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全省文化旅游系统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强值班值守,加大视频调度力度,广泛开展线上宣传,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精准抓好疫情防控,严守安全底线,强化综合执法,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良好。
一、景区有序开放,行业复苏有劲。受疫情影响,家庭游、短途游成为新常态,省内游、周边游、自驾游热度持续升温,全省重点景区安全有序开放。假日期间,我省4家5A级景区,仅有青海湖景区对外开放,互助土族故土园、塔尔寺、祁连阿咪东索景区均未开放。
二、线上宣传不断创新, 文旅活动精彩不停。假日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一系列线上活动,为省内外群众的假日生活增添更多的文化味道和快乐氛围。针对疫情期间“非必要不离省、不离市”的防控要求,推出“云游青海”宣传项目,带领广大市民云游省内网红打卡点,线上感受“大美青海”花草芬芳、柳绿成行的春日美景。适时发布“云游”最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从位置交通、特色项目、景区定位等全方位详细介绍,为疫后自驾出行的广大市民制定出最佳精品线路。省图书馆推出线上馆藏书画作品展,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品书画艺术;省文化馆推出“全民学才艺・欢乐你我行”短视频课程,包括器乐、舞蹈、书法、摄影、声乐等门类的线上课程,让市民能够随时随地参与线上学习;省演艺集团空中剧院推出5场精彩文艺演出,保障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推出多项“云阅读”“云演艺”“云展播”等线上活动,陪伴大家“云游五一”。另外,我们还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及各类媒体平台发布假期旅游出行提示,提醒民众和涉旅企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疫情防控形势、道路交通环境等安全条件,合理规划线路,严禁组团到疫情高风险地区开展旅游活动;督导市州属地A级景区、星级饭店引导游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倡导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三、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假日市场安全有序。省文化和旅游厅严格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行动、主动谋划、周密安排,进一步细化疫情防控和安全措施,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确保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一是认真谋划,积极部署。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安排部署我省假日期间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工作,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提出工作要求。二是科学防控、确保安全。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和精准防控要求,把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全力以赴做好节假日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和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景区严格执行预约、验码、测温、一米线、戴口罩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防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渠道传播。三是主动作为、消除隐患。8个督导组持续深入两市六州进行全面督导,压紧压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特别是4月30日以来,我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信长星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吴晓军代省长在省应急指挥中心参加视频调度会提出的关于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十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具体工作任务,及时印发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和《关于切实加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重点加大对文旅系统自建经营性房屋和景区道路、游乐设施的摸底排查。由厅领导带队组成工作专班赴各地督导检查,同时要求各市州文旅部门深刻汲取“4·29”湖南长沙自建房倒塌事故、“5·2”甘肃兰州野生动物园观光车侧翻事故经验教训,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要求重点检查建筑物特别是经营性自建房是否安全;场所是否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违规搭建和装修装饰,安全出口、封闭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各类设备设施特别是大型游乐设施、漂流、玻璃栈道、索道、滑道、观光摆渡车船等旅游项目管理维护是否到位;日常用火用电、易燃可燃物品管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施工改造现场管理等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违章动火动焊、违规住人、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等行为,微型消防站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并良好运行。从根本上清除隐患、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四是压实责任、强化监管。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假日值班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严格落实三级值班值守制度,对全省8个市州和厅属单位“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在岗值班”的情况进行全覆盖电话、视频检查,文旅系统值班到岗率达100%。期间,厅机关纪委不定时进行抽查检查。
假日期间,全省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1407人次,检查经营单位690家次。其中,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68家次,娱乐场所246家次,演出场所54家次,影剧院1家,星级酒店92家,景区81家次,乡村旅游接待点48家,发现并处置疫情防控问题8个。截至目前,全省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未收到重大文化和旅游投诉。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