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贵阳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工作先进经验,7月15日下午,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朱伟思同志带队,组织学习调研组前往贵阳市围绕乡村旅游、特色旅游小镇、智慧旅游大数据建设等全域旅游专题内容学习调研,并与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进行了座谈。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袁云龙局长、涂波副局长,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肖丽芳副局长、市纪委派驻市文广旅体局纪检组黄学宏组长和相关县区局、科室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惠州要学习借鉴贵阳经验,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广东打造世界级旅游休闲区的契机,对标大湾区建设,以品质提升为核心,以旅游业为“引擎”带动社会消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生态农业、中医药等绿色健康产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健康休闲养生基地。
一、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在政策扶持上下功夫。一要强化规划引领。加快推进《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多规合一,进一步完善城镇、景区、景点及相关建设开发计划编制,以及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所需的各类经济、产业等相关规划。二要加强用地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旅游局关于加强旅游产业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4〕63号),完善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土地、税收、金融、收费等配套政策。三要创新政策扶持。发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引导各类资金参与全域旅游建设,加大对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二、突出全方位打造,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下功夫。全域旅游就是要将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点线面”结合来全方位打造。其中,“点”上,包含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特色民宿、主题酒店等,要注重景区、村庄、公共服务场所等各个点的规划建设管理,注重差异化、用心打造,向广大游客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最大限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线”上,一方面要完善“线”本身的“连接”功能,做到点与点之间能够顺畅通达,点点相通;另一方面丰富“线”的旅游功能,注重交通沿线的景观建设、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旅游驿站、观景平台、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面”上,要兼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硬环境”与人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的“软环境”,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要求把美化亮化绿化洁化贯穿到城乡,全面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系统工程,打造“全域美丽”。
三、突出旅游公共服务,在旅游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大力推进旅游交通全覆盖。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之间公路建设,形成旅游交通网络。南部滨海旅游交通要结合全省1600多公里的滨海景观公路规划建设来优化惠州区域内的连接线,按照“快旅慢游”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布局好环大亚湾旅游交通;中部城市休闲区要结合西湖、红花湖、金山湖和两江四岸旅游开发建设好交通衔接和停车场问题;北部生态旅游区要围绕罗浮山和南昆山两山一体化建设旅游景观大道或者惠州中部通道。推动开通香港—大鹏湾—大亚湾—巽潦湾的游艇航线,推动建设游轮停靠点,打通大湾区海上通道,从海陆空全方位融入大湾区。二是推进旅游公共体系全覆盖。依托机场、高铁站、轻轨站等区域交通枢纽构建市、县(区)两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并与珠三角其他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依托高速服务区、国省道加油站等场所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服务点)和旅游驿站建设。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对来往游客提供集散换乘、交通疏导、信息咨询、客房预定、票务预定等多种功能为为一体的“旅游超市”服务,切实提升惠州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三是推进智慧旅游全覆盖。依托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旅游服务智能化,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实施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乡村、智慧运营商等工程,增加全域旅游发展的科技含量。
四、突出旅游示范带动,在品牌打造方面下功夫。一是当好滨海旅游领跑者。惠州拥有一流的海湾、一流的海岛、一流的海岸线,要围绕打造海洋强市的战略目标,全面对接广东滨海景观公路和深圳东部黄金海岸带建设,合力推进百里国际滨海旅游长廊的规划建设,把这一长廊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同时,要大力推进稔平半岛打造高端旅游岛,大力推进双月湾、范和湾、小桂湾、考洲洋等核心景区的旅游开发,大力推进游艇、游轮、海岛、海上休闲运动等新业态,不断丰富滨海旅游产品供给。二是当好乡村旅游引领者。惠州乡村旅游资源禀赋优越,在大湾区旅游发展中最具潜力。建议我市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工程,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大力推进乡村景区化,推进有条件的乡村发展旅游,特别是要把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示范点)、扶贫村、特色小镇、特色古村、田园综合体等提升打造为A级旅游景区;大力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按照农村变景区、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农产品变旅游商品的路子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吃上旅游饭,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三是当好国家公园试验者。惠州好山好水好生态,在湾区是最有条件探索国家公园建设的城市。因此,建议以罗浮山-南昆山为核心联动打造湾区最大的国家公园、最大的生态屏障和最大的休闲游憩区。实施两山一体化,高标准规划建设罗浮山-南昆山百里生态旅游长廊,打造环罗浮山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环南昆山现代生态康养产业集聚区,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质,擦亮罗浮山5A级旅游景区和南昆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两个国字号招牌,打造湾区最响亮的康体养生和生态旅游品牌。四是当好都市休闲共享者。当前惠州正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这将为大湾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城市休闲福利。城市休闲方面,建议要充分发挥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带动效应,激活西湖(红花湖)、点亮金山湖、联动两江四岸、带动东江游。特别是要高标准规划建设金山湖片区,把整个片区以5A级景区标准来打造,逐步把惠州整个城市核心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开放型都市休闲旅游公园,提升惠州城市休闲旅游的内容和品位,打造湾区最优质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