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旅游资讯
境外包车 看似省心实藏隐患
2019/3/12 14:20:39 来源:广州日报 [] [打印]
       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日益增长,在境外自由行时包车游玩越来越普遍。的确,境外包车的玩法挺省心,有华人司导提供中文接送机服务,可以定制行程带你玩,既没有语言沟通的困扰,也不需要做太多攻略。但是,这类境外包车游服务在不少国家和地区仍存在资质问题,随之而来还会引发车辆安全、保险以及服务无标准等问题,这与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旅行体验息息相关。你有考虑到其中暗藏的种种隐患吗?

  现象:

  境外包车标准自定 处于“灰色地带”

  境外包车游,是在境外旅游时,游客从相关平台预订会讲中文的司机,他可能也是一位熟悉当地语言、旅游路线、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的导游,提供“中文司导”的服务。通常游客会留意到“司导”提供的接机、导游和翻译等项目,却忽视更重要的合法问题。

  标准自行订立 无行业规范

  记者在皇包车、蜜柚旅行、唐人接、易途8等平台上看到,这几年不少提供境外包车游服务的平台已建立了一套复杂标准,包括司机的实名认证(包括身份证、驾驶证的资料认证),车辆年审(行驶证和车辆保险的有效期),司导在上岗前还需要通过平台的培训和考核,并且还有一套司导分级、派单和奖惩制度,但都是平台自行订立的,并没有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承认的行业标准。

 无当地承认的资质 个人司导服务不合法

  记者发现,各境外包车平台,对于这类司导提供商业性服务行为,是否符合当地法律法规,都进行了淡化处理。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这类个人在平台上提供包车游服务都不合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获得商业载客的资质,个人不是正牌导游,提供商业化的司导服务就属非法行为,也就是无牌“黑车”“黑导”。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曾发布提醒,中国游客通过APP在日本租用无运营资质的私家车出游,存在安全隐患:无资质运营车辆司机通常不具备载客资格专用驾照,其驾驶能力无法保证;第二,非法运营车辆不具备正规出租车的保险,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得不到充分理赔。如果遇到警方调查取缔,乘客还须配合调查而影响行程。

  日本对于客运司导服务有严格的监管和准入条件,日本有运营资质的车辆车牌为绿底,私家车车牌为白底,白牌车不可以作为运营车辆。去年,皇包车就因涉嫌违反《道路运送法》而遭到京都与大阪警方的强制搜查,这两年也不对有中国人在日本因开“白牌车”提供有偿服务而被捕及被起诉的案例。

  在一些平台上,提供司导服务的也可能是一些有正规牌照的服务车辆和人员,比如在淡季时当地地接社将闲置司导资源挂上平台提供服务,但大部分却是个人行为,这类使用私人交通工具承担商业运营的行为,会让车辆使用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在不少国家属违法。

 陷阱:

  暗藏隐患 理赔保险成问题

  私家车提供司导服务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商业运营车辆,在安全监管上受到当地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如当地主管部门对商业运营车辆和司机有严格管控,要求相关车辆必须定期检测,并且不定期对车辆的安全状况和司机的驾驶状态,如酒驾、毒驾、疲劳驾驶等进行抽查,而私家车不受以上监管。此外,因为私家车购买的车辆保险不同于运营车辆的商业保险,私家车如非法从事商业运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私家车的承保公司不承担对乘客任何赔偿责任。

  去年5月,有中国游客在皇包车预订了印度包车游服务,提供服务的是一个印度司机和中国翻译,司机因疲劳驾驶、开车玩手机,变道时没注意侧面车辆等原因直接撞上了一辆卡车,导致车头右部严重受毁,乘客受伤,紧急返回上海治疗。虽然经过沟通,平台退订单费、因车祸造成的往返机票、酒店费用,并进行相关的补偿,但是这个案例也为选择境外包车游的游客敲响了警钟。

  支招:

  如何防范风险 选择靠谱商家

  中国游客登录国内相关包车平台预订国外司导服务时,较多关心一些表面上的服务,也会通过其他用户的评价来进行筛选。但是在运营资质方面,很多游客就没有意识或无法分辨清楚。

  建议中国游客在网上预订包车时,一定要与有商业运营资质的当地公司联系,下单前要求提前查看汽车商业运营许可,对照车牌号码和车窗玻璃上的标识核对车辆的商业运营资质,确认司机驾驶证级别。

  如果的确没有办法提供这些资质证明,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也要选择一些大型的、背景实力相对雄厚的平台,这些平台在筛选司机导游时的标准会比较严格,并且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在预订时,要特别问清楚一旦出了问题时要如何解决,诸如7×24小时的客服服务、安全保障服务、保险服务等,这些在境外包车旅行过程中都是相当重要的。

  呼吁:

  向当地政府申请特殊牌照促规范化

  事实上,不少平台和司导也希望提供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服务,但准入门槛太高,以及成本上的考虑,会促使一些中文司导处于无牌状态——既没有商业客运牌照,也没有当地导游证,因此让司导服务处于灰色地带。对于这种状况,不少平台组建了专门的法务团队,研究相关法律政策,遇到紧急情况也会及时介入处理。但是,毕竟合规才能解决根本性的法律问题。记者了解到,一些平台和当地华人团体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可以联合向当地政府申请特殊的牌照,允许中文司导为中国游客且只能为中国游客提供包车游服务,提供专业的辅助渠道,帮助司导获得运营资格等,但是,这些措施势必导致成本的提高。

  相关链接

  热门目的地国家与相关法律法规

  加拿大:加拿大交通部门为商业营运车辆注册专门牌照,比如阿尔伯塔省商业运营车牌是1个字母加5个数字,车窗玻璃上贴有蓝色DOT Sticker专用标识,要求车主购买不少于200万加元的商业运营保险。私家车是私人交通工具,车辆牌照完全不同于商务车辆。

  日本:日本车牌共有4种颜色,其中白底绿字(“白牌车”)为个人用车,绿底白字(“绿牌车”)为商业用途汽车,绿牌车一般作为公共运输车辆牌照使用,出租车、公交车以及大巴等均为此类牌照。按照当地规定,只有绿牌车才是被认可的载客工具。通过“白牌车”进行有偿载客服务是违法的。

  欧洲:在欧洲国家,若想取得一个车辆客运许可证,驾驶人需要通过官方组织的特别考试,但是由于政府限定每个城市的出租车数量,每年只开放少量名额甚至不开放名额,所以基本上非常难取得牌照。比如在意大利,通过资格考试后,还需要向愿意出售牌照的私人购买牌照,目前意大利的合法牌照大概为20万欧元一个。

(责任编辑: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