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江苏:南京出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助市民游客深度游
2017/6/26 15:01:05 来源:南京日报 [] [打印]

中国科举博物馆。本报记者 崔晓摄 

       我市出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助市民游客深度游

       日游高校研学 夜宿博物馆“挖宝”  

       游客不仅可以漫步校园,还能去图书馆阅读,旁听学术报告会;去博物馆除了参观,还能穿上古装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体验”,甚至夜宿;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名人故居有望对外开放……日前我市公布的《南京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指出,将通过挖掘、梳理、整合南京城区各类特色的社会资源点,向市民游客适度开放,让游客深度融入南京城市生活。

       高校:

       有志愿讲解服务,还能体验校园生活

       南大中西结合的北大楼,南理工的二月兰,南林大的樱花大道……南京高校云集,校园环境秀美,且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市民和游客进去参观是没问题的,但旅游团进去困难较大。”市旅游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对此,《规划》提出,在特定时段不影响正常授课的情况下,高校周末可以适当对游客开放,可以借鉴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经验,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并提供一定的志愿讲解等服务。游客不仅可以观光游览校园景观、去图书馆阅读借书,还可以去运动场健身,甚至去旁听学术报告会等。 

       眼下我市已经有旅游机构与高校合作,探索深度研学游。比如市中旅就曾经做过中医药养生旅游团,带来自赤道几内亚的游客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体验。在南京Yousure游学机构的课程表上,记者还看到了南大、东大、南航、南理工等七八家知名高校的游学体验课程。“就拿南航的游学课程来说,孩子们除了参观校园,还能动手制作航模,观看航模飞行表演,享受南航食堂美食。”创始人蔡诗源告诉记者,研学游市场前景广阔,去年他们接待游客超过万名。

       博物馆:

       游客可感受“科举赶考”,夜宿“挖宝”

       我市目前共有公共博物馆61座,还有多处私人博物馆,数量位居全省之首。南京市民平均每9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不过,目前游客去博物馆,基本都是走马观花似的参观,能否让资源进一步“活”起来?《规划》提出,博物馆馆藏类别丰富,可通过功能拓展,引入体验方式,开发集参与、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博物馆旅游产品,如寻古游、度假游、科考游、教育游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不少博物馆已经率先试水,客源增长迅速。“馆里开发了好几种深度体验游的线路,比如体验‘号舍’、模拟殿试答题、跨龙门、拜魁星、状元巡游等。另外还和旅行社、培训机构合作,现在我们每月都要接待近1000名来深度体验游的游客。”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运营部主任周海燕说。 

       位于汤山的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更是推出了“夜宿”的项目,几乎成了“爆款”产品。孩子们白天参观完,晚上可以在馆内搭帐篷住宿,每人发一个探照灯,到“矿坑”里发掘宝藏。工作人员再配以化石、人类起源等知识讲解,效果非常好。

       名人故居:

       可通过产权置换等方式,对游人开放

       魏源故居、曹雪芹故居、王谢古居、李香君故居、吴敬梓故居……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历史上就是文人名士聚集之地。不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南京248处名人故居只有11处对外开放,很多故居只闻其名,难得一见。

       有专家认为,可以借鉴英国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制度。“英国政府规定:凡是被英国遗产委员会挂上了蓝牌的建筑,一律不得随便拆除或改建。这些历经沧桑的老屋子,绝大多数没有建成博物馆或纪念馆,现居的房主该怎么住还怎么住。游客路过可以观光,运气好的话还能和屋主聊聊老屋的故事。”我市一家旅行社老总告诉记者。

       对此,《规划》提出,要对南京名人故居进行调查、梳理、认定、著录、挂牌、公布等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保护利用近期方案和远期规划。此外,还应坚持“普惠大众”理念,实现历史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效益最大化。挑选出一批重要的、内涵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故居,通过产权置换等方式,予以重点打造,对游人开放。


(责任编辑:姜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