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兰州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天南海北的游客徜徉在黄河之滨,古老金城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中山桥上人头攒动,这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桥梁承载着兰州的记忆,也是历年来游客们打卡的热门景点。漫步桥上,人们感受着黄河微风的吹拂,眺望黄河两岸的城市风光,用心领略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交融。
各大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们真切感受到浓郁的西北民俗风情,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据统计,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63.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40.07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同比增长10.9%和12.95%,承载着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的兰州,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2025年,兰州不断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强势上榜国家避暑旅游目的地及携程“2025亚洲100经典目的地”榜单,让古老的黄河文化和独特的丝路文化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一年来,兰州各大文化场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举办了各类高水平的展览和演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古老金城,感知文脉、触摸历史。
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借力云端火爆出圈,面向世界讲述兰州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图书馆里书香满溢,全民阅读活动如火如荼,人们在朗朗读书声中陶冶心灵;水墨丹霞、黄河楼等各大景区活力迸发、各项活动精彩纷呈,带动文旅市场爆发式增长。今年5月,25周年纪念版《大梦敦煌》再一次进京演出获得成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火炉城市”越来越多的当下,“清凉之都”成为兰州文旅得天独厚的优势。避暑游成为兰州文旅发展的新增长极,不仅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更重塑了城市形象、推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区域协同。“我在兰州很凉快”成为来兰游客的共同记忆,也成为兰州暑期旅游市场的又一闪亮招牌。
“兰州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价值,也是非常有名的凉都。夏无酷暑,是我国夏季避暑游非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甘肃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把多勋告诉记者,“每年兰州避暑游的跨度很大,可以持续到十一假期,打造以避暑游为核心,兼具自然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现代旅游的多重样态于一身的旅游目的地,对于兰州未来的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也是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重点。”
今年8月,兰州黄河大峡谷旅游廊道项目的推出,无疑是兰州文旅发展的又一亮点。兰州黄河大峡谷景色雄伟壮观,两岸峭壁林立,黄河水奔腾而下,气势磅礴。景区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峡谷,近距离感受黄河的雄浑与壮阔。黄河大峡谷景区的亮相,为兰州文旅增添了新的名片,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探索黄河的奥秘。
“千年的黄河水滋养着我们的底气,用烟火人间的温度托起了今天兰州文旅市场的热闹非凡。”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武永强由衷地说,“文旅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爆款制造,而是一场关于传承与共情的长跑,是让每一个来兰州的人,都能带走一段有温度的记忆,让兰州文旅不仅火起来,更要暖起来。”
兰州文旅不断升温并非偶然,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创新的营销手段、不断完善的旅游设施、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游客口碑的良性循环共同铸就了兰州文旅2025年的辉煌。
正如携程报告所述:“兰州正从‘西北枢纽’蜕变为‘亚洲旅行新经典’。”魅力兰州正在持续书写文旅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