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发展乡村旅游指明了方向。
乡村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所在,乡村的魅力在于它不同于城市的自然性、原生态、错落美。
山西的农村,不仅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恬静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物质遗存、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乡村文明,更集聚了全省70%的旅游资源,自然与历史辉映、风景与人文交融,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近年来,山西省加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出台标准、评定示范村、进行人员培训……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热情高涨。
村庄美了,游客来了,村民素质提高了、腰包鼓了,农村多元经营产业融合起步了,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凸显。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全域旅游和打造三大板块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通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稳步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全面推开3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发布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三个人家”基本要求与评价两个标准,评定全省首批100个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175个“三个人家”,完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品牌,建设黄河、长城、太行三条一号旅游公路及“0km”标志文化驿站,先后培训乡村旅游扶贫等人员6000余人次……山西省乡村旅游软硬件实力持续增强,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乡村面貌发生巨变。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丰厚家底以独特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匆匆吆,摘花椒,椒刺儿把奴的手呀手扎了,叫了声哥哥给奴挑呀呼嗨……”
初秋清晨,时而欢快、时而舒缓的歌声从古老的院落传出,打破山的宁静,荡漾在乡宁县云丘山塔尔坡村的绿水青山间。
一首民歌《摘花椒》,让祖籍山西的苏州游客董福广听得如痴如醉,忍不住跟着轻轻哼唱。“家乡的民歌伴我长大,哪怕出门在外,独特的曲调也能让人一听便知:哦,山西老乡啊!”阔别故土20年,重回山西的他再次听到亲切的乡音,和“原住民”面对面交流,不禁感叹:这就是乡愁,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乡村游。
唱歌的“原住民”是67岁的光水英。她和老伴一起,在古宅里守护着大山深处这个1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游客累了,可以在她家歇个脚,听一曲原生态民歌,吃一碗农家手擀面。
像塔尔坡村这样的古村落,云丘山景区有11座,依然传承着千年的民俗文化、婚俗、皮影戏,以及古法作业的织布坊、染坊、铁匠铺。
这种“景区带村”模式下,300个周边村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美丽乡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标尺,乡愁、乡情最能引发共鸣。
夕阳暖照,龙门河水潺潺流淌,干完农活的村民走在斑驳的石板路上,有说有笑走向家的方向……新村与古村落遥相呼应,成为晋中市后沟古村的亮丽风景。
后沟古村的“本色”,就在于它是“农耕文化活化石”。但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要建房、买车,过现代生活,破坏了古村的原汁原味。对此,景区用全新方案——产权置换,解决冲突矛盾。于是,古村外1公里建起新村,114套单元楼别墅,置换旧村里70余套院落产权,民间艺人和经典院落的老人仍住在古村。就这样,古村的建筑、生活方式、民俗民情得到完整保护,村民们笑逐颜开。
近年来,山西省力推乡村旅游发展,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一手抓软环境优化,为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格局奠定基础。
“我们从哪里来?黄种人的起源在哪里?”今年夏天,太原学生梁梓轩的丁村研学之旅丰富多彩,走进广袤田野,体验考古人类起源;坐在土布作坊,感受传统制造工序;来到体验课堂,制作木版年画……
一村两国宝——丁村遗址和丁村民宅,是丁村人的骄傲,也是丁村发展的最大优势。
“现在,我们正积极谋划新旅游路径,抢抓研学旅行政策机遇,让‘国宝’赋能,推动乡村旅游火起来。”打造丁村文旅品牌,是村党支部书记丁文涛多年的梦想。他带领村“两委”班子落实“支部+合作社+农户”文旅规划,成立全省首家乡村旅游合作社,办农家乐、搞研学旅行、开特色培训班,带动5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3500余元。
借助石评梅的影响力,阳泉市小河村依托文物古建、名人典故发展乡村旅游。村党支部书记周向阳带领干部群众重拾打造斜深井的劲头,全员上阵抓发展,去年小河村实现人均年收入9000元。
来山西乡村,游什么?靠的就是这些丰厚的“家底”,吸引人的“硬货”。
当前,山西省正锁定乡村旅游主题,深挖厚重资源,打造十大乡村旅游路径,观光休闲、文物古建、古村民宿、文化遗产、名人典故、红色文化、名吃特产、生态康养、农俗体验、研学科考,每一种类型都底蕴深厚精彩纷呈。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借鉴成熟经验,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宜业、宜居、宜游、宜购、宜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岭回村、马泉沟村、王炭咀村、文堂村、西村、飞岭村、甘泉井村、东开张村、桃林沟村、河北村……一个个魅力乡村脱颖而出。
去年,大寨村、贾家庄村、娘子关村、振兴村、宋家沟村、司徒村、横坡村、坂儿上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这些,不仅是山西省殷实乡村旅游“家底”的一角,更是山西文旅融合魅力长卷中的几笔。
如今的山西乡村,处处美景引人入胜,缕缕乡愁动人情怀。随之发展壮大的乡村旅游业提升了百姓的生活指数、整体素质,更多村民走上“挣旅游钱,吃旅游饭”的致富路。
城景通,景景通不断完善的交通网串起了乡村旅游美景,也串起了村民的致富梦
今年国庆假期,太原市民武洪驾车从市区出发,驶入绕城高速,转入青银高速,沿石家庄方向行驶,在娘子关出口下高速,驶入苇旧线,转省道,到达阳泉市娘子关村。
娘子关村,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途经的一个“点”。刚进村,武洪就被一阵香味吸引。路边,村民高子红正在制作特色小吃——压饼,饼薄如纸,入口即化。压饼大有来头,千百年来,山泉水“调皮”穿村入户,利用独特资源,当地建起24台巨型水磨。自此,水磨轰隆声不绝于耳,水磨面的香甜味随风飘散开来,村里人沿街开店设铺,迎接八方来客。
头顶葡萄架,石桥下流水叮咚,亲友小聚品茶赏月。夜宿民宿一号院,武洪陶醉在“人在水上住,清泉屋下流”的美景里。
是山西省旅游交通的快速发展,成就了这幅“人间美卷”。
“曾经,村里交通不便,拉煤车穿村而过,煤粉飞扬,真的很煞风景。”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宝说,噪声、尾气、粉尘,让“水上人家”打了折扣。受益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和国道307、207线以及绕城改线等工程,娘子关村旧貌换了新颜。目前,娘子关村周边省道、国道、高速公路、铁路、旅游专线密布,交通十分便捷,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黄河、长城、太行三条一号旅游公路是山西省打造三大旅游板块、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国庆期间,三个“0km”标志文化驿站开门迎客,将旅游公路和公路旅游融合起来,游客纷纷赞叹:“山西又多了旅游打卡地。”
古建庙宇,千年古槐,还有王莽赶刘秀的故事,无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烟火气,阳泉市甘泉井村总能让游客兴致盎然。借乡村振兴和建设三大旅游板块机遇,村党支部引导合作社、农户,搞起果蔬基地、樱桃采摘等农业体验项目,把庄稼“种”成了风景。周边8个村纷纷来“取经”,以“1+8”模式抱团发展。京昆高速的开通和太行一号公路的建设,更为当地带来人气财气,村子与周边地区合作,连接玉皇洞、娘子关村,打造全域旅游线路,“大景带小景、美景串成线、区区景互通”的整体成效显现。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串联起左云、新荣、阳高、天镇四地170个村。以路为节点,“一带一区一基地三个园”集长城文化、民族融合、军事战争、红色革命、古建遗存于一体的长城特色文化圈构想逐渐清晰。得胜堡、守口堡、镇边堡、李二口村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行进在长城一号公路上,蜿蜒曲折的公路、高低起伏的古长城迎面而来,恍如时空旅行。天镇县李二口村就在路边的明长城脚下。县文旅局局长原存柱介绍:“通路前的李二口村是个窑洞破房脏乱差、缺水少地靠天吃饭的贫困村。现在,李二口村依托二郎山、古长城、桦门堡等资源已成为沿线17个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领头羊。村民也靠乡村旅游实现了收入增长全覆盖,去年人均收入超万元。”
晋城市高质高效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布局“0km”标志文化驿站,打造“此生必行”旅游公路。
太原市230公里的东西山旅游公路“握手”,沿线160多处人文景观、4处国家级传统村落、6处农业旅游点、17个城郊森林公园连为一体,成为市民出游打卡地。
……
截至今年9月,三条一号旅游公路已建成2883公里,串联起沿线66个A级以上景区、130处非A级旅游资源,大大小小的村落、农家乐、景区点如粒粒明珠分布在公路沿途,串联起以观光、康养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美景,也串起了沿线村民的致富梦。
人间烟火气,最怡游客心 红火的乡村旅游带来的不仅仅是村貌之变、生活之变,更重要的是理念之变
“大熊座,天蝎座……妈妈,我找到了银河!”
今年夏天,太原市娄烦县新庄村美美公社游客不断。10岁的张懿轩和父母专程赶来,白天看风景,晚上参加篝火晚会,入夜,躺在森林花丛中的星空屋,眺望满天星辰。
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地处偏远、资源匮乏、没有企业,年轻人外出打工,有362户人家的小村庄只剩老弱病残,靠种土豆玉米维持生计。
典型的贫困村,靠什么脱贫?
娄烦县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产业扶贫项目美美公社落地新庄村。
很快,有机农业成为第一个落地项目,风生水起。接着,另一个宝藏被发现——无霾的洁净空气、难得的满天繁星。“这就是卖点!山水宜人,非常适合城里人来安静地学习、小住。”美美公社负责人石振娄一个简单的初心,让教育文创产业落地。人流增大,消费增加,于是,村里搞起乡村旅游。手工坊、农田体验、青少年营地等,成为城市人“微度假、慢生活”的康养旅游目的地。至此,新庄村量身定制的“第三产业致富图”跃然眼前,有机农业、教育文创、乡村旅游并驾齐驱。2019年以来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减至1户。
发展乡村旅游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落脚点。
近年来,乡村旅游扶贫在脱贫致富的舞台上唱着重头戏,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抓手。从农家乐、民宿到文旅体验,新业态不断成长,为一个个村庄注入活力,越来越多的农民腰包鼓了起来。
旅游扶贫,美了乡村,富了百姓。靠吃“旅游饭”脱贫的例子不胜枚举。
运城市岭回村盛产山桃树,围绕桃花,村里经营餐饮、民宿、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每年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商业摊点300家,带动贫困户100余户,人均增收2000余元。大山里的马泉沟村靠漫山红叶和水化柿子,搞起文化旅游节,其间日均游客超2000人,贫困户开起了农家乐,逐步脱贫。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每到傍晚,运城近郊的岚山根里最惬意的时光到了。夕阳余晖仍在,晚风阵阵温柔。这时候的街巷,比白天还热闹,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香味四溢的小吃,浓浓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本地的,外地的,人们涌入岚山根,感受烟火味。
王岚,岚山根创始人。借鉴陕西“袁家村”的成功经验,硬是在荒滩上,造出一个古风古貌的“繁华城”,一个热门的旅游点。现在,这里业兴财聚,每天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消费。岚山根火了,老板、商户、村民的荷包也越来越鼓了。
汪世昌,台湾人,去年把最地道的士林夜市带到岚山根,装修、美食、文创,全按台湾风格呈现。3年前,只一初见,汪世昌就被运城的文旅资源和岚山根的运营模式吸引,于是承包了20间店铺,打造“台湾街”。从月营业额不足10万元,到现在的80万元,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岚山根的成功,不仅在于整合了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等资源,带动产业发展,拉动百姓就业,还在于它的捍卫食品安全,商家自律互律蔚然成风,这已成为岚山根的金字招牌。
鲜活的例子已证明,乡村旅游是真正的“脱贫利器”。乡村旅游持续发力效益显现,带动村民依托旅游脱贫致富,召唤在外打工者转变观念返乡创业,也吸引着城里人投资创业助力农村脱贫。
太原市河北村村民张建平把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开起农家乐。“游客们‘轰趴’、烧烤,让我们这个小村庄有了夜经济,一年我能赚3万元。”张建平说。
董红钢是一位酒店经营者,一直在临汾做生意。来到临汾市飞岭村,他立刻就被这里的山水、荀子文化吸引,在村里投资做起民宿生意,周末时经常一房难求。
这些在乡村旅游大潮中崛起的小村庄,抓住了发展机遇,用足了好政策,依托当地优势,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在积极探索“旅游+”中,不断激发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蒸蒸日上的好生活在述说着村貌之变、生活之变、理念之变。
山西的乡村旅游的确有了长足发展,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这需要我们创新思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下大力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软实力,解决项目策划水平不高、市场营销意识不强、区域市场同质化等问题,让乡村旅游不断提质升级。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乡村旅游的美好图景一定会在三晋大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