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旅游资讯
海丝旅游 “内循环”带来新商机
2020/11/30 11:40:04 来源:福建日报 [] [打印]

       海丝旅游:“内循环”带来新商机——第六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观察

  受疫情影响,今年出境游、入境游大幅收缩,海丝旅游向何处突围?在11月27日启动的第六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上,记者感受到一种新的机遇正在萌动——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大数据报告》,一方面,由于出境游减少,包含国际元素的海丝文化游迎来上升期;另一方面,随着海丝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海丝旅游呈现更加丰富的产品线,在供给侧更能满足游客需求。新发展格局下,福州海丝旅游呈现逆势而上的态势。

  抢抓机遇,让游客爱上海丝

  报告指出,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国内海丝旅游将有效承接住出境游的回流。同时,在国内10个被调研的海丝沿线城市中,广州、南京、福州是众多受访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选择海丝旅游的游客,爱看什么呢?报告中提到,历史建筑、山水风光、博物馆排名前三位。此外,在旅游项目选择中,海丝文化体验居于首位。这些需求,与福州发展海丝旅游的方向精准对接。

  10月底,福州开启第二届“海丝文博月”活动,重头戏就是公非博物馆联展——从市内各大博物馆征集“镇馆之宝”,让市民游客从中感受海丝文化的魅力。

  此前,福州已在丰富海丝文化体验方面持续发力。2018年,位于闽清县的海丝精灵谷项目开业,如今已成为海丝旅游闪亮名片。近日,落地闽侯县的闽越水镇宣布,将投资超1亿元打造海丝水秀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完工后,将通过3D建筑投影、大型水火秀等高科技手段,呈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历史。这是福州首个大型旅游演艺项目,彰显出海丝旅游加快复苏振兴的强劲动力。

  文旅融合,把遗产活化为产品

  海丝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了一系列文旅经济高端论坛、圆桌对话等活动。在一场场“头脑风暴”中,对海丝旅游的“把脉”,始终不离“文旅融合”这一关键词。

  旅游为文化赋能,文化为旅游增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周建明认为,福州、泉州、漳州都是著名的“海丝文化之城”,历史遗迹众多。他建议,建设并申报“国家海丝文化标志区”“国家海丝文化公园”,打造“海丝文化世界名城”,加速文旅融合,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已是第二次参加海丝国际旅游节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吴必虎教授认为,将海丝遗产旅游活化,也是一种特殊的保护途径,一种积极的保护理念。“打造海丝考古遗址,做深文化研学体验游;进行海丝航线旅游活化,将名人游历路线转化为海丝体验产品……”他说。

  福州推出的文旅融合产品,目前获得了旅游业界的“信任票”。海丝国际旅游节期间,在福州文旅产品全国旅行商采购大会上,全国100家重点旅行商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集体“团购”,三坊七巷的坊巷研学特色旅游线路、瓷天下海丝精灵谷景区大门票等备受欢迎。据统计,大会上共有43家旅行商签约,采购A级景区门票21万张,星级饭店房间9.25万间,签约总金额达到4288万元,为海丝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数字赋能,拓展线上合作新模式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低谷,之后肯定会有一个爆发。文明的交往是经贸合作的基础,我们现在就要做足准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的主题演讲,为参会的海丝沿线国家、地区旅游业人士注入了信心。

  合作,是海丝国际旅游节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旅游行业面临巨大冲击的局面下,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需求更为迫切。如何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开展合作?

  数字赋能,成为共识。

  张辉建议,文旅产业要积极拥抱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构建数字海上丝绸之路。

  “数字化升级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旅游节期间,飞猪旅游、巨量引擎等数字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出境游、入境游难以恢复的情况下,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可以借助数字赋能实现。

  “比如,不同景点通过叙事技巧、独特场景、人物延伸的多故事设计,打开旅游新方式。依靠短视频+直播的双引擎驱动,让线上旅游同样有魅力。”巨量引擎本地直营经营管理部负责人陈昱说。

  通过线上合作,提升海丝旅游吸引力,还将为线下旅游市场充分引流。新浪微博政府与文旅事业部策略总监徐静介绍,借助旅游“大V”的线上体验分享,通过线上深度互动和创意玩法调动用户关注度,将线上引流线下,已经在“出发去敦煌”项目中成功实践,有望成为海丝旅游的新“玩法”。


(责任编辑:许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