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青办发(2024)37号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双赢多赢、规范管理、富民为本,正确处理好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利用好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强省。牢固树立抓旅游首先必须抓生态保护的理念,把不破坏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底线红线和刚性约束,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结合生态环境容量,坚持质量重于数量,不搞大干快上,统筹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集散、消费、产业和文化中心;在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打造环青海湖生态旅游精品环线;依托全省生态旅游资源,打造丝路南线、唐蕃古道、西望昆仑、陶韵河湟、北进祁连、秘境热贡、清清黄河、极目江源生态旅游带。
经过五年努力,全省生态旅游绿色引擎进一步激活,实现新一轮转型升级,供给体系更加完善、产品业态更加丰富、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服务水平更加优质、文旅形象更加美好,“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完善。
二、夯实发展基础
(一)加强规划引领和审批管理。依法依规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充分衔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扎实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等各项专题论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严格审查。坚持“三证”管理,全过程加强国家A级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准入审查工作,建立符合空间管控要求和完备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审查机制,确保旅游项目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具备“准生证”;建立符合生态环境准入和行业标准审批机制,确保旅游项目建设手续齐全完备核发“出生证”;建立常态化、全方位、全过程生态保护监管机制,确保旅游项目生态环保措施落实拥有“健康证”,做到按程序决策、按程序审批。〔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各市州政府(以下均需各市州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实施生态景区创建示范工程。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制定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管理规范,完善负面清单制度,推动生态旅游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总结推广创建工作经验,让青海湖成为大美青海“皇冠上的蓝宝石”。(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青海湖景区管理局,省交控集团)
(三)实施国际化标准景区建设工程。以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为契机,以构建更加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依托,以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为蓝本,把交通、环卫、公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作为旅游场所建设的前置条件,强化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设施和农牧业面源污染监管,持续提升文旅产业软硬件水平。建设生态型、国际化、高标准旅游景区,加快补足补齐旅游景区建设、管理和运营方面短板弱项,着力提升景区的管理质效、整体形象和服务效能,实现基础设施、接待服务、旅游管理、智慧建设和标准体系的国际化,形成各景区功能互补、产品各异的差异化发展格局,支撑和引领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草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湖景区管理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
(四)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大力推动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加强景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功能互补、产品各异的旅游业态。实施“1050”工程(在2035年前建成10家5A级旅游景区、50家4A级旅游景区),支持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配备必要的旅游安全设施、辅助设施和配套服务,加快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改造。(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五)实施旅游交通畅通工程。加快“一芯一环多带”旅游公路主骨架建设,拓展机场、火车(高铁)站、汽车站等客运枢纽旅游服务功能。高标准建设唐蕃古道、祁连山、青海湖、昆仑山、柴达木等五条“1号”生态旅游景观大道。在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沿线和通往景区公路增设一批观景平台、自驾车营地、驿站、标识标牌等设施,完善“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推出“豪华列车游”“通用航空游”等高端优质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机场公司、中国铁路青藏公司、省交控集团)
(六)实施服务能力提质工程。鼓励新建、升级改造星级饭店。加强旅游民宿建设管理,落实相关国家标准,提升建设管理标准和质量。全面改造提升景区停车、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大众化、特色化、个性化旅游住宿消费新需求,积极推进汽车营地、露营帐篷等旅游住宿业态发展。严格规范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导游员、讲解员、服务员业务培训,规范景区景点解说词和讲解。提升境外游客服务水平,丰富线路产品供给,持续做好外卡POS机、外币兑换点/ATM机、住宿登记等便利化工作,完善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提高入境游客的便利性和体验感。(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外事办、省市场监管局,西宁海关、人行青海省分行)
(七)实施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工程。推动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民生保障相统一,守好“美丽生态”,激活“美丽经济”。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利益机制转化为自觉自愿的保护机制,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双赢,游客、群众和企业等各方多赢。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保障和改善民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到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更“富精神”。(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草局、省体育局)
(八)实施文旅品牌提升工程。有效利用我省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完善“省级+市(州)+县(市、区)+企业”联动、国际国内、省内省外、线上线下一体的宣传推广机制,提升“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品牌影响力,加快形成“1+X”品牌体系。加强宣传推介,拓展营销渠道,深化“感知中国·大美青海”等对外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瞄准目标客源市场开展精准宣传,让大美青海“走出去”,更多游客“走进来”。(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省广电局)
三、丰富产品供给
(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生态旅游观念变革、结构变革、行业变革,促进生态旅游产品更新、业态革新、产业振兴。加快打造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昆仑山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深入研究国家公园经营性服务方式,做活做优生态体验、生态认知、生态科普、生态体育、生态教育等生态特色旅游产业,让“两山”转化之路越走越宽广。(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湖景区管理局)
(二)多元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场馆建设,深入推进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工程,一体推进红色资源保护挖掘和有效利用。大力推进原子城5A景区创建。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加快长城、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打造黄河上游文化旅游带。(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繁荣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精品化、品牌化、产业化,积极打造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推出乡村民宿、农事体验、民俗节庆等特色化、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草局)
(四)深度发展冬季旅游。以生态价值丰富旅游产品,对生态价值再深入挖掘,旅游产品再进行拓展,破解冬季旅游产品单一难题,全力培育冰雪旅游、冬令营等新业态产品,确保覆盖全领域全区域。(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
(五)探索发展高原康养旅游。大力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医”融合发展,打造一批高原生态康养旅游项目,重点培育中藏医药浴等文化康养产品,促进特色产业、生态产品与康养旅游的有机融合,培育一批高原生态康养旅游品牌。(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
(六)创新发展数字旅游。大力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赋能,实现智慧化升级和线上线下联动。充分利用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5G+智慧旅游”新业态。持续完善“智游青海”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无偿为游客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与咨询服务,完善线上预约、智慧停车、智慧导览、私人订制等服务功能。(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数据局、省通信管理局)
(七)持续打造精品线路。鼓励各地推出一批面向不同客源市场、不同游客群体的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省内外“航空+落地自驾”环线,组合开发一批精品线路、特色产品。完善旅游环线布局,构建省际环线与省内环线相连,省内环线之间互通的交通网络,持续打造青藏、青川、青新及“青海进、青海出”的青甘大旅游环线。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推动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等全面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交通运输厅)
四、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一)创新景区管理体制。加快跨行政区域旅游景区整合,推进景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置”改革。(责任单位:省国资委、省文化和旅游厅)
(二)培育文旅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文旅产业集群。支持文旅企业通过产品迭代、跨界合作、营销引流等措施实施转型升级。支持通过国有资本投资、专业团队运营等方式,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创新发展。(责任单位:省国资委、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立足产业“招大引强”。压实市(州)招商引资主体责任,围绕文化和旅游关键领域,突出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创新招商方式,坚持“招大引强”,引进一批总部企业、“链主”企业、新型文旅企业来青投资。(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四)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行动,大力发展“赛事+旅游”“演出+旅游”“展览+旅游”,继续打造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等品牌活动。深入挖掘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等特色传统文化以及盐湖文化、清洁能源、绿色农牧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功能、业态,拓展生态研学、互换体验等新型模式。创新突破淡季旅游,大力发展夜间旅游。(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体育局)
(五)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全省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街区等)建设,加强重点园区(基地、街区等)的储备培育,引导园区内骨干文化企业发挥创新引领主体作用,推动形成大中小微文旅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生态群,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
(六)全力培育文创产品。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文物单位在确保文物安全前提下,积极发展文创商店、文创街区、文创集市、文创展会。重点扶持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发展,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创品牌。开发“雪豹”“藏羚羊”“黑颈鹤”等具有生态标识的文创产品。(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数据局)
五、促进融合发展
(一)深化文旅融合。加强昆仑文化研究挖掘,积极推动设立昆仑国家文化公园。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打造精品展览和网红“打卡地”,大力发展文博游、文物主题游等旅游业态。持续深化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建设,积极培育非遗体验、研学品牌,推动非遗进景区、酒店、商场、度假区等。加大对重大主题文艺作品创作的支持,通过举办演出季等艺术活动,推出一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演艺精品剧目。(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二)推进多领域融合。积极推进“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构建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同时,促进文旅与科技、交通、教育、会展等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并进,拓展文旅发展新空间,形成生态旅游发展新优势。(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
(三)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文旅市场执法力度,常态化开展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文化和旅游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信用消费环境。健全完善跨部门举报投诉和联合执法机制,抓实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管。完善旅游投诉、“30天无理由退货”和旅游团队信息、诚信评价数据归集,强化大数据运用,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治理智慧化水平。(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
六、保障措施
认真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工作要求,发挥省生态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明确各成员单位主体责任,压实各市(州)属地责任。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重大文旅项目和业态创新,支持文旅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高行业协会、旅行社、导游及从业人员参与市场治理的积极性。鼓励各市(州)积极承办青海省旅游发展大会。强化人才培养培训,聚焦生态旅游发展需求,加强乡村旅游、智慧旅游、市场营销、创意策划、经营管理、新业态等领域的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旅游统计基础工作,推动文旅、统计、出入境等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加强旅游市场数据监测,及时分析研判旅游市场形势,高效服务旅游市场。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细致推进平安文旅,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安全生产底线、意识形态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