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抢抓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机遇,以高质量承办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推动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提振旅游消费,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1-4月,全市接待游客2372万人次,同比增长31.4%;实现旅游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29.8%;限上住宿业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24%,位列全国“五一热门旅游城市”第4名。
一、高规格承办旅发大会,下好全年“先手棋”。成功承办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成为历届以来嘉宾规格最高、数量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精心策划开幕式、项目观摩、数字文旅体验等11个板块活动,历史城区观摩、海洋旅游体验等环节全方位展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城市魅力,《不如就来青岛》《沿着黄河遇见海》等原创歌曲火爆全网,50多家国内媒体、近200家海外媒体对大会报道,累计发稿5600余篇次,全网阅读量达3.2亿次。邀请96家国内外重点文旅企业出席大会,发布重点招商项目47个,达成各类合作协议100余项,3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达150亿元。
二、高标准提升旅游品质,夯实发展“基本功”。围绕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开展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高标准规划建设“山东千里海岸观光廊道”青岛段,40余公里的滨海木栈道全线贯通;推动海洋旅游码头统一售票、统一结算、统一运营,组织旅游集团与9家海上旅游企业签订了联合运营协议,新开通3条“海上观青岛”航线,单日最高接待游客1.5万人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区域建设完成6处游客服务中心和8处旅游服务驿站,“一部手机游青岛”平台接入景区景点101家、酒店民宿100家、文博场馆110家、文旅企业300余家。加快青岛老城5A级景区创建进程,设置导览标识牌180处,改造提升旅游厕所13处,推动8处名人故居对外开放,打造庭院演艺22处,引进特色商铺188家,大鲍岛街区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三、高水平激活文旅消费,打好复苏“组合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消费提振年”部署要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制定针对性措施12项,投入8000余万元支持文旅产业和消费发展。一季度,组织12家国有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23家非国有景区半价优惠活动,累计接待游客224万人,实现营业收入7314.3万元。推出“春日寻游季”160余场精彩演出,举办文创商品展、非遗专题展、无人机表演等特色活动,开展青岛十大名菜、十大特色小吃、十大名点、十佳旅游接待饭店、十佳文化主题饭店评选系列活动。
四、高站位抢抓“五一”机遇,打响振兴“揭幕战”。“五一”前夕,赴北京、西安、榆林开展旅游推介,假日期间三地客源增长均超过300%。持续优化假日旅游产品供给,打造工业旅游、海洋旅游、人间烟火、老城换新、历史人文五大主题线路;组织开展“上街里四方菜”“不眠里院”市集、“五一”摩登嘉年华等各类活动288场次,受益群众达116万人次。举办“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来旅游”文旅消费周,发放消费券27万元,组织43家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10家4A级以上景区推出首道门票、二次消费特惠活动,全方位推动旅游市场回暖。“五一”期间,全市日均接待游客421万人次;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民航、铁路、高速公路入青旅客分别增长16.97%、77.7%、72.23%,74家重点监测星级酒店接待游客、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6.79%、58.19%,93家重点监测A级景区接待游客、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22%、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