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全省文旅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省内旅游景点景区、线路推介,加大促销优惠力度,统筹线上和线下,扎实做好“云旅游”,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等要求,保障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假日旅游活动,积极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和留闽过年群众文旅服务保障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春节期间在闽过年旅游休闲需求,让留闽过年群众充分感受福建年的“味道”。全省各地张灯结彩,祈福迎新活动、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序开展,加之天公作美,晴朗与升温相伴而行,居民群众纷纷走出家门,街头文化氛围显现,民俗文化游、都市休闲游持续活跃,温泉养生游、乡村体验游等热度上升,全省文旅市场安全有序,节日氛围欢乐祥和。据监测数据测算,2021年春节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612.46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66.59亿元。
一、假日市场主要特征
(一)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文化过年成为时尚
春节假期,全省文旅系统强化文旅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上和线下文旅活动,文旅项目和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文化过年成为新时尚。文博游览持续升温。春节期间,福建博物院推出“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等3个线下专题展;福建省图书馆举办“弘扬传统文化 阅享美好新年”等春节系列活动;福建省美术馆推出“漆彩缤纷——福建省美术馆馆藏漆画迎春展”,连续多日人流量超2千人。福建省非遗博览苑、福建民俗博物馆春节期间持续展出辛丑新春主题非遗作品展、福建非遗精品展、闽藏唐卡漆画展、涪城汉韵——四川绵阳市博物馆藏汉代精品文物展等多个展览,邀请市民游客共享文化大餐。春节期间,省属博物院、民俗博物馆、非遗博览苑等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接待群众游客8.38万人次。线上“云”游反响热烈。省直六大文艺院团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演出服务。漳州通过开展线上“云游漳州”活动,举办线上新春文艺展演等形式,落实2021年“网络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营造了平安、祥和、欢乐的网上节日氛围,群众反响热烈。莆田策划推出“牛年福气重,做岁焰灿灿——莆田文旅春节线上作品展播”活动,为广大群众献上具有莆仙特色的大型的文艺精品云上展播。“观影过年”成新年俗。厦门市牵头组织商业影院业者推出五大优惠观影措施,为留厦人员“观影过年”创造良好条件,1月12日(大年初一)全市53家商业影院观影人数超19万人次,总票房达929.3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3%,创下厦门电影史上单日票房新高,位居全省前列。
(二)民俗活动精彩纷呈,街头文化亮点突出
民俗活动强势吸睛。作为传统新年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春节期间各地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年味十足的年俗文化活动,节日氛围浓郁。泉州晋江梧林村落举办侨春有禧梧林过大年活动,多种闽南年俗交汇,年味浓烈,舞龙舞狮、高甲戏、木偶戏等闽南特色民俗精彩纷呈,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置身于喜庆热闹的年味氛围中。南平举办线上非遗传承人云拜年、邵武傩舞三角戏云展演、“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古琴迎新展示活动、“乡音大拜年”非遗美食名小吃推介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莆田推出线上闹元宵活动,线上看遍19个村的元宵盛况,如正月初三的“江东桔塔”、正月初六的“千人担盘”“妈祖出游”等。平潭海坛古城每天都举办春节演出系列活动,结合传统民俗与现代舞台,与在岚群众共享视觉盛宴,欢欢喜喜过新年。街头文化亮点纷呈。福州举办以“虎纠丫霸”为主题的街头文化艺术节,为市民群众献上丰盛文化大餐,全市各大历史文化街区“福快闪”展演活动欢腾上演,街头文化艺术擂台赛亮相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精彩的街头演艺节目、精湛的民俗非遗技艺展示让浓浓年味将榕城古街妆点得更加熠熠生辉。泉州举办包括流行音乐演出、街舞表演和南音等传统文化表演在内的一系列街头演艺活动,还在泉州古城举办2021新春展,原创手作、艺术创作、原创DIY、闽南美食等多种类型市集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样的春节休闲体验。
(三)惠民举措拉动消费,假日市场活力满满
春节假日期间,全省各地推出百项“就地过年”景区优惠措施,形成“全福游、有全福”假日旅游特惠大餐。福州市推出向外地劳动者免费赠送全市A级旅游景区门票的政策,向全体在榕人员发放第三期500万元福州文旅乐购券,并对春节期间入住星级饭店的市民、游客、留榕过年人员进行补助,有效带动文旅消费提升。厦门市为外地务工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植物园、园博苑、鼓浪屿及惠和石文化园等重点景区门票免费券的活动。漳州市推出持“全域旅游卡”在全市30多家合作景区免票入园、泡温泉、吃自助餐、玩漂流的专属福利。宁德市倡导联合全市国有A级旅游景区推出“春节假期期间,留在宁德的外地来宁就业的企业职工凭旅游套票免费游玩国有A级旅游景区”的优惠政策,印制6万多张宁德市旅游景区联票。莆田市在春节期间开展留莆员工免费游莆田活动,吸引近万名员工报名参加,享受门票、乘车、就餐和意外险全免费的福利,得到央视新闻频道点赞。
(四)夜游活动引爆热点,媒体游客点赞频频
富有激情和特色的夜游产品丰富了游客夜间生活,为激发城市夜间活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除夕,福州闽江两岸夜景灯光秀惊艳亮相央视《新闻联播》,用璀璨夜色喜迎2021年新春佳节,绚丽夺目的灯光秀,波光潋滟的闽江水,尽展“有福之州 幸福之城”魅力,引得游客交口称赞。大年初一晚,2021年海峡两岸焰火晚会在厦门环岛路黄厝沙滩和小金门上林村同时绽放,吸引了数以万计市民游客现场观看。厦金同放焰火,传递两岸人民对新春、对彼此的美好祝福。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现场连线报道,厦门多家媒体也进行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厦门烟火”热词冲上微博热搜,话题讨论度达到2.5亿。漳州古城举办年宵花展,通过花卉绿植造景、主题夜景、牛年新春元素等形式渲染了热闹喜庆的春节氛围;水仙花海夜景正式开放,夜晚“四仙女”雕像广场云雾缭绕,流光溢彩,宛如人间仙境,让游客流连忘返。三明将乐玉华洞全国首创沉浸式溶洞5D穹幕光影秀,视觉效果震撼,吸引众多游客前往。
(五)就地过年效益显现,周边市场火热升温
牛年春节,广大居民群众纷纷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倡议,城市及周边市场客流明显上升。就地休闲成为新风尚。春节期间,市内休闲游成为假日出行主流,城市公园、休闲街区等开放式景区(点)成为热点,都市休闲游广受热捧,春节期间全省各地接待本地游客的比重接近六成。福州森林公园樱花、桃花盛放,迎来如织游人,累计接待游客8.62万人次。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春节期间累计客流量超过30万人次,携亲带友登上山海健康步道,漫步岛内八山三水,看五缘湾点点白帆,青天碧浪,赏狐尾山郁郁葱葱,绿意掩映,尽享悠闲惬意的假日时光。莆田绶溪公园设置多个特色组景供市民游客参观,同时在假日期间试开放6个公益展馆,假期累计接待游客4.95万人次。三明市区的贵溪洋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遛娃好场所,城市绿道是新春登高远眺的不二之选,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五园九景逛不停;永安自行车公园,健身、骑行、观景,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乐园。周边乡村游持续升温。央视春晚《一声爸妈 就是过年》公益广告播出,三明尤溪桂峰村18秒亮相全国,成功吸引游客关注,纷纷前往打卡;泰宁水际村、将乐鹭鸣湾梅花谷、建宁香溪花谷等乡村旅游点纷纷成为市场新宠,泰宁阅山水舍、尤溪古溪星河民宿部落、建宁野庐山庄、大田土堡客栈等特色民宿广受市场欢迎。厦门翔安大帽山境、香山乡苑,以及同安军营村等特色乡村民宿迎来入住高峰,很多精品民宿基本处于满房状态。漳州鹭凯生态农庄+蜗牛村的精品两日游路线吸引大量亲子游客前来体验田园风光,品农家饭、体验乡村民俗成为游客出游的重要内容。宁德市区周边的的乡村农家乐推出了“打糍粑、磨豆腐、舞龙灯、摘草莓”等系列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下乡回味农家新年,景区公路沿线多家农家乐生意火爆,部分特色农家乐“一位难求”。
二、假日旅游工作保障措施
(一)全面部署假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2021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厅主要领导专题研究措施,印发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文化和旅游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文旅系统统筹做好全省文旅系统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和文旅服务保障工作;2月12日,省文旅厅下发《关于在文旅场所合理选择健康码扫码应用场景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旅游景区、文化场馆扫码应用场景细则。各地文旅部门组织对文旅企业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专项督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强化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春节期间文旅市场秩序健康、有序。2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厅立即召开全省春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厅主要领导就春节假日期间文旅系统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和假日安全、市场秩序、值班值守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节前,厅主要领导赴重点地区调研指导,推动群众就地过年文旅服务保障工作,探讨落实做好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有关工作具体措施;其他厅领导也都结合分管工作,分赴各地指导和厅属单位指导推动。
(二)全面加强市场监管
假日期间,全省上下加强文旅市场巡察,重点检查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再排查、再整改、再提升,保障群众温馨安全过大年。2月12日(初一)、2月16日(初五),省文旅厅主要领导分别赴省博物院、省美术馆、福建民俗博物馆、福建非遗博览苑、三坊七巷、西湖公园等文旅场所、A级景区暗访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在假日期间,我厅派出3个指导服务组,分赴福州、厦门、南平等重点地区,指导了解假日服务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厦门市文旅局领导也带队前往国际邮轮中心、胡里山炮台、市图书馆集美分馆、园博苑、灵玲马戏城等部分重点文旅单位,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一线员工,并实地检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多部门持续开展文化市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每天出动执法人员巡查文旅经营单位,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确保假日市场安全有序。
(三)全面做好疫情防控
春节期间,全省各级文旅部门毫不松懈、不折不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要求,在文旅行业和文旅场馆全面推广使用八闽健康码“扫码加亮码”,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做好场所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和人流控制等工作。春节期间,全省A级旅游景区实行景区门票预约入园制度,引导游客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落实戴口罩、测体温、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严守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75%规定,同时加强值班值守,有序引导客人参观游览,避免瞬间聚集,扎实做好景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为便捷、方便群众文化旅游体验,有的景区在入口处多张贴“张贴码”以便客人扫码,场所内部不再重复,避免层层扫码,多处扫码;同时充分考虑老人、小孩等群体的实际,集体出行只扫一个团队代表健康码。
(四)全面推进文明旅游
春节期间全省广泛宣传文明旅游知识。在旅游景区播放文明旅游公益广告、旅游讲文明等短视频,设计制作文明宣传海报,倡导文明出行理念。省文旅厅联合省委文明办主办的2021年家在鼓楼“我们的节日·春节”暨“文明旅游 安全出行”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州持续开展,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文明旅游、安全出行氛围。厦门市导游协会与鼓浪屿景区志愿者协会在鼓浪屿景区联合举办“文明旅游 健康出行厦门导游陪你“留厦过大年”主题宣传活动,为游客们提供免费的咨询引导,协助做好景区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相关措施,引导游客在厦门旅游观光期间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美化鹭岛,让游客关注和提升文明旅游素养,促进理性消费和安全旅游,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平市文旅部门利用政务网、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新媒体发布文明旅游宣传信息累计116篇;通过电视、电子显示屏等传统媒体渠道发布文明旅游宣传标语累计353条;武夷山市文体旅局每天安排两位工作人员到开园景区做文明志愿者活动,向游客发放《致游客的一封信》、《文明旅游倡议书》等文明旅游宣传材料,协助景区做好游客咨询和分流工作。
(五)全面强化营销宣传
一是在电视、网络、报纸、新媒体等媒体资源平台开辟《就地过年》资讯专栏、搭建新春旅游专区、宣传推出“福小吉”拜年视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新平台优势,做到电视有画面、报纸有消息、网络有声音,营造良好的春节假日旅游宣传氛围。二是实施“山海乡村寻福季”(第二季)宣传推广。延续去年国庆期间开展“全福游、有全福”之山海乡村寻福季专题宣传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突出“假期哪里玩,‘乡’约福建村里嗨”宣传推广口号,鼓励全省各地重点推介全省15个全域生态旅游小镇、78个金牌旅游村、3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持续推广乡村主题线路,省级层面继续推出十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结合本地乡村特色资源精心策划推出1~3条精品线路,引导旅游企业开发符合游客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一批“网红”乡村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