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广西:2019年“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缅甸、老挝
2019/7/1 11:02:17 来源: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打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以及全国、全区、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定文化自信,6月6日至13日,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的2019年“文化走亲东盟行”以邕剧、粤剧、刘三姐文化、非遗文化、东盟戏剧等为载体,深入缅甸、老挝的剧场、高校、中小学、中国文化中心、社团等开展戏剧展演、艺术工作坊、演艺合作、非遗成果展、旅游推介等活动,共举办了6场交流演出,3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与7家机构签署了《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交流机制谅解备忘录》。一出出精彩的好戏,一场场斑斓的非遗展览展示,一次次融洽的交流座谈,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进一步深化了南宁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以走促亲”对外文化交流体系贡献了力量。

一、以表演艺术为媒,推动文化互信民心相通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此次“文化走亲东盟行”积极走进缅甸、老挝两国的主流社会人群,彰显文化尊重,突出文化交流,强化文化合作,一方面,来自南宁的表演艺术家们为两国友人带了《天女散花》《挂画》《断桥》《七夕盟誓》等经典的邕剧、粤剧节目以及舞剧《刘三姐》“藤缠树”片段,精湛的演出博得了东盟友人们的阵阵喝彩与高度赞誉;另一方面,缅甸、老挝的艺术家们也精心准备了本国具有代表性的精彩节目与南宁的艺术家们共同开展联合演出交流活动,如缅甸戏剧协会组织缅甸顶级的舞蹈家、提线木偶艺术家、音乐家带来了极具缅甸风情的节目,邕剧粤剧的经典技艺、舞剧《刘三姐》的动人舞姿,与悠扬舒缓的东盟歌舞交相辉映,变单向的演出展示为双向的交流互鉴,氛围融洽,场面热烈。同台表演的老挝青年艺术家金茉莉表示:“跟南宁的艺术家一起表演,大家非常有默契,用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就能交流。”通过这种基于文化尊重的双向交流,“文化走亲东盟行”有效推动了双方之间的文化互信、民心相通。

二、以非遗文化为介,促进文化理解文化共享

2019年“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积极整合南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壮族服饰、传统壮医、剪纸、横县大粽甚至米粉制作技艺等具有广西特色的非遗文化呈现在缅甸、老挝的民众面前,引起了东盟友人的极大兴趣。在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非遗展览展示活动,吸引了缅甸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参观和体验人数与日俱增。Thazin Ma在体验了非遗文化后,说:“之前在南宁吃过米粉现在在这边(缅甸)再次尝到,觉得非常好吃,如果以后在缅甸能够经常吃到这样的米粉,那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每个非遗项目的体验活动均排起长龙,南宁市剪纸非遗传承人钟昀睿说:“好几位老挝学生加了我的微信,想要跟我学习中国剪纸。”此次零距离的展览展示,让当地民众深入了解了南宁,了解了南宁文化,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南宁文化热潮。

三、巧用艺术工作坊,强化文化尊重走心连心

此次“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在演出过程中,均设置了艺术工作坊环节,南宁市的表演艺术家们与缅甸、老挝的友人们现场交流,将邕剧粤剧等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表演身段、片段进行现场演绎,引起了两国友人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踊跃上台学习、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中缅两国的艺术家还互相学习了对方的艺术技巧,缅甸艺术家向中国艺术家教授了缅甸舞蹈基础动作,中国艺术家也向缅甸友人传授了中国戏曲的身段与动作,伴随两国经典民族音乐,双方艺术家们牵起手跳起彼此的舞蹈,在文化尊重的基础上拉近了心灵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共融。

四、探索合作与发展,搭建文化传承发展平台    

此次活动,代表团与缅甸、老挝的高等院校、文化艺术机构就双方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达成了重要共识。缅中友好协会、缅甸戏剧协会专门组织了数十名缅甸的专家与企业家前往参观学习,大家对壮族医药、米粉制作技艺等表现出了浓郁的兴趣,热切希望与中方合作,共同开展一些产业项目的交流与合作。缅甸交流合作协会、缅甸国际教育中心组织了200多名学生观看并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当看到缅甸的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极大热情与兴趣,组织方表示希望能加强与南宁的合作,带学生到南宁进行访学教学,让缅甸的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缅甸仰光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希望能够与南宁加强在戏剧人才培养和交流方面的合作,缅甸仰光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校长吴昂奈民表示:南宁文化代表团的演出,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希望能够经常举办这样的互动交流表演节目的,加强自古以来就有的中缅两国友好友谊。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希望能与南宁加强合作,把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先进经验带到老挝。

五、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南宁文化旅游吸引力

2019年“文化走亲东盟行”通过在活动现场播放南宁城市宣传片,结合非遗展览展示,推出《壮都之旅》《香甜之旅》《天赐康体之旅》等旅游推介活动,以推介路演的形式,对南宁的传统文化及相关活动进行了宣传推广,将南宁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在缅甸和老挝民众面前,让东盟民众近距离感知南宁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六、强化宣传报道力度,提升活动传播影响力

2019年“文化走亲东盟行”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宣传报道,新华网、环球时报、环球网、中国文化网、缅甸金凤凰中文报、广西日报、南宁日报、南宁广播电视台等国内外主流媒均对活动进行及时宣传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对相关新闻报道进行了转载,扩大了活动传播影响。

2019年“文化走亲东盟行”深化了南宁市“以走促亲”的对外文化交流体系,搭建起了南宁与东盟各国文明成果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增进了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和人民友谊。今后,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凝心聚力,打通人文交流常态化路径,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品牌,突出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实现活动提质升档;加强内外宣传及创意推广,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促进南宁与东盟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使更多的南宁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南宁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责任编辑: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