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市临朐县不断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文旅产业发展内涵,全面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文章,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双向赋能、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打响“灵气所钟 山水临朐”品牌。
狠抓机制创新,促进形成工作合力。实施文旅融合攻坚行动,作为全县十大攻坚行动之一,围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培育夜间文旅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塑造节会品牌”,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措施,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公布”协调推进机制,高规格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各专班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明确责任分工,共同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高地。
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从全县40多个文化旅游项目中,筛选确定了20个重点文旅项目,进行重点全程服务、保障推进,隐士研学游、沂山乡村振兴示范基地2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建成华艺红色文化雕塑艺术博览园、“沂风朐韵”非遗集聚区等一大批文旅融合项目,丰富了全县文旅业态。持续推进华建大酒店、万达金街项目、嵩山石河漂流、齐长城潍坊非遗传承项目、隐士研学游等项目建设,推动全县文旅产业提质扩容、转型升级。
狠抓产品供给,促进产品体系完善。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推出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成功打造各具特色、文旅元素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村101个,创评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3个省景区化村庄、65个市A级景区村庄。深挖乡村旅游资源,建成覆盖全县乡村的打卡地集群。全县A级旅游景区已达14家,旅游景区业态丰富,可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品牌质量和数量都得到双提升。畅通旅游路网,配套旅游驿站、厕所、停车场等设施,提升沿线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村、民宿等文旅产品品质。全面提升齐鲁天路·嵩山天路品牌,助推全县自驾游市场发展。通过各种媒体、联合30余家省内重点旅行社,推出主题丰富、线路多样的20余条“临朐原乡风情游”产品。打造“三纵”“三横”“三特色”旅游线路,将全县文化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线路产品。
狠抓品牌打造,促进文旅形象提升。高标准举办山东省乡村文化旅游节、中国(临朐)沂山文化节、石门坊红叶文化节、中国临朐观赏石展销博览会、传统工艺(非遗)博览会,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组织非遗项目参加文旅节会,发挥节会经济拉动效能和辐射效应,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荐“柿文化旅游节”等6个活动入选省“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年系列活动,被省文旅厅确定为2022年重点培育乡村好时节体验基地,文旅品牌体系不断丰富。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资源,对全县文化旅游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宣传,邀请省内重点旅行社到临朐考察踩线,组织举办“文旅高质量发展看潍坊”等系列媒体采风活动,“灵气所钟 山水临朐”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打响。
狠抓文化赋能,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文化“三进”赋能景区工作,实现非遗、文化创意和演出演艺进景区,提升旅游景区发展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100余万元,建成“沂风朐韵”非遗聚集区,配备全息投影等高端数字化设备,打造沉浸式非遗场馆,向游客全方位展示我县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人次达1.1万人。深入实施“文旅+”,推动文化旅游与体育、康养、红色教育等多业态融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统筹临朐县委诞生地旧址、淌水崖水库陈列馆等红色文化资源,策划红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发挥薰衣草小镇、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等资源优势,举办滑翔伞、马拉松等体育赛事,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发挥中草药、薰衣草等种植优势,积极发展康养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