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北京:复兴医院出现9人感染的聚集性病例,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这样提示
2020/2/5 11:47:04 来源:北京发布 [] [打印]

0204.jpg


▲2月3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次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主持。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西城区副区长、新闻发言人缪剑虹,朝阳区委副书记王旭,海淀区副区长张若冰,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出席发布会,介绍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回应社会关切,并回答记者提问。西城区副区长缪剑虹通报北京复兴医院出现9人感染的聚集性病例的相关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

截至目前,初步确诊病例为9例(其中医护人员5例,住院患者4例)。已经将确诊的病例转至定点医院收治,病例以轻症为主。

初步调查,不排除与个别医护人员受感染有关,具体原因正在进行深入细致的流调和全面排查。目前,相关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医学观察措施。

疫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工作专班迅速开展工作,相关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工作,复兴医院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全面加强了院内感染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筛查和溯源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对发生疫情的病区第一时间进行全面隔离;

二是对全院职工和住院患者进行健康监测;

三是开展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筛查传染源;

四是对全院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消毒;

五是严格落实院内感染管理,对全院医务人员做好院感防护,进一步强化院内人员的院感培训,把好入口,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有后续情况我们将陆续向社会公布。

针对复兴医院的情况,市卫健委给患者家属提个醒——

记者提问:针对刚才介绍的北京出现的聚集性病例,市卫健委有什么样的回应?

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回答:

我想强调的是,第一,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发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北京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第一版)》,我们要求北京市辖区内的医疗机构都要严格执行这两个指南,医院加强管理,特别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对发热门诊、急诊、呼吸科等重要部位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培训和防护措施的落实;第二,市民朋友这段时期应减少去医院探望住院亲友的次数和时间,如需探望,一定要遵守医院的探视要求,做好自身防护,戴好口罩;门诊就诊时应尽量减少陪同;离开医院后要用流动水洗手,使用有消毒作用的洗手液,避免交叉感染。

市疾控中心:预防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触者应该这么做——

      记者提问:听说北京已经有聚集性病例,您能介绍下现在什么情况?对于个人防护方面,有什么建议?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回答:

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2例及以上的病例,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聚集性活动是导致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因素,聚集性疫情防控是目前我市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全市共报告聚集性病例41起,涉及病例120多人,占确诊病例50%以上。

聚集性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员或同事中有湖北等地接触史,在病例确诊前与之接触,或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发病。比如,比如一名患者确诊后,与其有密切接触史的父亲也随后被确诊。

因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要依法服从社区医务人员安排,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居家隔离期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单独居住、减少接触。应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里,使用专用餐饮具,有条件时使用专用厕所,拒绝一切探访。尽量减少与家人接触,在进入和家庭成员共用的空间时应佩戴口罩,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时,应立即更换。

二是注意个人防护、居室通风、勤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口罩或手肘遮住口鼻。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通风时间30分钟以上,保持房间空气清新,同时注意保暖。确保共用空间(厨房、浴室等)空气清洁。

三是定期消毒、关注健康。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房间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气促等症状,要立即联系社区医务人员,说明自身健康状况,并按社区要求就诊。


(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