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 登船日
上午:飞机抵达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世界最北端的城市。
下午就要登船了,北极现在为极昼,全是白天,没有黑夜,已备好眼罩:)
我们在Radisson酒店用完午餐,小逛朗伊尔城,城市虽小,但很有特色。有博物馆,教堂、邮局、超市、咖啡馆等等,并且是户外用品的天堂!
下午:探险队员BISH驾驶冲锋舟带领我们登上海诺娃号,开始航行喽!
服务生们整齐划一地站在走廊欢迎我们。Noiel,比我小一岁的菲律宾小伙,带我们去房间休息,并做了简单介绍,真诚,且有耐心,闲暇时我们也会聊聊天。
负责打扫房间的俄罗斯美女非常辛苦,早晚各收拾一次,我有只北极熊,不管熊在哪里,她都会帮我摆在枕头上,很温馨。临走时特意向她表示了感谢。
负责服务我们餐桌的REX也很可爱,还有汤哥(因为小哥经常负责盛汤简称汤哥)等所有人员都很敬业,认真工作时的他们身上都带着光芒,给他们拍摄了一组照片,并附上部分伙食照。
为我们点餐的REX
专心摆盘的汤哥
用餐前,先消毒
部分伙食照
不久,就广播发现白鲸,大家都极为兴奋奔到船头。白鲸在其他地区经常50-100头出现在同一海域,登船日这天我们看到的白鲸群,不超20头。
8月6日 航行的第二天
清晨被船只撞开浮冰的哐哐声吵醒,窗外时不时还会看到冰上躺着的海豹... ...这是隔着玻璃在室内拍摄的。
在这样没有网络的日子里,静静欣赏各种浮冰的形状,真的比刷朋友圈更有乐趣。
海象
海鸟
今天行前,先召开了须知会,有一些参观守则务必遵守。探险队员表示每天他们都会设定一个初步的计划去哪里。一个真正好的计划是一个灵活的计划,要求我们要有一个灵活地开放地探险心态,探险队员才可以找到最佳登陆点及探险机会。改变计划的原因会有冰块浮动,野生动物的移动…等等。
上午:驶入克罗斯峡湾krossf jord,对丽丽胡克冰川Lilliehookbreen进行水面巡游
冰川很壮观同时也很危险,随时有塌陷发生,我们要和冰川保持安全距离。巡游间就发生了几次,笔者耐心守候,很幸运终于拍到了冰川崩塌瞬间。
大家都是这么玩的
偶遇一只慵懒胖海豹,我们慢慢靠近它。海豹的听力很好,所以要静悄悄地靠近。
下午,船上广播通知左舵九点钟方向,发现两头北极熊趴在一块浮冰上。
探险队员VAL也在一旁拍摄,忍不住给她抓拍了张,太帅了!
据VAL介绍这是熊妈妈和熊宝宝, 熊宝宝个头也不小,北极熊幼崽会和熊妈妈生活到3岁,两头北极熊旁边是半只吃剩下的海豹(北极熊从冰川断裂的边缘捕猎 ),旁边几只海鸟,正饥肠辘辘地盯着剩下的海豹尸体。
熊妈妈脖子上戴着项圈,表示被专家们研究过的。
下午:驶入空斯峡湾Konsf jord,登陆新奥尔松Ny Alesund村庄
村庄特别小,只有两条路,岛上都是科学家,工作人员,居民。
我们探访了中国黄河科考站,这里本是不对外开放的,友善的工作人员让我们进去参观了一圈。在黄河站门口探险队长JOHN(探险队长已在北极工作14年了)给我们讲了阿蒙森乘坐热气球去北极的故事。
品尝到了最北端的咖啡和华夫饼,热情的当地人拍了一张笔者和咖啡馆的合影留念,还给我们看了段很难以置信的视频。
8月7日 航行的第三天
广播:左舵十点钟方向,沙滩上发现数头海象
上午:消毒好靴子,我们乘冲锋舟靠近史密伦堡smeerenburg
每次登陆前和回船都要对登陆靴进行消毒,清洗干净。
这边浪很大,浪花打向脸颊,要牢牢抓住冲锋舟的绳子。
史密伦堡是历史最精华最集中的区域,400年前这里叫鲸脂村,可以看到海滩上散落着木头、骨头等碎片,都是鲸鱼骨和船只的百年碎片。
还有一些大锅炉,据探险队员介绍在60年内的时间,这里达到捕鲸高峰,那会鲸鱼多到不用航海划条小船就能直接把鲸鱼射死,然后拉到岸上切开,把脂肪投入烧开水的锅炉里,鲸鱼脂肪就会凝固在周围,从而提炼出来鲸油,最后运到欧洲销售,60年后这里就没有鲸鱼了。
过程:杀鲸鱼-取油-运送
炼鲸炉
小屋残骸
每个锅炉旁边都有个小屋,船员就住在里面。
最开始他们只是夏天取油,但等冬天回来装备就都没了,之后便建造了这些住宅留人守候。大概有60人生活在这里。冬天,80天都没有阳光,全是黑夜,很冷很艰苦,那会没有水果维生素,他们能抓住什么动物就吃什么,但获取不到维生素。即使第二年接替他们的人来了,但这里的人还是都死于败血症。从此,就不再派船员来了。
到了19世纪,人们才意识到维生素的重要性。
400年前的钉子
游来了一头海象
探险队员ALICE正为我们讲解接近海象的注意事项。
我们排成一列纵队,接近海象群。
海面游来的这头海象也在慢慢向酣睡中的大群体靠近,这段不到10米的距离,它几乎都是滚着过来的,并发出声音与它们交流,好像在议论我们这群怪物。
下午:萨利哈姆娜Sallyhama 巡游 小雨
一片美丽的海湾,这里聚集了多种鸟类,有冰川、小屋, 巡航间还发现了些鲸鱼骨,可能是蓝鲸的鱼骨。
小屋,以前猎人就住在里面
鲸鱼骨
8月8日 航行的第四天
上午:驶入爱的海峡Liefdefjorden的摩纳哥冰川Monaco Glacier,巡航
摩纳哥冰川以海洋学家名字命名,这里聚集大量鸟类栖息。
当看到冰川或浮冰呈蓝色,是因为紧密的水分子结构,没有杂质,所以冰很蓝;有的冰还是晶莹剔透的。
对于观看巨大的浮冰时,不能靠太近,因为不知道这块冰有多深,如果翻滚过来,会很危险。
在观看摩纳哥冰川时,也要格外小心,冰川经常会崩塌。当巨型冰川滑落到海中,会荡起庞大的波浪。今天我们就突遇这种状况,探险队员立刻发动冲锋舟赶在大浪来之前撤离,场面尤为震撼。
冰川坍塌掉落水面,溅起巨浪。
海面这块很大的石头,十年前还在水底,受全球暖化影响, 现在也露了出来。在此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以身作则。
透过浮冰,拍到探险队员VAL
下午:登陆沃斯利角Worsleyneset
在这里,每年会有一千头北极熊被捕杀,人们用陷阱、毒药、鼠夹等等。这种情况于1972年发生转变,很多国家签署条约禁止捕杀北极熊。
规定:北极熊攻击人类才能射杀,之后警方会进行调查,询问“你为什么离它这么近?”等问题。
探险队员METTE示范,北极熊有这么高。
陷阱:用绳子连在板机上捕杀北极熊。
北极熊的抓痕。
这是座充满生气的小岛,被植被覆盖,踩上去行走一弹一弹地,软绵绵。有些植物,要用80年才生长一点点,所以走路时要格外小心,不要踩到这些美丽的植物。
面前是北极的森林。有个笑话“在北极的森林里迷路了怎么办呢?”
植物都是朝向北边生长
这种红色的植物叫SORREL。METTE说可以食用,我们纷纷品尝,酸酸的,味道不错。用来补充维生素C,避免败血症。
海带也可以吃,但是没有味道。
驯鹿的粪便也是可以吃的,能取得营养。但METTE说完并没有吃,说不好吃,哈!鹿的大便是粘在一起的,根据吃什么而决定形态。
这种植物味道像辣根,类似胡椒。人们也靠吃这个来补充维c,避免败血症。
怎样分辨驯鹿毛和北极熊的毛呢?扯一扯,北极熊的扯不断,驯鹿的毛很容易就弄断了。
看到一些白色的蘑菇有烂掉的,METTE便将它拍碎,并告诉我们这样就会变成种子了 。
非常喜欢跟随METTE,能了解到这么这么多!
到这里已经走了很远了,一部分人选择回去休息,我们则继续前进,绕湖一周,又走了很远很远的路。
北极燕鸥,号称飞行冠军,每年往返于南北极,是迁徙距离最远的动物;每年经历两个夏季,是唯一一种只生活在光明中的动物。
石头上都是苔藓,苔藓是食物链中最底端的。
这是抓北极狐的陷阱,陷阱是怎样用的呢?
立起来,北极狐一被引诱来陷阱就会倒下去,北极狐直接就被压死了,但不会伤到皮毛。
今天的行程到此结束,当我们坐冲锋舟回到船上,看到服务生穿戴夸张又可爱,放着嗨曲,随着音乐边舞动边倒热巧克力,真是噗的一声笑出来,所有疲惫皆散去。
晚上:向北纬80度进军,到达莫芬岛Moffen Lsland,大家一同倒计时,跨越北纬80度的里程碑,举杯庆祝这一时刻!
此时离北极北纬90度就剩下600公里了!
还碰到了海象群,当时没带相机,用手机从望远镜里拍到的。
8月9日 航行的第五天 温度五度
上午:艾克山Alkefjellet,在探险船上巡航,四次往返
峭壁上密密麻麻,约6万对黑海鸽栖息于此,黑背,白肚皮,极像企鹅。北极狐和北极熊也常在此出没,捡食掉落的鸟蛋或雏鸟。为了避免北极熊和北极狐的捕捉,它们成群的栖息在峭壁。同时,这边有大量海鸟,盘旋于整个天空, 此时此景笔者只能表示“哇喔” ,溢于言表。
据鸟类学家ADRIAN介绍(他也是第一次来艾克山),黑海鸽于几个月以前来到艾克山下蛋,父母轮流孵蛋。孵化后,所有幼鸟会在三周时同时跳下悬崖,落入海水里面,幼鸟有足够防水保暖的羽毛,可以游泳,但不足以飞翔,大部分跳下崖的幼鸟能存活下来。自此,母亲工作就结束了,由父亲照顾。6个月大时,幼鸟会向父亲学习飞行和潜水,我们观看了一段黑海鸽的视频,看到幼鸟学习飞行时,父亲会在后方跟随。
同一天出生的黑海鸽,蛋也会在同一天生下,三周跳水,六周飞翔,都是同时的,因为生命培养周期就是这样的。
黑海鸽,主要吃鱼,可潜水到很深的地方。它们也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随着暖化,海水温度的提高,鱼远离这里而减少。1998年艾克山有一百五十万对黑海鸽,因为冷的海水继续推移,水的升温,黑海鸽减少到现在仅6万对。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人类的捕杀,每年会猎杀50万只黑海鸽作为人类的食物。还有一个影响,是人类的捕鱼,人类用大网捕鱼,黑海鸽经常在潜水,导致会被渔网捕到。
据地质学家BISH介绍,我们所看到的岩石有三层,最上面和最下面为沉积岩,沉积岩靠很多很多年物质沉积而成。中间黑色的岩石是火成岩,一亿年前形成的,火成岩是火山里出来的岩石,常见的为玄武岩。火成岩挤进了沉积岩中间,缘由是一亿年前因为板块的漂移,导致有裂缝,海底熔岩喷发出来。
下午:登陆托雷尔角Torellneset的极地沙漠,东北地岛Nordaustlandet
我们这组选择跟随地质学家BISH长途行走,从地质学来看,这里算是比较年轻的新的土地。
岛上有很多很多鲸鱼骨,这些鲸鱼骨都是曾经埋在海底的或冰川下的。
诺德斯兰德岛是斯瓦尔巴群岛中仅次于斯匹次卑尔根岛的第二大岛屿,这里有四千到一万年前的鲸鱼骨,还有很多海象。
一登岛我们就发现了北极熊的脚印,可能是熊妈妈带着熊宝宝,探险队员们立刻警惕起来。
每一名探险队员都有配枪,每一次登陆都会上好子弹背在身上。如果有北极熊出现,北极熊会以五六十公里的速度冲出来,所以要求我们集中行进,绝不能落单。
行进中我们又看了很多北极熊脚印,这里是北极熊出没较高的区域。探险队员一再强调遇到北极熊,大家一定要聚在一起,这里很大机率遇到北极熊。笔者相信此时此刻每一个人内心是又害怕又期待的。
我们此次分组人员为20多人,有三名探险队员负责保护我们,他们真的极为谨慎。在行走时,最前面打头阵的探险队员会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状况;中间的探险队员负责监督游客不要落队;最后一名探险队员观察后方状况。无论停留或行走,我们是绝对不能超过最前或最后两名探险队员的,他们时刻提醒我们要聚集在一起。
这里算是很古老的沙滩,前边靠近海的是曾经埋在海底的沙滩,现在也显现在了眼前,这是因为冰的移动和消亡,称为冰消融。
又怎么证明这曾经是海滩呢?有很多动物的尸体搁浅到这里。
那冰盖又是什么呢?是每一年的雪剩下来,要压很多年才能压成冰。冰盖更准确的说,是冰雪覆盖的盆地。
这是鲸鱼的头盖骨,风化严重,可能是露脊鲸的。露脊鲸原来有四万多头,目前仅有一万三千多头。骨头周围长了些植物,为什么只有这里有植物而其他地方没有植物呢?是因为骨头给植物提供了营养,促进植物生长。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上有170多种植物,生长环境极其恶略;诺德斯兰德岛只有80多种,也都是极坚强的植物。
拍摄间,探险队员强调,“ 这里的历史古迹,绝对不能摸,也不能靠得太近”。
这是鲸鱼的脊椎骨。
这些小骨头可能是驯鹿或海狮的骨头。
我们在岛上行走了三个小时,石子路、砂石路,后来又涉水、踏雪,有一段路途全是大块的沉积岩,很大很大的石头,步履蹒跚。
后半程,我们去看了海象。需要注意的是海象群中有幼崽,为了保护幼崽的安全,我们是不能靠太近的。因为海象群受到惊吓后,会集体冲向海水里,顾不上小海象,很容易将小海象压在底下。为了避免这种踩踏事件发生,每次探险队都要先观察情况,再决定观察距离。
这次只能远距离观看了,还是逆光。海象一群在水下嬉戏,一群在岸上休息。
进行到这里,大家都感觉到累了,主要极地沙漠较难行走,三小时一直在前进。边前进,边拍鸟,拍植物,拍石头,团友们还发现了珊瑚、化石等等,随后拿给地质学家BISH,他就会给大家讲解考古知识,很有意思!我们就这样一路埋头寻找自己眼中的美。
21点 北冰洋跳水 水温2度
今天天气很棒,晴朗,虽然北极目前为极昼,但多为多云阴天,还常伴有小雨,所以见到太阳公公实属不易。
活动为自愿报名,全员79人,有45人都参加了。
活动开始,又响起了嗨曲,探险队员们也都戴上了五彩缤纷的假发,大家都异常兴奋!我们跳水的人员是在2层,不跳的人员在4层观看,其实不跳光看也挺有乐儿的,能看到各种好玩的跳水姿势。三名探险队员也加入了我们。
让冰冷的海水一激真的感觉人就蒙了,只剩下赶紧游上来的本能。从水下上来后,BISH立刻给大家披上毛巾;服务生递上来一杯伏特加,干掉,暖身。
8月10日 航行的第六天
正在按计划接近开普沃德伯格Kapp Waldburg,这时发现了四头北极熊,探险计划因此做了改变。
随即我们立刻换装乘坐冲锋舟出发,逐渐缓慢地靠近陆地边缘,远距离观看它们。
根据AECO(Association of Arctic Expedition Cruise Operators)规定,有北极熊在陆地上时,人们是不能登陆的。
我们距离山坡上的北极熊有一公里,可以看到这里聚集大量鸟类,北极熊在此捡食鸟蛋;北极狐也常出现。
此时已经开始起浪了,无论登陆还是冲锋舟巡游,防水裤是必备的。
下午风速达到每小时40海里,造成浪很大,很危险。
远处又出现有一头北极熊,还有驯鹿。我们之前只是发现过驯鹿的踪迹,却从未目睹。探险队员表示没必要为了看驯鹿而接近北极熊,还是安全最重要,最终计划明日再在这里登陆。据测量明日风速为5海里,探险队员会随时观察北极熊有没有走开,再决确认是否登陆。
回船后,笔者去图书馆泡了一下午,上传了拍摄的照片和录像。探险队员希望大家上传自己拍到的照片到公用电脑上。这样一方面便于团友间分享照片,一方面探险队员在我们下船时要利用这些照片剪辑出一份视频给大家留作纪念。
穿过图书馆就是健身房。
8月11日 航行的第七天
清晨播报:沿着海岸线南移,会有很多看到鲸鱼的机会。
7点半笔者刚准备吃早餐,突然广播发现鲸鱼,扔下碗就往外跑,之后的几小时就是,三层跑四层,四层跑五层,五层又跑四层。左舵右舵之间,随着鲸鱼和船头的移动而游走,我们原定的行程也取消了,改为巡航观鲸。
很幸运,多次拍到座头鲸和长须鲸。座头鲸多次展露它的尾巴,是任何航行难得见到的。这是6月起本季第一次看到鲸鱼,它们是很神秘的动物。
只见鲸鱼所在之处,聚集了大量三趾鸥,它们能预知鲸鱼会从哪里露出水面。因为鲸鱼在水面捕食时,从嘴里会掉落小鱼小虾,三趾鸥鸟以此为食。
据海洋生物学家METTE介绍,五千万年前,鲸鱼是四条腿的,有点像鳄鱼一样的形态,后来四肢变得短小,鼻子移动到头顶上,鼻孔在头顶换气。鲸鱼呼吸氧气才能存活,所以哺乳动物都有着厚厚的脂肪(是人类新陈代谢的30倍)。当它们找不到食物时,脂肪就会提供备用补充。鲸鱼的皮下脂肪占总体积的40%,皮下脂肪不是纯脂肪,身体里还富含类似胶原蛋白的物质。
鲸鱼的鼻子在水面张开,在水下闭合。
鲸鱼的背鳍会影响鲸鱼在冰间游动。
鲸鱼的侧鳍有着保持平衡和加速的作用。
鲸鱼的胃里经常发现石头 这些石头是帮助嚼碎食物的。
鲸鱼的粪便为液体,如雾一样喷出一大片橘红色,很小很小的颗粒,慢慢下沉,被浮游生物吸收。
鲸鱼的食物最常吃的为磷虾Krill,更小的还有一些浮游生物。越小的鲸鱼食物越大,如虎鲸的食物为鱼、章鱼、海豹。
鲸鱼的沟通方式是发出快速的声波(每秒600次声波),声波有助于发现海里的食物。自己也会同自己沟通,会发出短频超长声波,可以监测周围环境和地貌。鲸鱼与鲸鱼之间也是用声波交流的。
当下潜时,大部分鲸鱼可以下潜到1000多米,最深的有3000多米。它们会把肺里的空气排干净,才能下潜到那么深,同时缩紧身体,肌肉保持紧致,便于游泳。
鲸鱼的尾巴上都有尾纹,如同人类的指纹,每一头都不一样。尾巴上会附着小贝壳,小贝壳也会寄生在鲸鱼嘴和身上。出生时和成年时,鲸鱼的尾巴是不一样 。
小鲸鱼出生后由母乳喂养,在母鲸背上,因为太小无法控制上沉下潜。
关于鲸鱼跃出水面的目的,科学家猜想是为了好玩,或生气,或就想跳一下,或减少贝壳,或使虾更密集利于捕食。或是说为了减小阻力,更快的向前移动,以身体长度的2倍速度游动。
座头鲸、露脊鲸和长须鲸都属于须鲸,没有牙齿,全是须子。因为喉咙很小,只能吞下鳞虾,一口可吞下400升液体包括虾。鳞虾与鲸鱼之间是依赖生存的关系,人类曾以为鲸鱼没了,虾就多了,但是并不是这样。鲸鱼的粪便促进鳞虾生长,所以虾也随之没了。鳞虾的寿命为8-10年。
座头鲸有着长长的侧鳍,它们是有着最长侧鳍的鲸鱼。南北半球的座头鲸从来不曾见面,也不会串着交配。
露脊鲸能活到200岁,它们的生殖器长达三米,睾丸有1吨重。
长须鲸是世上生存的第二大动物,仅次于蓝鲸, 没有甩尾的动作,游泳速度很快,都是快速游走的。
蓝鲸的心脏,有汽车那么大。可以喷出水柱6-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也有可能会甩尾。蓝鲸具体的长度和重量没有准确数据,重量估算有1000-1200吨。以前捕鲸人,捕杀鲸鱼后,就将它们切开,再拿脂肪称重。
20世纪中至20世纪初叶,是最密集捕捉鲸鱼的时期。经过50年的恢复,目前鲸鱼的数量虽稀少但有提升。为什么蓝鲸恢复没那么多呢?因为蓝鲸因大量捕杀几乎完全灭绝,是被捕杀得最厉害的。人们利用它获取最多的鲸油和利润,而且因为它个头很大,易捕捉。
我们也一直在追寻船前的蓝鲸,很可惜没有追寻到。
在餐厅,笔者边用餐边拍摄到的,窗外的鲸鱼越来越多了。
下午:探险队员BISH、AMBER、VAL带领我们登陆Boltodden
每次登陆,冲锋舟上都会带足够的食物和水,以防天气等原因无法回到船上。
这次登陆一共分成四组,我们选择了徒步较长的的一组,很幸运又是地质专家BISH带队。
BISH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一亿五千年的石头,每一层岩层,都不一样。
随后我们横跨了冰川,很滑,坡度如同滑雪场的高级道。探险队员一再提醒,行走时要排成一队,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脚印,避免滑倒,确实还挺让人心慌!
接下来有幸攀爬了另一处冰川,脚底打滑很严重。后来笔者想起攀冰的方法,想象脚尖有钉子,用力戳进雪里,这样步伐稳健了很多。
这是另一组团友在远方拍摄的我们攀爬冰川的照片(中间的小黄点点就是我们)。
刚踏上冰川还发现了北极熊的脚印。
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BISH教导我们用脚后跟压着雪下山,很多团友包括笔者都难以掌握平衡,直接坐在雪坡上搓着往下滑。此时BISH提醒这样会有危险,因为雪里会有碎石。我们又起来艰难的行走,一步一个心跳,后来终于掌握了节奏,如滑雪一样,几个大八步顺利地滑了下来,还挺有趣!
发现了小驯鹿的下颌骨,还有一些鹿角。在夏天驯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因为到了冬天就找不到食物了。
只要VAL看到我们在拍摄植物,她都会主动介绍或从图册中找出来给我们看,真是太好了!
Battercup以黄色为主,夏天最后的花。
白色的Tufted Saxifrage。
所有土地上最先长出来的就是青苔,白的绿的红的... ...青苔还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岩石类别上生长。
小屋,很早以前修建,猎人住的,被重修过的。
当我们登上冲锋舟准备回船,正面游来一只海豹。好奇宝宝一枚,一直在观察我们,距我们的冲锋舟也就几米远,慢慢游来。
晚餐,随船来了两名中国大厨,我们终于吃到了家乡的饺子!两位大厨用3个小时包了1000多个饺子,真是辛苦了!饺子很赞!
还赶上一位团友今天过生日,餐厅的服务生好有才,弹吉他伴奏,一齐合唱了歌曲送给这位团友。
小结会上(每天行程结束都会召开小结会),探险队长JOHN表示,如果大家现在觉得疲惫就对了,就是要充实每一天,劳累而欣喜地回家!
8月12日 航行的第八天 晴好 7度
探险队员BISH、ANRAIN、AMBER带领我们登陆北极熊湾,伊斯伯哈姆Isbjornhamna
这里为崎岖不平的石滩,可以近距离观看到巨大壮美的冰川——韩氏冰川Hansbreen,还可能看到小海雀的栖息地。依旧是分组行动,看地形的难度(上下坡的难度),时间不会超过三小时。地质学家BISH开始边走边给我们讲解地质及岩石等知识,首先发现了一些大坑,这是冰块融化形成的洞。
BISH又捡起石头说,表面看这两块石头不同,其实它们是一样的,地心里有些热流,热流通过后使其黑色退化。
这种会较坚硬,浅的地方有金子的含量。
10亿年的石头。
石头里含有结晶体,在太阳底下会发光。
这块外形如蛋糕一样,由于气候压力形成不同层,每层代表不一样的年代,这块石头可能有几百万年历史。
中间为硬挤进去的岩层。
这块也是被挤压形成。
这里算是最危险的谷,前面看不见路,后面也看不见。不能确定是否有北极熊,是否安全。
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变形、冷却后形成的样子。
鹿或兔子的大便,可能是兔子。
看远处的两座山,左边像不像“I L U”,右边像不像“ 中 ”。
BISH在吃冰,冰里面为淡水。
BISH走路一向很快,后面有位阿姨实在是跟不上了,就跟BISH反映能不能慢一点呢?BISH把这位阿姨叫上前来,搀扶着她,俩人边聊天边继续前进,很暖心!
出发前,笔者正在探险船上欣赏壮美的冰川,偶然听到有人喊北极熊,立马行动,拍到了这头浮冰上的北极熊。
据METTE介绍,这头北极熊就在附近居住,雌性的(因为常年在这里居住的都为雌性,雌性北极熊也更善于捕食)。
当我们来到这块浮冰前,北极熊已经离开,浮冰上剩下血淋淋的骨架,像是一种大鸟,骨架已被北极熊剔得很干净。 围绕这块浮冰观察时。笔者还有点小紧张,在想“这头北极熊会不会突然从水里钻出来?”, 紧张并兴奋着。
我们继续搜寻这头北极熊,终于在水面发现了正在游向陆地的它。登岸后,北极熊一直往山坡上爬,从这种举动来看,说明它特别害怕我们,所以一直和我们保持安全距离,它不知道我们是什么生物。同时,北极熊很善于隐藏自己,上岸后抖掉身上的水,在地面上打滚,与地面颜色融为一体,真的很难发现它。笔者一直在拿长焦寻找,探险队员也在用望远镜观望着。
北极熊爬上岸以后会休息一阵,再返回水面。
目前是捕食很困难的季节,一般北极熊要等到10月份。去年,等到了今年2月份冰才冻起来,由此可见全球变暖有多严重,它们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危机。
晚餐举办了帽子派对&甲板露天烧烤,大家都突发奇想,DIY出各式各样的帽子。下着毛毛雨,在冰川前用餐,真的太棒了!
离航行结束只剩下两天了,真舍不得离开这里,如果能天天这样生活,如此充实,如此开心,怎叫一个完美!
8月13日 航行的第九天
上午:伯本哈姆娜Bourbonhamna 登陆
这里是较温暖的地区,海湾以伯本王子命名,1891年他曾在帆船上为此地区绘制地图。这里最常见的就属驯鹿了,在北极它们没有真正的天敌,所以会认为我们也是驯鹿,我们也在吃草,会认为我们这边的草更新鲜,便会来靠近我们。
接近动物时一定要保持安静,人站起来时比动物高,它们就会害怕;而蹲下来与它们一个水平线,动物就会好奇的走过来。
现在是夏天,有角的驯鹿都是公的,秋天会发生很神奇的事情,公鹿的角会掉,而母鹿会长出角来。因为到了交配的季节公鹿们要为此一战,母鹿也不是看谁赢了就会跟谁,母鹿一般会选择角粗壮的公鹿,遗传给下一代粗壮的鹿角。冬天母驯鹿长有角并怀着孕,所有好吃的都要给母驯鹿。有最大鹿角的驯鹿就是头,像我们背着枪也会被认为有角,很强壮。
驯鹿什么都吃,所有植物,苔藓、花草等,它们会找最新鲜的来吃。冬天,驯鹿会一直爬到山尖,当风把雪都吹走,它们就更容易找到新鲜的食物,把草刨出来吃,有时也会啃食自己角来获取营养。
驯鹿正常能活到15岁。关于驯鹿的死亡,一部分是没有牙,饿死了;一部分是寿终,自然老死。
小鹿是在五六月份生出,母鹿会教幼崽语言(包括肢体语言)。
北极熊是抓不到驯鹿的,驯鹿跑得很快。驯鹿平时很少跑,它们的臀部脂肪厚达10厘米,肚子很大,吃的全是草,填饱肚子后就溜达溜达。斯瓦尔巴岛是禁止狗的,陆地狗会追鹿,驯鹿跑了会消耗卡路里,会把鹿累死。
这些天笔者膝盖下全是青一块紫一块,跪拍跪的,下次有经验了,可以自带护膝。
METTE带领我们逐渐接近前方的小屋,这里是猎人所居住的。小屋前如同墓地,凄凉至极,散布着500多具白鲸残骸,多具鲸鱼头骨... ...
曾经这个海湾全是白鲸,人们用渔网抓住它们,然后驾驶小船出去,把白鲸活活插死,再拖回岸上。这些残骸仅是30年代被捕杀白鲸的一部分,听完难受极了!
这是插鲸鱼的小船。
此时湛蓝的海面上,出现了几抹白,是白鲸。
METTE建议大家原地静坐5-10分钟,面朝大海,笔者做了做拉伸,感觉无比舒畅!
下午 米勒基地Camp Millar 登陆
1910年英国北部勘探公司曾经在此地淘金,但和其他的探索活动一样没有成功,遗留下开矿人所住的小屋。
这里有很多驯鹿和鸭子,三趾鸥也栖息于此,鸭子在这边游荡偷它们的蛋,北极狐也有很多,因为周围鸟蛋多。
跟随女神METTE绝对是明智的选择,每次登陆都会分组,开始是按路程远近划分,现在大家就看METTE在哪组带队就跟哪组(自动圈粉)。当然跟随地质学家BISH也是很棒的选择。想了解动植物找METTE,想了解地质走不平凡的路找BISH。
吃奶前,小驯鹿会发出很大的叫声呼唤妈妈,再跑到妈妈跟前相会。
北极狐是斯瓦尔巴最难看到的动物。在夏季,北极狐毛皮为棕色,与大地颜色相近;冬天则会换成一身白色的毛皮,与冰雪融为一体。这种为了适应自然生存的隐藏方式,一是可以保护自己,二是利于捕食。
今天为首次目睹北极狐。METTE没有说话,我们紧随她的脚步,慢慢接近北极狐,直至不到5米远。北极狐正在小睡,可能是相机不停的咔咔声把它吵醒了,睁开眼发出猫一样的叫声。
北极狐吃剩的鸟骨头及翅膀。
北极狐与驯鹿对视。
我们来到一处小溪旁,席地而坐,METTE组织大家冥想10分钟。闭上双眼,渐渐放松身体,听着远处的鸟鸣,听到身边小溪的流水声,让心静下来。这与之前在家内练习冥想的最大区别就是,所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录音,而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当我们正观看一头独角驯鹿时,在另一边突然响起了小驯鹿的叫声,它在呼唤妈妈,而我们挡在了它们之间。探险队员立刻提示我们让开一条路,让着急的鹿妈妈过去给小驯鹿喂奶。
8月14日 航行的第10天
原定的登陆计划由于风浪太大而取消,休息讲座一天。今天很多人都因晕船吐了,剧烈地摇晃,严重到走路都要摔倒。
上午:海洋生物学家METTE进行了关于海豹、海象、海狮的讲座》
海豹为暖血动物,体温37度左右,除吃鱼还吃小虾。研究人员在海豹头上或皮下脂肪安装追踪器,从而了解它们的情况。如果想研究北极熊,就也要同时了解海豹,因为海豹是北极熊的主要食物。
须海豹在北极算体型大的动物,重达两三百公斤,偶尔也有400公斤的,雌性相对雄性较大些。它们也能在水里睡觉,但一般是在较薄的浮冰上休息,用头把冰顶开,躺在冰上15小时左右。
海豹常受到人类攻击,因为海豹的皮很值钱。每年六七月份,海豹会换自己的毛皮,换皮时心跳速度降低,减少能量消耗,这样就可以活更久。像动物园的海豹,一般只能活到六岁,野生的可以活到15-20岁。
海象是属于海豹种群内的,海象有多达400根以上的胡须,它们喉咙很小,只吃很小的东西,如:小贝壳。海象会用胡须感知贝壳里有没有肉,一顿饭要吸食几千个贝壳。
METTE还讲到海象也会吃海豹,曾发现过海象肚子里有海豹尸体。曾经有个动物园,他们误将一只海豹放进海象馆中,海象认为海豹是食物,就把它逼到角落,从海豹的眼睛直接吸出了脑浆。
海象的感情是非常活跃的,它们一起休息,一起捕猎。我们听了一段公海象吸引母海象的录音,海象的声音,像是火车。
海狮长得与海象很相似,但攻击性强,接近的话很可能会被咬一口。
接下来BISH还为我们讲解了板块等知识,很可惜这块没有听到,笔者随团友去传照片了。
中午很多团友饭都没有吃,剧烈地摇晃令人作呕,躺着就会好些。船方让领队去询问每一位乘客的情况,并驶入一个峡湾让大家休息。峡湾内风平浪静,晚间还要驶入公海往回航行,又要起风浪了。
晚上举行了船长欢送鸡尾酒会,我们一同观看了这次的照片合集,合集内都是大家上传的美照。
船长及所有探险队员向我们道别,很不舍!
笔者用三天时间收集了所有探险队员的签名,因为每一天探险队员都在为大家能有一个完美的旅程而奔波劳碌着,很难赶上他们有闲暇的时间。
临睡前,大家将自己的登陆靴清洗干净,整齐地摆放在门口,归还给探险船。
8月15日 离船日
探险队员们在船下等候我们,与大家做了最后的道别。他们真的太棒了!谢谢他们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北极之旅!
这些日子与团友们分享快乐、互相帮助,彼此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有机会还能相聚!
本游记(图片、视频、文字)版权属于作者CMZ所有,仅在中国旅游诚信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