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喀什地区以神奇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中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喀什地区科学谋划,大胆创新,不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使当地一些村民变成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受益者,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得利者。
随着气温的升高,泽普县境内的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游人渐多。塔吉克族青年吐鲁洪·尼亚孜的家庭旅馆,正好位于去往这个国家5A级景区的路上,他在家庭旅馆里挂上刺绣等旅游纪念品,备好了各种食材,准备迎接游客的到来。
吐鲁洪·尼亚孜所在的泽普县布依鲁克塔吉克族乡布依鲁克村,近年来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如今,不少村民建起小别墅,经营家庭旅馆。游客不仅可以进行家访,欣赏独具特色的舞蹈、品尝美食,还可购买旅游特色工艺品。
搭建旅游平台助力农民增收
提到莎车县乡村,以前,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连片的巴旦木园。但如今,在莎车县乡村旅游中,一望无际的万寿菊田、多彩的西梅园、诱人的樱桃园正成为让游客流连忘返的风景。
莎车县米夏镇夏马勒巴格村种有樱桃1200亩,挂果面积有700亩。游客来到樱桃园后,可进行采摘体验,还能在村里的农家乐进行休闲度假。如今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有的农户一天可实现旅游收入三四千元。
“现在,我们村已有100多户村民种植樱桃,进入盛果期的樱桃树,一亩地可以收入三四万元。为了让更多的村民通过种樱桃发展乡村旅游致富,在政府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大樱桃农民专业合作社。”5月18日,夏马勒巴格村党支部书记吐尔洪·吐拉甫说。近年来,喀什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注重“一县一特色”“一乡一产业”“一村一品牌”,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
据喀什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高翊介绍,位于叶城县伯西热克乡的石榴风情园已是3A级景区。如今,上海市对口援疆叶城分指挥部计划在此建宾馆等旅游设施,带动石榴风情园发展壮大,吸引周边更多的农民通过旅游业增收。
麦盖提县是著名的“刀郎农民画之乡”,全县200多名农民画家,有不少出自该县库木库萨尔乡。因此,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时,库木库萨尔乡以刀郎画乡景区为依托,引导鼓励农民通过创作、销售农民画等原生态艺术作品来增收。
抓住发展机遇培育特色精品
“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有很多,特色产业发展、庭院经济建设、易地搬迁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对口援疆工作等好政策,都给乡村旅游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以旅游援疆为例,今年,上海市、广东省、山东省、深圳市的4个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整合援疆优势,采取包机、专列的方式送客来喀什旅游。”高翊说。
今年,4个对口援疆省市共拿出1000万元作为游客来喀什旅游的奖补资金。同时,喀什地区依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注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培育特色精品。
巴楚县红海景区位于喀什噶尔河与叶尔羌河下游交汇区的冲积平原上,拥有胡杨、荒漠、沼泽、草甸等多种景观。为带动景区附近村庄发展旅游业,巴楚县大力培育和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民俗风情等特色旅游项目,重点培育庭院经济,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形成农旅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近几年,在兴边惠民、发展全域旅游、驻村工作、深圳市对口援疆等政策和机遇面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参与旅游业的农牧民越来越多。
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离县城10公里,高原风光一览无余。该村村民阿米尔夏·塞甫拉本是养殖大户,但现在,他在村里支起牧家乐毡房,干起了旅游。他说,提孜那甫村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很大,这里离著名景点石头城很近,而且自产的肉、奶、蛋、蔬菜、面粉都是原生态的绿色产品。
如今,喀什地区各县市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注重把乡村旅游资源转化为惠民产业,让乡村旅游成为提高当地知名度的一个文化品牌,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又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