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潇湘晨报采访团走读衡阳文旅产业的这三天时间里,“沉浸式”景区,出现频率非常之高。
比如,衡阳两大文脉地标——石鼓书院和船山书院,正策划打造的“石鼓书院日”和“船山书院日”。未来,全古装“沉浸式”体验场景将在这里和游客见面。
又比如,将历史文化景点与现代商业相融合的衡阳华侨城文化旅游度假区,游客可在沉浸式的文旅世界尽享欢乐。
很明显,当年轻客群消费需求逐步转变为“体验型”消费,这一次,衡阳站在了风口之上。它整合了已有的文旅资源,做了一次增量创新的实验。
一场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7月22日上午,衡阳东洲岛风清气爽。从湘江东岸经过风雨廊登陆这个江心洲岛,采访团一路上碰上了不少游客。
东洲岛位于衡阳城区,全长2.1公里,最宽处约200米。乘坐电瓶车绕岛环游一圈,一北一南分别是船山书院与夫之楼等古文化建筑。
船山书院门口有一棵貌似手掌的古樟树,年龄就有819岁。
每到岛上桃花成片盛开的时候,游客还可观赏古衡阳八景之一的“东洲桃浪”。
“来东洲岛玩就是冲着岛上的船山书院。”来自郴州的陆女士说。她和儿子趁暑假来衡阳游玩,这几天已经去过南岳衡山、湘南学联等景点。
他们口中的船山书院,是为祭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而设立的。
有书院、有古树、有桃花,再加上蓝天白云,东洲岛上无不透露着悠闲的氛围。而未来,这样的氛围里将加入更多的“调味”。
“简单的参观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消费需求。”衡阳市湘江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洲岛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华说。
为此,东洲岛拿出“沉浸式”和“互动性”的解决方案。将人文风光与时尚感、体验式、夜经济的消费业态相结合。于是,这里上演了一场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我们计划在东洲岛设立国学研学基地,开班教学。”雷华透露,和以前单纯的参观打卡不同,来此研学将实现看景到入景,在上课时穿上古装。这也意味着,百年前船山书院授课的场景,将通过“沉浸式”书院的方式再现。
按照雷华的说法,不仅是船山书院,东洲岛岛上岛下都将结合船山文化传承,进行旅游功能的完善升级。
最先可能落地的是20顶星空帐篷营地。它不是纯商业的帐篷营地,是作为大学生创业基地,与各类大学生活动结合运营。
在未来的设想之中,东洲岛上还将环岛布局一些“轻演绎”“互动式”的表演。
“它可以是年轻歌手的自弹自唱,也可以是小丑表演。”雷华说,甚至东洲岛还计划结合船山文化,规划不同主题的3D灯光秀。
岛上亮点满满,岛下也不甘落后。
据悉,东洲岛东岸风情古街招商运营计划下月启动,风情古街将以餐饮、民宿、手工坊及清吧为主要招商方向。
另外,靠南侧的2.2公里湘江风光带也计划对标长沙渔人码头,打造亲水商业综合体,将游人留下来。
一场历史与现代的相逢
策划打造“沉浸式”书院的还有石鼓书院。这一与岳麓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书院,在衡阳的历史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这里讲学时曾写过一篇名为《衡州石鼓书院记》的文章。他形容石鼓书院是“聚蒸湘之会,江流环带,最为一郡佳处”。
如果你去过石鼓书院,一路拾阶而上,由合江亭向江眺望,蒸水、湘江、耒水三江交汇的美景便映入眼帘。
就在这三江交汇之处,衡阳华侨城文化旅游度假区从无到有,拔地而起。2018年前,这里还是衡阳的老城区及老工业基地。
而今,石鼓书院、古衡阳八景之一的“青草桥头酒百家”、来雁塔、湘军水师船厂等历史文化景点在这里被串联成轴。
湖南华侨城将这些古迹与现代商业相融合,以“文旅商”的创新模式,规划打造草桥文化风情街、水师船厂遗址公园等文旅项目,目前,已完成了来雁塔的修缮,创展中心、衡阳玛雅海滩水公园的建设。
“这里对标的是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湖南华侨城副总经理胡凡说,秉承华侨城集团的“创想”基因,充分发掘衡阳深厚的历史文化,打造以文化、旅游、生态、商业为内核的城市会客厅,并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
在胡凡看来,除了南岳衡山外,衡阳的大型文旅产品屈指可数,而衡阳华侨城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将填补当地本土大型文旅产品的市场空缺,有利于辐射促进湖南乃至华中地区文旅产业发展。
目前,衡阳华侨城文化旅游度假区首发文旅项目——衡阳玛雅海滩水公园已于7月6日开园。
21日晚9点50分,园区的广播温馨提示着游客即将闭园,但仍有不少游客仍在园区造浪泳池里戏水。不远处的尖叫大水环和六并列彩虹滑道里,不时还有游客从滑道中冲出。
这座大型水公园有15台套世界级明星趣浪设备、30余项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园区游玩项目创下多个“华中之最”。
日场玛雅戏水狂欢大巡游、夜场电音狂欢派对……全天候20余场精彩节目轮番上演。
每天满满当当的游人,以及那几番催促都不愿离开的身影,无疑都在述说衡阳文旅产业这场增量创新的成功。
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的衡阳华侨城文化旅游度假区,让衡州文化与新商业擦出了火花。这场历史与现代的相逢,会不会成为吸引你来衡阳游玩的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