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湖南:创新升级红色旅游 助力文旅深度融合
2020/11/16 8:10:44 来源: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打印]

       近年来,湖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红色资源的比较优势,突出创新升级,打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化、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努力打造湖南红色旅游升级版,全省红色旅游从业人员达82万余人,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增长2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近1.3亿人次,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超1210亿元。红色旅游快速发展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聚焦融合创新,聚集发展动能

       近年来,湖南将发展红色旅游作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聚焦融合促创新,大力推动部门协作、产业融合和区域合作,为文化旅游大发展汇聚强劲动能。一是部门协作形成合力。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等省直五部门联动14个市州开展红色旅游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三进”系列活动80余项。联合相关部门编制了《2016-2020年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会同发改、文化、文物等部门编制了胡耀邦故居、杨开慧故居、彭德怀故居、平江起义纪念馆改造提升工程、浏阳文家市秋收起义陈列馆改扩建工程及会师广场建设项目、汝城沙洲红色旅游区等127个以革命文物为主的综合文旅项目建设方案,总投资估算331.2亿元。会同财政部门编制了大湘东红色旅游线路建设实施方案,总投资20.81亿元。争取全国红办支持,联合湘潭大学等举办“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旅游校园行系列活动,成立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组织6位专家赴高校巡回演讲红色故事,上万名师生聆听了宣讲。二是产业融合激发活力。突出红色旅游主题,评定扶持了韶山市、炎陵县、汝城县、宜章县、通道县5个省级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每个重点县每年由省财政扶持资金1亿元并连续扶持3年,重点开发了红色旅游与峡谷漂流、避暑休闲、寻根祭祖、温泉康养、民俗文化等相结合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如韶山投资6亿元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2014年以来共演出650多场,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总上座率达55.7%,带动韶山主要宾馆入住率提高40%以上,因伟人故里带来的红色研学游等教育培训产业年营收就达1.4亿元,有力推动了“一日游”向“过夜游”转变。三是区域合作汇聚动力。在省内合作方面,湘潭与邓小平故里广安市、孙中山故里中山市联合推出“二十世纪三大伟人故里行”旅游产品线路;韶山与南岳衡山、江西井冈山结成“三山”旅游战略联盟;规划推进了韶山毛泽东故居、宁乡刘少奇故居、乌石彭德怀故居伟人故里“红三角”整合开发,以红色为主题,打造了5市14县加盟的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整合推出了“毛泽东成长之路”“青年毛泽东游学之旅”“三湘抗战之旅”等6条省内红色旅游线路,有力促进各地红色旅游发展。比如今年1至11月韶山共接待游客23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5%、8.01%,成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垮省合作方面,今年湘赣两省成功签署《湘赣边红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两省24个县市区成立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联合打造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举办了4次两省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和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推介会,规划推出了1条湘赣边乡村振兴红色旅游经典线和5条分支线,串联两省9个县市,沿线辐射70个乡镇,覆盖101个贫困村和100个景点,辐射带动21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致富。

       二、注重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

       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独特,与俄罗斯、美国、法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内在联系紧密。湖南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自身“一带一部”区位优势,以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推动红色旅游国际化,助力开放强省建设。一是利用重大节会助推红色旅游国际化。充分发挥湖南国际旅游节、中国芷江国际和平节、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国际化品牌节会活动的优势,积极邀请俄罗斯、美国、法国、坦桑尼亚等欧美非国家和地区的文旅企业和相关机构参加,重点推介我省红色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持续扩大我省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同时,每年积极参加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现场向国际游客推介湖南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二是利用地方友好合作助推红色旅游国际化。全省以友城关系为纽带,推动长沙、湘潭、韶山、芷江等地与列宁家乡、胡志明家乡、戴高乐家乡等国际知名城市开展国际合作和旅游推介,推动红色旅游“请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借助湖南与列宁家乡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缔结为友好省州关系为平台,与该州签署合作协议,在红色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宣传促销、直航线路等方面达成了合作。三是利用中俄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助推红色旅游国际化。湖南积极争取原国家旅游局的重视支持,从2015至2017,连续3年举办“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包括中俄红色旅游文化节、中俄红色自驾游等系列活动,开通长沙直飞莫斯科航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直接带动了入境旅游发展。俄罗斯来湘旅游人次从2015年2.66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5.2万余人次,今年1-11月已接近上年全年水平。四是利用“锦绣潇湘”文化旅游品牌推广助推红色旅游国际化。研究制定《“锦绣潇湘”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文化旅游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大力发展入境游。2018组织20个批次到2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锦绣潇湘”走进“一带一路”系列活动60场次,邀请26个批次17个国家和地区300名境外旅行商和媒体来湘实地踩线考察。今年以来,湖南抢抓“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建设”机遇,先后近30次赴德国、俄罗斯、肯尼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推介“锦绣潇湘 伟人故里”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邀请英国、日本、台湾等地旅行商来湘踩线。今年1-11月全省接待入境游客447.50万人次,同比增长27.11%,旅游外汇收入2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76%。

       三、强化标准建设,提升发展质量

       湖南坚持政治引领,以高标准和严要求积极探索红色旅游景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景区管理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大力推动景区标准化管理。研究制定了《湖南省省级红色旅游区(点)评定规范》及评分细则,对景区的建设管理、讲解服务、智慧文旅等提出明确要求,引导省内各红色旅游景区健康、规范发展。近年来,全省纳入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名单已达80家。一是全力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湖南把红色旅游景区改造升级作为全省旅游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立项、用地、融资、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在全省开展的精品线路重点县建设资金的安排投放等方面,重点支持红色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今年底,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全省重点红色旅游项目建设。近年来,全省高标准打造了42个A级红色旅游景区,其中有 2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6个3A级以上红色景区。三是努力推动红色旅游服务标准提升。全省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合、企业为主、有序实施”的思路,把提升红色旅游的标准化作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先后制定了红色旅游国际合作示范区服务标准、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讲解服务标准、韶山红色旅游服务业标准等。特别是,湘潭市积极制定红色旅游服务的通用基础标准、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其中毛泽东广场管理处的献花仪式、“毛主席回乡宴”、“毛氏红烧肉”、毛主席雕像等首次制定了国家标准。

       四、突出品牌打造,擦亮红色名片

       结合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活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和湘南起义7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组织开展了系列红色旅游活动,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湖南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一是打造了一个品牌节会。经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旅游局批准同意,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市州共同主办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创新探索“部省市县四级合作+区域合作”“资源推介+招商合作+现场展销”“红色旅游+地方特色”“旅游+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美食”“群文创意+扶贫惠民”以及“多媒体全方位传播”等高规格、高覆盖、高曝光、高效益的共建共享模式,从2004年至今先后在韶山、茶陵、宁乡、汝城、平江、桑植等县市重点红色旅游区成功举办16届,使之成为了湖南乃至全国备受关注的红色旅游品牌。二是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湖南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宣传长征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全省相继举办了“中国红色之旅——百万共产党员韶山行”、“百万青少年韶山行”、“百万自驾车韶山行”等系列缅怀伟人的文体活动。推出了“我们的节日·清明”群众性纪念活动,注重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深入开展了读红色经典、办“红色讲堂”、讲红色故事、学红色英模等活动,比如讲好“半条被子”“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人民的骆驼任弼时”“只要主义真”“扶贫楷模王新法”等经典故事,编著《湖湘英烈故事丛书》,以“夜课堂”“微理论”“微宣讲”等形式,将红色教育资源搬上网络平台。围绕“讲史育人”“党史国史”“初心使命”主题,连续3年开展全省革命文物集中宣讲,全省66个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82名宣讲员参加。此外,围绕“铭记历史·圆梦中华”“红色的力量”“红舞潇湘·礼赞中华”等红色主题,组织开展红色旅游故事大赛、文创设计大赛、广场舞大赛和火炬传递等活动,以红色精神引领,拓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三是加大了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出版了《湖南红色旅游地图集》《湖南省革命旧址通览》《湖南红色旅游指南》等一批红色旅游书籍,支持拍摄了《青年毛泽东》《恰同学少年》《共产党人刘少奇》《英·雄》等红色经典题材影视作品和民族歌剧。等红色作品,创建了红色旅游网站,推出了大型《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红色实景演出等。多次组织“红色旅游潇湘行”媒体采风活动,邀请了20多个省市30多家媒体走进大湘东地区7天6晚的“红色旅游扶贫湘东行”实地采访。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推出“锦绣潇湘 伟人故里——湖南如此多娇”旅游形象宣传片,在海内外特别是亚非拉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四是强化人才培养。2018年湖南被国家文旅部确定为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3个试点省份之一,积极探索“五个一”经验,包括出台一批扶持政策、确定一批10个试点单位、实施一个“百千万”培训工程、编印一套培训教材和讲解服务规范、开展一次评选展示活动,并在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试点会议上做经验交流。今年7月选拔了首批20名优秀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并举行了集中展示和授牌活动,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的好评。



(许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