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旅游资讯
山东:打造精品红色旅游项目和线路
2019/1/24 11:08:17 来源:齐鲁晚报 [] [打印]

山东今年将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试点


     23日,2019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总结了2018年山东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亮点,也展望了2019年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点。山东将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试点探索,争取设立青岛、烟台公海旅游试点,开辟一批红色旅游线路,适时启动“定远舰”水下考古发掘……《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19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中显示,2019年山东文化和旅游工作将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好气象。

       2018年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万亿
       民族歌剧《沂蒙山》等作品亮相
  2018年山东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颇丰,在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文化扶贫、乡村旅游、公共文化服务、弘扬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创作等各个方面都有新成绩。
  去年,第二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举行,全省共开展了1万多项、12余万场次文化消费活动,1.1万人次参与其中,发放使用消费券9259万元,直接拉动消费3.7亿元,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实惠。
  2018年全省完成旅游投资2400亿元,全省接待游客8.6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超过9%和13%,旅游业呈现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良好势头。
  山东省的文艺创作也非常值得一提。创作出了民族歌剧《沂蒙山》、反腐题材茂腔《失却的银婚》、吕剧《大河开凌》以及现实主义题材大剧《马向阳下乡记》等优秀作品。而去年,山东省考古发掘成果丰硕,章丘焦家遗址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在青岛揭牌启用,水下考古探明了“定远舰”的沉船位置。
       设青岛、烟台公海游航线试点
       打造“山东客栈”“好客人家”
  新一年,山东的文化和旅游工作也亮点纷呈,将在精品旅游、文艺创作、乡村振兴、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建设等方面发力。
  精品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推进是2019年山东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点,将制定《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奖励办法》,对2020年前率先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市县给予奖励,还将加快东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沂水县萤火虫·大峡谷旅游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指导微山湖、千佛山、周村古商城等5A级景区创建,支持临沂汤头温泉、威海好运角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取创建1-2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此外,2019年山东将承办全国红色旅游联盟系列活动,整合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和红色研学旅游目的地,打造一批精品红色旅游项目和一批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山东省将开展红色旅游巡礼活动,策划推出一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精品旅游线路,并展开“沂蒙精神”等为主题的革命文物巡展和联展。
  2019年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仍然是很重要的工作,且将通过乡村旅游来推动乡村振兴。山东省将更好地完善“山东客栈”“好客人家”等标准体系,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精品旅游小镇、乡村旅游园区、精品旅游特色村等,并且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干道旅游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旅游商品销售体验中心。
  随着海洋强省建设的推进,2019年山东省将加强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建设,加大开发海岸度假、海岛观光、海上运动、海下探险、海洋研学等精品旅游产品。其次,山东还将大力发展邮轮旅游,推进青岛邮轮母港和烟台、威海、日照邮轮访问港建设,争取设立青岛、烟台公海游航线试点。还将适时启动“定远舰”水下考古发掘。
  艺术创作出精品、大繁荣仍然是未来亮点。2019年山东省将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展开创作、演出、展览等文化和旅游活动,创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集于一体的精品力作。山东省将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展开民族歌剧《沂蒙山》的省内外巡演。2019年我省继续展开“一村一年一场戏”“戏曲进校园”等工程,省直院团将组织下乡演出250场、省城演出200场,以及250场戏曲进校园演出、500项次的艺术家进校园活动等。
  为了以点带面推动文化和旅游的着力发展、融合发展,新一年山东省还将推动文化旅游强企的认定,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试点探索,还将打造一批旅游观景项目、开发文创产品等,让旅游有更好的发展。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表示,2019年山东文化和旅游工作要优化产品供给,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满足群众日益多元,更加丰富,多样化、多层次的全方位需求,为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旅游产品。
(责任编辑: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