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同市百余名文艺工作者深入浑源县,参与了脱贫攻坚文旅振兴采风创作活动,观摩了该县王庄堡镇王庄堡村、洪水村,青磁窑乡破兑臼村、东葫芦头村,并到附近的莲花山、千佛岭景区采风。那些散落在巍峨恒岳间的美丽村庄,有的钟灵毓秀,有的山水相依,采风团沿着一条叫“探岳之旅”的“恒山天路”一路行来,各个山村都是那样的恬淡宁静,各个景点静雅得像横贯天地的水墨画,适合游客发呆、拍照,适合美术家写生……也满足了游客对乡愁的回味。
浑源县旅游资源丰富、古村落聚集,但因山区交通条件较差,游览不便。当地在2019年打造了一条名为“探岳之旅”的旅游公路,这条“恒山天路”以恒山为主题,串起大山深处的村庄,使之成为游客赏景探幽的好地方,也成为浑源县全域旅游的招牌景点。“恒山天路”蜿蜒曲折、绵延起伏,从高处俯览,群山、密林、村落、农田尽收眼底。
“恒山天路”经过东坊城乡荆庄大云寺、李峪青铜器遗址、穆桂英点将台、龙山大云寺等,一路行来山川逶迤、树木掩映。一侧是赵国古长城沿龙山山脊奔腾起伏,与千佛岭乡上桦岭长城连接,另一侧明代长城从龙蓬峪“磁窑口古关”盘旋而上,沿途可观景点众多。整条线路绵延近百公里,穿越东坊城、青磁窑、千佛岭、王庄堡4个乡镇25个村庄,使得千佛岭、刁窝沟清水度假区、汤头温泉度假区和莲花山、洪门古寺等景区景点成为旅游线上的珍珠,沿途神秘莫测的云雾与山、水、树、石融合在一起,形成浩茫宏阔的气势。
近年来,大同市乡村旅游不断提档升级,从吃饭休闲的初级农家乐到游玩娱乐的休闲度假村,从打造精品园林式的慢生活到发展智慧农业的科技产业,乡村旅游形态越来越多样化,只是多数有旅游业态的村庄比较分散,而旅游天路将各个乡村景点串珠成线,成为乡村旅游带,带火了乡村游。
今年大同市各县区依托乡村旅游公路的便利,推出的一日游产品特别受青睐,如灵丘县推出自由呼吸生态游,包括花塔村、觉山寺、城头会、御射台等乡村和景点;幸福生活农家游,包括山水北泉、上沿河村、车河有机社区等。广灵县推出古村古韵民俗游,包括广灵剪纸博物馆、涧西古村、极乐寺等。
大同长城有一种原生态的野性美,备受旅游者青睐,其中明长城墩、台、堡、寨等保存相对完整,古堡边墙众多,长城蜿蜒,墩台矗立,古堡沧桑。2017年,被称为“长城天路”的沿古长城旅游公路开建,这条旅游公路打破了各县区长城游的壁垒,将全市长城资源连接在一起。“长城天路”起点在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头村,终点在左云县三屯乡二十边村,贯通天镇、阳高、新荣、云冈、左云5县区,沿路还建有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景区公厕、停车场等。目前,“长城天路”已基本完工,以这条旅游公路为主线,编织出一张覆盖沿线几十个村庄的全域游路网,吸引着众多游客。
近年来,山西省着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新品牌,从2018年起,用5年时间修建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6143公里,构建干线串联、支线循环、面上成网的三大板块“城景通、景景通”的旅游路网格局。其中长城一号主线贯穿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内外长城沿线,北起大同平远头村,西至宁鲁堡、朔州杀虎口、忻州偏关等地,再循内长城沿线至忻州平型关,由平型关向北,连接平远头村,形成总里程约1300公里的长城环线。“长城一号”横贯大同市5个县区16个长城古堡,连通云冈石窟、方山永固陵、摩天岭等风景名胜区。这条长城一号旅游路形成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公路体系,贯通后方便各地游客到大同长城休闲体验深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