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山西:大同繁荣文化事业 发展文化产业
2020/12/11 14:46:12 来源:大同日报 [] [打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关于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及到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大同市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引。全市上下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目标要求,依托大同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舞台艺术、影视作品讲好大同故事,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舞台艺术演绎大同故事

日前,随着大型原创话剧《热土》的上演,艺术再现大同市发展黄花产业的脱贫故事,众多观众通过剧目了解到大同人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近年来,大同市依托文化资源,创作了《河清海晏》《太阳照在南洋河上》等众多反映本土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当代楷模和当代扶贫故事的舞台剧目,其中,话剧《热泉》不仅在全省各地市巡演,还两次进京,为中央机关、团中央系统、司法部等进行专场演出;话剧《太阳照在南洋河上》参加省厅组织的扶贫剧目展演;耍孩儿剧《云冈魂》和北路梆子现代剧《净土》分别在全市巡演中受到好评;在第十五届山西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杏花奖”角逐中,话剧《热泉》获综合大奖,北路梆子《平城赋》获音乐设计奖。这些生动感人的文化精品,通过话剧、舞台剧、戏剧等方式,在演绎大同故事、传播大同文化和大同精神的同时,让更多人关注大同,了解大同。

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

近年来,大同市把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大企业引领、大平台承载、大投入保障,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正在加快,“文化+”新业态逐步培育成熟,文化产业正在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轨道。其中,在文化+旅游方面,大力推动云冈、古城、恒山以及桑干河文化旅游带和长城文化旅游带五个融合发展重点,充分提炼文化内涵,打造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目前,乡村文化旅游线路覆盖10个县区,特色文化旅游乡村达56个,拓展了冰雪小镇、长城人家等一批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在文化+农业方面,建设了一批文化特点鲜明和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乡镇、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乡村,将特色文化产业与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融合,推进了农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在文化+工业方面,完善晋华宫矿山公园、市煤气厂工业遗址和蒸汽机车博物馆建设。此外,今年9月大同市与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现有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和市民在同的游玩体验更多元。

大同市文旅行业工作人员表示,“十四五”新的开局令人振奋,倍感鼓舞,将继续以讲好大同故事为己任,着力传播大同文化,深化文化产业发展,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向更高更好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许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