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该平台已成功为洪崖洞景区量身定制了一套智慧旅游解决方案,观众可以通过互动大屏,以游客或管理者的身份,现场体验智慧旅游的乐趣。新华网邵以南摄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大数据平台让数据说话、让数据可视、让数据辅助决策,让旅游行业监督管理“看得见、联得上、呼得应”,实现产业运行实时监测和应急指挥管理——在重庆的智慧旅游体系中,“智能化+管理”,正在让这一切变为现实。
本次智博会上亮相的“重庆旅游云”,就是一个重要载体。
“重庆旅游云”由重庆市旅发委和重庆旅投集团旗下的重庆旅游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是当地全域旅游统一共享的旅游云平台。该平台将全市景区数据、基础数据、游客行为数据、涉旅游企业数据等融合汇聚入云,并与公安、交通、国土、气象、通讯等部门形成数据共享,建立全市全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平台。
据介绍,“重庆旅游云”共分政务云、景区云和游客云3个板块,分别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景区和游客。
政务云,是提升政府管理全域旅游能力的“助推器”。平台建立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为有效处理相关问题提供新的手段。
景区云,对游客量、游客构成及游客兴趣、运动轨迹等进行梳理,帮助景区在游客、竞争对手、资源三方面进行精确定位、精准营销,依托大数据指导景区进行业态和产品的升级与创新。
游客云,为游客提供AI旅游行程规划、全域旅游智慧客户服务信息查询、旅游攻略、导游验证、信用旅游店铺、景区路线安排、在线投诉与评价、在线旅游体验、二维码标识标牌等智能化旅游服务,全程及时解决游客旅游相关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旅游云平台已成为旅游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养分”,重庆旅发委相关负责人称,重庆旅游云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整合、服务聚合,搭建旅游产品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旅游产业从云到端的全栈服务。
事实上,“重庆旅游云”平台已成功为洪崖洞景区量身定制了一套智慧旅游解决方案,应用案例也搬到了智博会展场。观众可以通过互动大屏,以游客或管理者的身份,现场体验智慧旅游的乐趣。
“今年五一小长假,洪崖洞‘打卡’人数陡增,排队、拥挤成了洪崖洞景区常态。”重庆旅游云公司人士介绍,为此,依托“重庆旅游云”,他们为洪崖洞规划了“管、异、引”三部曲的智慧旅游升级方案,并在1个月时间里,配齐了Wifi、探针、闸机、监控等设备,构建数据管理中心和信息发布平台,赶在端午节前完成了洪崖洞景区“智慧升级”的一期任务。
如今,游客在去洪崖洞前,可提前通过景区微信公众号了解洪崖洞的游客人数、人流分布、排队情况、拥挤程度等,以便提前规划游览路径。而管理方则会在人流拥挤时收到系统信息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制定疏散路线。
“旅游智能化管理,其目的是全程及时解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重庆市旅游发展顾问罗兹伯表示,重庆积极构建智慧旅游云生态,不仅增加了游客和景区的良性互动,还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增值服务能力。
接下来,重庆将以洪崖洞为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智能硬件集成+大数据平台开发+联合运营服务”的模式,为旅游资源方提供智能化升级的综合解决方案,并最终形成旅游应急指挥、旅游产业运行监测、旅游团队管理系统、旅游数据中心四大智慧平台,推动旅游管理“智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