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惊艳世界的绝美油菜花海,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岗什卡雪峰,这里有风光旖旎的青青草原,还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林海……这里就是青海门源。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青海省会西宁连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处在青海省旅游发展3个廊道战略布局中祁连山风光旅游廊道的核心地段,独特神奇的高原自然风光和遍布全县的众多历史人文景观组成县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门源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先导,主动融入全省全域旅游发展的大盘子,大力实施旅游业转型升级策略,精心谋划,科学定位,不断拓展扩大投融资渠道,带动其他产业快速融合发展,旅游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接踵而至
游客盛赞绝美花海
“来来来,我们在这里拍几张。”7月8日下午3时许,刚下过雨的门源空气清新,油菜花香沁人心脾,在青石嘴镇圆山观花台景区内,几名来自福建的游客边走边留下他们的身影。据黄女士介绍,他们一行五人是第一次来青海、来门源旅游,他们乘飞机到西宁后,坐动车来的门源。“动车刚驶出隧道,我就被远处的雪山吸引了,过了几分钟,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进入我的眼帘,我又被深深地震撼到,这里真是太美了!我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黄女士说。
从山西自驾而来的张淑珍女士也是第一次来门源旅游,开车从达坂山隧道随着车流鱼贯而出,一幅美丽画卷映入眼中,张女士的心情从期待变得雀跃了。“当时,我真想长一双翅膀飞下去,飞到如诗如画的油菜花海中闻闻芳香,留下最美的身影。在山上的观花台停留时,我迫不及待地照了好多照片。
这里的美既大气又秀美,非常独特,真是不虚此行。回去后,我一定要向亲戚朋友推荐门源,让他们有机会也到这里来看看,亲自感受一下这里的美!”张淑珍高兴地说。
走上圆山观花台景区顶端,几名摄影爱好者架着“长枪短炮”乐此不疲地按着快门,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定格在时光里。摄影爱好者宋悦说:“远处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中间绿草青青的牧场,眼前黄灿灿的油菜花海,三种颜色交相辉映,很有层次,非常吸引我们来这里用镜头来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7月9日, 2019青海·门源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祁连山风筝节在浩门古城开幕,参加开幕式文艺演出的著名歌手乌兰托娅不仅带来了三首动听的歌曲,更是表达了她对门源的喜爱。乌兰托娅表示,门源简直太美了,这次她参加演出没时间领略门源的秀美风光,下次有机会一定要作为游客来感受这里的景色、饮食和文化。
据门源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王延生介绍,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完善、提升和创新,也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油菜花节已经成为门源的一张金名片,借着这张名片,门源迅速成长为青海实力强劲的旅游热土。特别是每年7月初到8月15日,来门源旅游的人数呈井喷状态。今年从6月底,就有许多游客陆陆续续来到门源看油菜花,截至7月9日,游客人数已经达到40万人次。
精心策划
文化活动助力旅游发展
7月7日,“瞰见门源”首届无人机航拍大赛在圆山观花台景区正式启动。30余架无人机在空中漫舞,在飞手的操控下时而俯冲、时而悬停、时而倒退,从不同角度全面记录“花好门源”的壮美景观。
7月8日,第十六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在浩门古城火热开唱。来自省内外百名“花儿”唱将放歌门源。当天的演唱会除了吸引众多本地的“花儿”爱好者外,还有不少省外游客,五万余名观众围坐在舞台周围,聆听欣赏这一场景美、歌美的“花儿”盛宴。
“我来过青海两次,这次专程约了朋友自驾来听‘花儿’,感受青海除了自然美景之外的魅力。”来自陕西的“花儿”迷陈玉说。
“瞰见门源”和第十六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是2019青海·门源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祁连山风筝节的两项活动。今年的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及门源油菜花文化旅游节20周年等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内容新颖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盛宴。
活动种类多样、时间安排周期较长,从5月份延伸至10月份,旨在把全县的特色文化充分展示给外界。
据悉,今年门源围绕油菜花节将举办5大项18个小项的活动。为全面展现门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培育高雅的群众文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于7月9日至7月15日在浩门镇圪垯滩生物园区举办门源县群众文艺暨民俗文化展;为加快门源县“文化+旅游+畜牧”产业发展步伐,集中展示门源地区华热藏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于8月14日在祁连山生态牧场举办门源县第二届白牦牛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更为丰富的是中国网红看门源、“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门源县2019年农民丰收节、美丽乡村农民文化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戏新编精品剧目巡回展演、仙米华热藏歌会、乡村美食节文化展示、手工艺品展示等群众性广场文化系列活动也将陆续在各景区景点、各乡镇展开。
王延生表示,除了以上活动外,还有海北州第二届那达慕大会、“民族团结杯”全民健身系列活动、门源县第二届浩门赛马会、2019岗什卡100越野赛和FKT速攀赛、苏吉滩乡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体育赛事,为文化旅游节助力。
补足短板
让旅游为百姓多牟利
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腰巴槽村的千亩锦绣花田景区是2018年7月11日试运营的,经过一年的时间,这个景区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7 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锦绣花田景区,一下车就看到景区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
据景区总经理张华伟介绍,因为地域和气候等原因,去年试运营到9月25日就关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毛利不到100万元。今年,景区一改去年花丛比较集中,没有鲜明特色的栽种方式,种植七彩花带,让游客享受浪漫人生。结合当地气候多变的特点,将一些娱乐项目移至室内,还将新修一个室内游泳馆。今年,景区根据不同人群将精品打造一些体验项目,如妇女儿童游、青年游、老人游、家庭游等。制作主题鲜明的“锦绣花田浪漫之旅”的景观墙,香草美人园、美轮美奂园和取之有道体验区等,并且还设立了当地回族群众的特色饮食文化区,通过这些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提升关注度、美誉度和知名度。
“门源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得天独厚的,从西部的广袤无垠的草原到岗什卡雪峰,从百里花海再到东部的深林资源,这里被称为云海奇观、花海奇观、草海奇观和林海奇观的‘四海奇观’,吸引了很多游客。虽然门源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存在诸多短板。比如,在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上还比较欠缺,在旅游运营上也存在诸多困难。众所周知,旅游包含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但游客到门源来大多以行、游为主,在吃、住、娱、购上的消费不多。游客来了基本都是‘走马观花’,留不住客人是目前门源面临的难题。”王延生说。
王延生介绍,门源将利用旅游优势,充分发挥内部潜力,借助外力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从硬件和软件上争取多条腿走路,相得益彰,相互支撑。首先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个方面,门源将争取与省内外有知名度的旅行社深度合作,采取旅游的优惠措施,通过对涉旅企业的招揽办法,加大对旅行社的优惠力度,通过他们引进更多游客,并通过他们把游客留在门源,从而来拉动旅游的综合收入。第三个就是将和大的旅行社合作,把门源没有缔结和落地的旅游措施的短板补齐,搭上全省全域旅游的快车,使门源的全域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游玩游玩,光有游,而没有玩是大多门源旅游景点的通病。对此,王延生表示,以前门源在旅游发展上单一以游为主,下一步将在吃、住、娱、购上新开发一些项目,全新的思路让游客来门源观光旅游。比如,将引进低空的旅游项目,用直升飞机、热气球等措施来刺激旅游发展。在合适的地点修建玻璃栈道、打造激光水幕电影等形式,在娱乐方面增加吸引力,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增加旅游消费。通过门源多层次的旅游资源,多民族丰富的文化,将全县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合力,推出一日游、两日游和三日游,借旅游和文化融合的契机,让旅游平台展示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助推旅游发展,通过非遗展示、当地民俗文化、有机土特产来吸引游客,刺激消费,从而增加百姓的收入。
蓝图已经绘就。今后,门源县将着眼旅游活县,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速构建集休闲观光农业、生态牧场体验、冰雪体育运动、山地自行车挑战、健康养生养老、乡村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