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国内与国际 提升中国旅游竞争力
以做强做优做大国内旅游为入出境旅游发展提供助力,以入出境旅游发展反哺国内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国内与国际同频共振、双向互动,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强大动力
提升国内旅游市场的品质和扩大其规模,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创造出丰富的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人们出游热情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2023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较2012年增长了近20亿人次;2012年至2022年的10年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6%。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等火爆出圈,“味蕾游”等旅游方式的兴起以及“县域旅游”市场消费动能的释放,充分彰显了国内旅游发展的巨大活力与潜力,我国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地位不断巩固。
作为开放型大国,我国始终重视通过扩大开放发展入出境旅游,提升中国旅游竞争力和影响力。入境旅游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入境旅游构建了我国现代旅游接待体系、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推动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入境旅游更是有力支撑了国际旅游交流合作新格局,我国不断加强双多边合作,举办中俄、中美、中法等旅游年活动,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旅游组织,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海外推广,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便利外籍人员往来,我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实现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同时,针对国外游客的旅游习惯和需求,在入境手续、交通出行、购物支付等环节着力破解难点堵点,营造更加便利的旅游环境,成为国际旅游主要目的地。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旅游的有机延伸,我国出境旅游健康稳定发展,出境游规模位居全球首位,14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为全球旅游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统筹国内与国际,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牢固树立国情意识和世界眼光,更加自觉地站在国内与国际相互联系的高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推进工作。以做强做优做大国内旅游为入出境旅游发展提供助力,以入出境旅游发展反哺国内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国内与国际同频共振、双向互动,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强大动力。
一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互促作用。统筹国内与国际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国内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形成的巨大优势基础,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必须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一优势。未来,要适应国内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旅游消费升级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活国内市场潜力,以国内旅游发展带动入出境旅游在产品、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实现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先导和重要支柱,出境旅游是我国公民境内旅游需求向境外的延伸,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后,应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抓住免签“朋友圈”扩容机遇,拓展旅游投资空间,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集聚全球旅游创新要素,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入出境旅游市场,进一步推动国内旅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二要充分协同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比较优势。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内国际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而全球旅游生产要素和优质资源的引入配置,极大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如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项目的落地以及国际邮轮与酒店管理品牌的入驻等。
未来,要充分发挥国内与国际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一方面,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高效汇聚全球创新旅游要素,提升国际资源对国内资源的补充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中国旅游企业从全球旅游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资源要素融入面向国际市场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之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从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与国际市场接轨,培育国际旅游竞争新优势。
三要充分提升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的联动能力。全国各地要积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不断加强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推介,策划开展主题推广活动,构建文旅新媒体宣传营销矩阵,实现“流量”向“留量”转化,打响地方文旅品牌。
当前,国内旅游市场在宣传营销方面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在全球旅游形象塑造和传播推广提供了有益经验与坚实基础。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系统思维统筹国内和国际传播的互动并进。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助国内外主要媒体平台,通过创新叙事、数字化赋能等多种方式,一体多面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步提升国内与国际传播效能。
(蒋依依 江 磊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阿尔伯塔国际休闲体育与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赵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