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2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是自2022年版《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标及其细则实施以来的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一批度假区的类型分布较为均衡,涵盖了冰雪、温泉、滨海、乡村、山林、河湖湿地、沙漠草原、特色文化、主题乐园等众多类型。至此,自2010年第一版国标颁布以来,已有85家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名单,已覆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总体空间格局更加均衡。这些旅游度假区对于带动旅游产业多元化转型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也日益凸显。
一、拉动多态消费 提升经济效益
在国标引导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停留时间长、消费场景多、产品体验深、业态融合广、要素服务全”的特点进一步凸显。调查显示,全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收入中,住宿约占1/4,餐饮约占1/5,观光、交通、娱乐、购物等均在1/10左右,在拉动消费上呈现了综合性、融合性的特点。2019年以来的数据也显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度假产品数量持续增加,2023年全国省级(含)以上旅游度假区平均拥有度假产品类型(除餐饮、住宿、购物外)超过8种,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了2.7种,体现出产品丰富程度不断提升、消费场景不断创新的喜人局面。
在综合经济效益中,住宿业已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收入的主力板块。调查显示,2023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过夜游客占总游客量的比例创新高,达到1/3,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携程预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浙江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约25%,较全省酒店预订量高出9个百分点,酒店预订收入同比增长约14%,较全省酒店预订量平均涨幅高出4.5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的酒店发展态势明显优于其他酒店。
国标持续推动“住”在度假中的核心地位,一直将高质量度假住宿设施和过夜游客规模作为门槛性条件。在标准及细则引导下,各地对“住宿是度假区和景区的关键差异之一”这一认知,已经初步形成共识。而围绕住宿设施构建度假功能组团的理念,也正被度假区逐渐接受。新版标准和细则也着力引导从传统印象中的“五星级酒店”,向高质量、多样化、精品化、度假化转变,要求打造文化氛围和度假氛围、配备度假型客房、配套度假活动与度假服务,丰富了度假住宿设施的内涵,兼容了旅游民宿、高品质营地、主题精品酒店等新兴住宿设施类型。新一批旅游度假区中,不乏新导向下高质量度假住宿设施的代表,如桂林雁山旅游度假区的地中海俱乐部、南昌梅岭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岭溪谷民宿等。
可见,以住宿业为龙头、多态消费场景层出不穷的度假区发展模式逐渐形成,显著提升了度假区的经济效益,同时度假区产品所带来的流量也有效外溢,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江苏宜兴阳羡旅游度假区,在原有一个镇为核心的度假区基础上,辐射了周边三镇,形成了圈层式大度假区的发展格局。
二、促进多元融合 凸显社会效益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促进城乡发展、增进文旅融合方面,不断涌现新思维、新方法,日益凸显出全方位的社会文化效益。
旅游度假区不同于景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与生产生活空间的深度交融,以打造“生活方式”为产品目标,因此其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与城乡建设及社会文化发展的高度结合。现有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有超过两成与城市发展相映成辉:或者位于新城建设的重点区域,或者与中心城区紧密相连,抑或是古城本身,体现了旅游度假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互为助力、共建共享的双向奔赴。例如新一批国家级中的江苏东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吴江核心城区,与城市共享三馆一中心的高质量设施与服务,为文旅深度融合与发展探索新路径;再如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旅游度假区,从一个边陲小城发展为一个旅游名城,城区一体,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共享的高质量生态康养与温泉产品,城市因度假区发展而增添了活力。
我国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乡村广泛分布在祖国大地上,在现有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有近五成明显包含乡村,这些乡村在旅游产业助力下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人才、资金等振兴机遇,大量青年返乡创业,真正践行了“人才是乡村振兴关键”的论点。例如江苏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在旅游振兴乡村的过程中把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先后吸引了十余位海内外青年主理人返乡创业,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引擎力量;再如江西大余丫山旅游度假区,把村民作为最大生产力,探索了一套激励农民突破自我的人才机制,使村民既是服务员又是演员,有效的推进了内生动力的源源不断生成。新一批22家度假区中,西部地区有8家,是历年公布的批次中,西部地区旅游度假区数量最多的一次。这些西部地区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必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西部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及旅游经济发展助力。
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新版标准和细则引导度假区找准文化主题,深挖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底蕴,将文化生动融入餐饮住宿、公共服务、氛围营造等全要素全环节,提倡文旅融合的高度、深度、广度。新一批旅游度假区中,一半以上具有明确的文化主题,包括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太行文化、徽州文化、彩陶文化、民俗文化、时尚娱乐文化等。其中,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有三家,其对于黄河文化的挖掘与转化各有特色:甘肃临夏永靖刘家峡旅游度假区挖掘黄河上游特点,打造了探索“黄河如何由蓝变黄”的黄河地理研学产品;宁夏中卫大漠黄河(沙坡头)旅游度假区依托“黄河+沙漠”“黄河+绿洲”的环境特色,打造了黄河宿集、黄河小院等主题住宿产品;德州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旅游度假区位于黄河下游,围绕黄河安澜文化,打造黄河安澜实景探索产品。文化正在成为度假区差异化发展的突破口,成为度假区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内核支撑。
三、转化多样资源 发挥生态效益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旅游业把“绿水金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生态系统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经过巧妙的转化,都可以摇身变为度假资源。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生态基底当中,约1/3为河湖湿地,约1/7为山地森林,约1/7为滨海,均为典型适宜度假的生态环境。但还有一部分度假区的生态基底原本并不具备独特优势,经过创新业态植入、文化特色挖掘、生态环境提升等努力,成功转化成为度假产品,在保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了生态资源的价值,成功造就了沙漠类、草原类等非传统度假环境中的旅游度假区。
新版国标和细则高度重视旅游度假区的生态效益,除了总体规划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环境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等底线性要求外,还提出了全面减碳降碳控碳、交通工具使用清洁能源、住宿设施绿色低碳、减少一次性用品等新要求。不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起到了创新性、示范性的作用。例如,南京汤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江苏园博园原址是一片破败工厂和矿坑,园博园按照“科学治理、高效利用、微创修复、功能重塑”的思路,在崖壁和矿坑之中重构绿色生态系统,打造了山水相融、面向未来、富含人文的景观,打造为世界级“山地花园群”,成为度假区的绿色旅游名片,并吸引了众多高品质品牌酒店集聚落地,昔日废弃矿坑摇身一变成了“以山为幕”的特色度假产品。再如,博鳌东屿岛旅游度假区作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双碳”发展理念的重要窗口。度假区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相结合的“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实现了区域用电自平衡,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综上所述,14年以来,我国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先后两版国家标准及细则的引领下,初步形成了资源产品丰富多样、空间布局覆盖渐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逐步凸显的新局面。未来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进一步显现新质生产力的潜能,引领旅游度假区体系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撰稿人:邬东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文旅研究中心主任
王晨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