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福建:2021年清明假日文旅市场情况
2021/4/7 13:55:17 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 [打印]

       清明假日期间,全省各地气候宜人,春游踏青、赏花采摘、缅怀先烈、祭祀先祖等活动掀起出游小高潮。牛年春节全省居民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减少出行,随着疫情防控向好和出行政策进一步放宽,景区取消游客量不超过核定承载量75%的限制,众多市民游客选择返乡弥补过年没有陪伴亲人的遗憾,清明假日“补偿式返乡”趋势明显。据去哪儿网、同程旅行、驴妈妈、携程等平台数据,我省厦门市位列清明假期国内游热门度假目的地。全省清明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市场人气火热,没有发生重大旅游质量投诉和安全责任事故。 

  一、假日市场主要特征 

  (一)返乡探亲热潮集中释放 

  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都倡导“就地过年”,很多人从大局着想都选择留在工作地过春节。随着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清零、国内低风险地区凭绿码自由通行、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等利好进一步刺激了国人出游热情,清明假日期间,“就地过年”积压的探亲、出行需求或迎来集中释放。新华网思客调查显示,清明假日超六成受访者有返乡计划,超半数的受访者计划返乡扫墓祭祖,寄托追思之情,预计今年清明节出游人次将达到1亿人次,高速公路网总流量预计达1.51亿辆,民航、铁路运输迎来高峰。去哪儿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清明假期机票预订量已经是2019年同期的1.3倍。根据初步统计,假期第一天(4月3日),民航共运送旅客153.5万人次,接近2019年清明节假期首日客流水平。铁路客流迎来最高峰,假期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35万人次。节前的全省居民清明出行调查显示,假日期间有出行计划的人员中超过四成为返乡客流。为满足大幅增长的假日出行和返乡需求,清明期间南昌铁路局在南平至厦门等城市间开行夜间动车7对,为旅客提供更多选择。  

  (二)缅怀祭扫活动井然有序 

  清明节是扫墓祭祀、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全省各地缅怀祭扫主题活动井然有序。各地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抗战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纷纷开展清明主题活动,吸引大批游客瞻仰伟人风范,追思革命先烈。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泉州积极推出“走红色热土、忆往昔烽火岁月”、“红色苏区﹒梦想起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寻红色记忆”等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各红色旅游景区纷纷开展清明主题活动,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掀起小高潮。福州三坊七巷举办“纪念严复先生逝世100周年”朗诵快闪等系列活动,吸引人们驻足聆听红色故事、重温激情岁月、致敬英雄模范。莆田文旅局推出两条红色旅游路线“陈国柱故居:追寻红色记忆”、“莆田闽中工农游击队金竹坑驻地旧址”,让游客在了解历史的同时缅怀革命先烈。漳州谷文昌纪念馆吸引了八方游客前往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 

  (三)踏青赏花春游市场火热 

  草长莺飞春已至,踏青赏花正当时。清明假日探春赏花、游园踏青、养生休闲受到市民游客青睐,城市游、近郊游、短途自驾游成为假日出游选择主流。自助自驾成为清明假日出游主旋律,家庭自助游、亲朋好友结伴出游成为假日旅游市场主力。据游客抽样调查显示,清明假日全省接待游客中个人或亲友结伴出游的游客占比达94.6%。福州西湖公园、左海公园、福山郊野公园等市区各大公园和福道春意盎然,较好地满足了市民短途“春游”的需求,成为市民游客漫步休闲好去处。清明假日,西湖公园三天人流量约14.40万人次。节前厦门文旅部门发布厦门春季休闲之旅网红点,一批以踏青和休闲为主题的创新旅游产品受到热捧,如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沿线各大花海迎来观赏期,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绿意盎然,假日期间人流量超20万人次;园林博览苑创意升级了原有的“情人谷”中的云雾森林系统,同时引入不定时的春季汉服秀演出,成为本季踏春网红点。泉州洛江区乡韵花湾景区举办泉州乡韵花湾樱花艺术节,打造粉色浪漫的樱花视觉盛宴,樱花隧道、樱花林成为赏樱热点。莆田瑞云村的七彩油菜花田竞相怒放,打造出一步一景观,百步一主题的农耕文化靓丽风景;三明建宁的桃梨观赏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赏花拍照。  

  (四)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全省各地围绕文化旅游做好融合文章,推出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以文化遗产、祈福、民俗风情等为代表的文化游持续走热。林则徐纪念馆、福州文庙“移风易俗倡新风”文化惠民演出,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八旗会馆)“清明风至 文明祭亲”曲艺公益性演出,福州市美术馆(黄培松故居)篆铭心契——辛丑新春篆刻精品展等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有效丰富市民游客假日文化生活。厦门科技馆致敬中国航天《飞向太空-中国航天主题展》清明期间正式亮相,赢得好评如潮。泉州市推出“寻宝宋元泉州”系列,带领市民游客探访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22处代表性古迹德济门遗址、天后宫、开元寺等文物胜迹成为清明假期广大市民游客旅游休闲的网红打卡地。莆田市文旅局全新打造的莆仙戏传习所正式开馆,精彩的莆仙戏实景演出,古建造景研学活动也同步举行,吸引了大批游人参与;莆田市博物馆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一的“巧手做‘清明龟’,品味舌尖上的清明”民俗体验主题活动,三天接待近万人。湄洲岛、开元寺、清水岩等各大宗教场所成为清明假期朝拜和旅游胜地,假日期间接待人数分别达3.35万、3.10万和1.34万人次。 

  二、假日旅游工作保障措施 

  (一)落实假日工作要求,加强市场监管 

  为做好今年清明假日期间旅游安全工作,全省文旅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做好2021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前谋划,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清明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强化监督检查。对文化、旅游、体育、文物(文博)等四大行业进行网格化管理;及时发布禁火令,加大对各祭扫场所、上山路口的管控力度,同时带队督导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安全祭扫、疫情防控等工作。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发放清明防火宣传单,加固、更新旅游景区指示牌,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宣传,切实增强市民游客消防安全意识;同时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引导市民游客做好个人防护,错时错峰、从简祭扫,有效防止人员大规模流动和聚集。三是落实值班值守。清明期间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实时掌握文化和旅游安全动态,主动做好应急应对,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有序。  

  (二)持续预热客源市场,放大宣传效应 

  举办“美丽新时代·文化进万家——中国广播艺术团走进福州”惠民演出活动。3月底在福州上下杭举办一场“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聘请知名艺人冯巩担任福建文化顾问,做热事件营销,并借助冯巩以及中国广播艺术团等艺术家的影响,放大宣传效应,提升福建文化和旅游影响力,提前预热清明旅游市场。  

  (三)举办特色主题活动,做热假日市场 

  联动九市一区,以赏花踏青、美食采摘、人文亲子、郊野休闲、运动健身、农事体验等为主题,集中优势资源,采取线上推广、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各地春季旅游资源及产品,推出品春、觅春、沐春系列春季旅游产品,策划举办特征鲜明、内涵丰富的春季主题活动,并配套相关优惠措施,形成旅游特惠大餐,清明我省假日旅游市场活动高潮迭起,旅游人气更加旺盛。福州市举办“乡”约福州·一起“村”游——2021福州美丽乡村旅游季活动、线上旅游摄影大赛、罗源吕洞梨花节、福清一都枇杷文化节等;厦门市创新开展“2021年厦门四季生活之旅”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举办春季休闲生活之旅踩线体验活动和旅游产品发布会,招募春季休闲生活体验师,全网寻找厦门四季生活宣传片主角等;漳州市利用“花样漳州”特色主题,策划举办龙海第四届杨梅文化节、云霄坡兜畲族风情节、南靖枳实花节、平和赏柚花活动、漳浦第六届杜鹃花茶会等活动;泉州市举办洛江虹山油菜花节、永春乡愁文化节、映山红文化节、高山徒步大赛、德化九仙山徒步登山节等;三明市尤溪桂峰百亩玫瑰花园首次开放活动、永安上坪“不忘初心”竹海山地赛、建宁金铙山杜鹃赏花季等;莆田市发起“春天正美好”系列主题活动,邀请游客拍摄春食、春景、春耕、春作等春天主题视频,发布抖音平台并参与话题,即可获赠莆田春日好礼;南平市启动2021南平市红色文旅主题年活动,开展武夷山汉服花朝节、上梅乡笋竹文化节暨柳永文化节、国际茶日品鉴会、顺昌“寻找红军史迹”二金山红色旅游登山节等;龙岩市开展“四季如歌游龙岩”四季主题之春季宣传活动,推出上杭观音井采摘节、灯光音乐节、汀江绿道“满城春色•话清明”清明节系列活动等;宁德市举办古田水蜜桃采摘节、第十届福鼎白茶开茶节等活动;平潭综合实验区推出“蓝眼泪”爆发季宣传活动,吸引了广大游客赴岚开展追泪之旅。  

  (四)抓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闽契机,串编主题线路 

  一是加大热门打卡地宣传。3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推动我省形成了一批热门打卡地,迅速带火了武夷山、朱熹园、武夷精舍、沙县小吃城、三坊七巷、严复故居、二梅书屋、郊野福道等景点。省文旅厅抓住契机,深度挖掘这些打卡地文化内涵,迅速推出一批宣传视频,指导策划开发旅游产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动热门打卡地持续做旺做热。二是推出十条主题线路。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串联武夷山、三明沙县、福州等著名景点,推出新时代奋进之旅;发挥福建“一边是山、一边是海”的优势,串联武夷山、厦门等地,推出山海浪漫之旅,让游客一边看山川描画,一边听海浪奏乐。同时,还结合各类特色主题,串联了红色经典之旅、海丝休闲之旅、文化体验之旅、乡村寻福之旅、世界茶乡之旅、舌尖品福之旅、温泉养生之旅、民俗风情之旅,制作福建旅游十条主题线路视频并将全媒体全方位推介宣传。三是鼓励企业串联线路产品。支持鼓励地市、旅游企业推出一批适合市场需求的线路产品。如福州市开展“有福之州,七溜八溜不离‘虎纠’”专题推广,推出山水之旅、古厝之旅、名人故居之旅、非遗之旅、温泉之旅等,福州市旅游协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坊七巷的足迹,推出了“郎官巷—严复故居—二梅书屋—南后街”旅游线路;南平市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推出一起来打卡武夷山茶园,解锁更多茶旅新玩法等。  

  (五)构建多元宣传平台,营造假日氛围 

  充分运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资源平台,注重用好今日头条、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通过推出视频、做热话题、开办专刊、创设专栏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福建旅游,引导省内外媒体采取主动报道、及时转发、深度挖掘等方式,持续提升福建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电视有画面、报纸有消息、网络有声音,营造良好的假日旅游宣传氛围。一是强化主流媒体宣传。继续巩固央视宣传阵地,全年隔日投放央视《新闻联播》提示收看广告,画面采用四个版本系列,分别为《世遗+福州系列》《海系列》《山水系列》《古厝文化系列》,自3月底起轮流播放相应内容,突出展示世遗大会、福建的波澜壮阔、福建山水文化的雄伟壮丽、福建历史底蕴的浓厚等主题,展现最新福建品牌形象。二是注重新媒体营销。联合抖音推出“福建乡村文化e起抖”活动,持续加大对福建乡村旅游的曝光度。三是开设宣传专刊专栏。清明五一假日期间,在《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中国旅游报》平面媒体发布福建旅游专刊,开设人民网、新华网、东南网、凤凰网、中国旅游新闻网专题宣传专栏。四是发挥自媒体力量。充分利用我厅微信、微博、抖音号等自媒体平台资源和各地市自媒体宣传矩阵,持续宣传清明五一福建旅游优惠措施和活动。

(责任编辑: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