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贵州:高质量打造 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
2021/3/12 13:29:41 来源:贵阳日报 [] [打印]

——花溪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展望“十四五”,花溪区迈向了建设高质量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新征程。全区上下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实施好“强省会”五年行动,当好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攻坚克难、奋发作为、和衷共济、知行合一,以实干为笔、用实绩作答,奋力交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花溪答卷”。全力以赴、开拓进取,实心干事、科学作为,让花溪的经济发展质效更好,生态宜居环境更美,文化旅游品质更优,对外开放层次更深,民生福祉保障更牢,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社会治理效能更强。

未来五年,花溪区将在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中,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全力以赴实施工业发展攻坚行动、城市更新改善行动、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全域旅游提质行动、改革创新突破行动、绿色生态引领行动、民生事业提升行动、法治花溪建设行动“八大行动”,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未来。

在“十四五”的首战之年,花溪区将紧扣“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聚焦建设高质量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定位,着力打造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先行区、中高端大众消费品制造核心承接区、高端农业和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验区、产城景文旅融合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推进花溪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方面,将优化“久安——石板——麦坪”等区域空间布局,启动贵阳·孟关陆港制造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观潭大道、数博大道南延伸段等道路建设,启动花冠路东段、花桐路延伸段、花燕路等路网建设,实施甲秀南路与贵筑路交叉口、清溪路与花冠路交叉口交通节点改造。推进轨道交通S1号线、3号线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安居房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拓宽花溪贵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可办、就近可办”事项,实现政务服务条块联通和上下联动。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将实施城镇品质提升“十大工程”,推进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改造棚户区城中村1000户以上、老旧小区1500户以上,综合治理背街小巷30条。实施香椿路、高坡集镇环线建设,畅通城乡路网。推进甲秀南路北段供水主管、大水沟再生水厂建设,优化城乡供排水格局。

在壮大实体经济方面,将加快建设泰邦生物制品生产基地、空中环保城、迅宝科技等在建重点项目;深入推进“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泰邦、晶木及北极熊等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千企引进”力度,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中高端消费品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引进制造业项目6个以上。

在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方面,将完善改貌铁路海关监管区周边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汽车贸易,推动孟关汽贸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中国南山·贵阳科技产业新城项目建设,推动石板片区产业提质升级;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个以上。

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将加快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智慧旅游、农业产销智慧对接,实施大数据融合示范项目20个。推动30户以上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员密集场所、重要景区、乡村旅游景点5G网络全覆盖。

在全域旅游提质增效方面,将实施大旅游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推动青岩古镇、天河潭、花溪公园扩容提质,不断完善配套服务,策划一批文娱会展节庆活动,活跃周末经济、假日经济;加快推动高坡国际山地运动休闲度假区、天河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花溪主客共享城市休闲中心建设,打造3——5个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吸引物和打卡地,确保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培育“夜游、夜食、夜宿、夜购、夜娱、夜行”六大夜间消费场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大中高端度假酒店、优质民宿品牌引进和项目建设力度,构建多层级的住宿体系。

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加大易返贫致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社会保障兜底人口“三类人群”帮扶力度。持续巩固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将以“有机高端、农旅融合”为方向,建设高标准农田8200亩,稳定粮食生产面积7.83万亩,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建设;建设山地精品果蔬、香细菜、辣椒等3个万亩种植基地和花溪辣椒加工中心、黔陶香葱分拣中心,打响“花小莓”、久安古茶等农产品区域品牌,带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收增富。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将持续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500 户,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向30户以上自然村寨延伸。

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方面,将创新招商方法,加快贵阳·孟关陆港制造产业园、轻工纺织园、生物科技带规划编制,完善园区水、电、气、路、排污等配套服务设施;持续深化“贵人服务”理念,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开展“一站式”“代办式”服务。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将严格落实河(库)长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完成燕楼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二期建设,推进厨余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利用终端项目建设,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分类制度覆盖率均达100%。

在民生保障方面,将完善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教育资助等制度,防止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提质、医疗健康、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人居环境、交通畅通、城市文明、城市安全、便民服务等十大民生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