠加,共同为暑期文旅市场添把“火”。吉林省持续推动产品焕新、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开发“反季冰雪”等差异化玩法、将历史老街打造成文旅新地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等“花式”举措,擦亮“清爽吉林·22℃的夏天”品牌。吉林迎来暑期旅游旺季,旅游市场乘“热”而上,活力奔涌。
冰雪“返场”,滑雪场变四季乐园
“妈妈快看,树上结冰花了!”在吉林市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8岁的乐乐兴奋地指着眼前的奇观说。烈日炎炎,置身滑雪场却格外清凉,游客们穿上雪场提供的羽绒棉服,沿着白皑皑的雪道迈入雾凇实验室,满眼玉树琼枝,如梦如幻。
除了雾凇奇观,滑雪场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冰雪乐园。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雪圈游乐、雪地耙犁、雪地观光车等趣味项目,欣赏室内的冰雪世界与室外的夏日风光。随着暑期到来,这个集专业训练、运动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滑雪场,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不仅是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吉林省内多个滑雪场都在花样“整活儿”。从激情滑翔到溜索探险,从非遗展演到艺术营地,从山地运动到特色美食……各雪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通过项目创新、文化赋能,让曾经的“雪季独宠”变身为“四季皆火”。
“今年我们推出了葵鹿农庄、森林探索乐园等焕新内容,全新投入运营的‘峡谷探险乐园’包含飞拉达、溜索、玻璃栈桥等多个探险类项目。”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市场总监类雁文介绍,聚焦“文旅+”概念,景区打造了非遗、演绎、文创、亲子等一批文旅新业态、新产品。
自2021年开始,吉林省已连续4年开展“滑雪场的夏天”主题推广活动,以消夏避暑休闲人群为目标客群,通过夏季避暑休闲度假联动冬季冰雪消费,助推滑雪场“冷资源”实现“热盘活”。
城市焕新,老街区成文旅新地标
舞蹈快闪、高跷巡游、街头音乐……7月5日,始建于1933年的长春百年老街——新民大街焕新开街,人潮涌动,火爆异常。沿街两侧的古建筑围挡首次被打开,并释放出4.5公顷绿地与13处口袋公园,让游客在绿意盎然的美景中近距离感受历史建筑的厚重与新生。
“不光能欣赏古建筑的美,还有非遗工坊和潮流美食可以体验,最惊喜的是有露营打卡的地方,传统街区和现代潮流完美结合。”开街当天,长春市民李宝媛特别邀请了两个外地朋友前来游玩,丰富的活动、独特的文化氛围让他们直呼不虚此行。
作为吉林省唯一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道,新民大街在升级后不仅“可读历史”,更“可享生活”。29家特色品牌入驻,涵盖网红餐饮、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为街区注入时尚活力。开街当天,参观人数达23万人次,周边商圈客流量29万人次,带动相关经济收入约1.7亿元。
7月21日,长春市的核心地标“人民广场”,在封闭了22年之后再次开放。在这座始建于1933年的环岛型交通广场上,园林景观焕新升级,吉林省首店“人民咖啡馆”开门迎客,“君至长春”文创产品与简餐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体验。
“在长春生活3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进到广场里面。在市中心点一杯咖啡,了解城市历史,让生活慢下来,感觉很惬意。”长春市民孙女士说。
把目光投向城市历史文脉,并赋予其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长春通过历史街区的焕新改造,不仅让城市记忆得以延续,更以创新的表达方式为文旅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农文旅融合,乡村游受市场热捧
盛夏时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的田野上,稻浪翻滚,无人机在蓝天白云下翱翔作业。“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和文化资源,我们在这里运营了很多乡村旅游项目,比如螃蟹乐园、稻田火车、稻田低空缆车、民族歌舞表演等。”吉林省铭睿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金亨宇告诉记者,村落年接待游客已超过20万人次。据了解,光东村的村集体收入已经连续两年突破百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4万元,较10年前翻了数倍。
农文旅深度融合,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近年来,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依托青山绿水资源,引入文旅企业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民宿、主题乐园等业态,并借助电视剧的热播成为网红打卡地。
“我家原本是两间破旧小土房,2019年盖了130多平方米的新房租给旅游公司,现在每年租金2万元,加上务工收入,年收入有6万多元。”马鞍山村村民刘秀云正忙着打理自家的民宿,她笑着说,这个曾经靠采石为生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山野菜美食节、啤酒消夏节、百姓“村晚”……据了解,马鞍山村还精心策划举办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旅游吸引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葛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