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工人日报社评:别让不合理低价游拖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后腿
2024/7/23 11:16:22 来源:北京日报 [] [打印]
       “不合理低价游”为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强”?这与一些地方畸形的文旅发展观和不合理的导游薪酬机制相关。在急功近利赚快钱的目标下,一些地方的组团社、地接社、商家店铺等形成利益联盟,且很难攻破。对多数低价游来说,其盈利大大高于违法成本。
       海南网友发视频称母亲不听劝,执意要参加“40元4天3晚游桂林”的老年旅游团;天津一名导游在大巴车上因不满一车游客购物只花了900元而对游客恶语相向——近几天引发热议的两起不合理低价游事件,有了初步调查处理结果。海南涉事旅行社被查证在已被吊销旅行社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仍非法以组团社身份招徕组织旅游活动,当地文旅执法部门拟对该旅行社及相关负责人立案查处,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0万元,对主要负责人张某某罚款2万元。天津文旅局通报称,涉事导游的导游证因有效期满未申请换发已被注销,属无证导游,其言辞失当、态度恶劣,存在胁迫旅行者消费行为,拟对其顶格处3万元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近年来,不合理低价游一直是旅游管理部门重拳整治的对象。我国旅游法规定了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不能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能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文旅部也明确要求各地依法查处“不合理低价游”等各类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但旅游市场上不合理低价游仍屡禁不绝,诸如“港珠澳7日游499元”“韶山桂林6天5晚游399元”等低价团吸引大量游客报名参与。一些导游和旅行社对游客使用不购物就辱骂挖苦、不让吃饭、不让上车、不发房卡、不准提前走出购物点等威胁伎俩,进行“不购物就是给家乡人丢脸、影响团队行程”等道德绑架,逼迫游客购物,引发不少纠纷。
       不合理低价游为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首先,这与一些地方畸形的文旅发展观和不合理的导游薪酬机制相关。在急功近利赚快钱的目标下,一些地方的组团社、地接社、商家店铺等形成利益联盟,且很难攻破;不少导游没有底薪,只能去赚人头费和购物提成,被动地沦为低价游的执行工具。
       其次,对多数低价游来说,其盈利大大高于违法成本。当几十上百人的旅游团里,每位游客的花销动辄三四位数,事发后不过几万元的罚款、几天的拘留等自然成了“毛毛雨”。
       再者,对一些黑导游、黑旅行社,目前的识别和约束机制不够给力。没有了资格资质的导游和旅行社仍违法违规从事相关业务,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在看到上述两起事件的查证和处理结果后,有网友表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难怪会如此肆无忌惮”。
       此外,近年来兴起的直播间推销旅游产品的营销方式,削弱了一些消费者对低价游的“免疫力”,诸如“城市消费券”“政府补贴”“内部员工价”等营销话术,更为低价游蒙上一层合理面纱,不少消费者抱着侥幸心理下单。
       不合理低价游成了“打不死的小强”,对游客来说,不仅花了冤枉钱,还搞坏了出游心情,破坏了对目的地的印象,折损了对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对旅游市场来说,这一做法涉嫌不正当竞争,劣币驱良币,扰乱旅游市场秩序,损害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眼下,各地文旅纷纷在提升服务水平和细节上出招、比拼,在这一背景下,绝不能让不合理低价游拖了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后腿。一方面,要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强监督惩治力度,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另一方面,要尽快转变行业观念,摆脱过时的粗放、低端发展思维,以更有品质的服务吸引游客,真正让旅游业实现行业发展、游客体验、从业者等多方共赢。同时,有必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让抵制不合理低价游成为一种自觉和共识。
       游客出游热情不能被辜负,期待相关方面以治理不合理低价游为突破口,探索依法破解旅游乱象的有效方式,全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赵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