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内蒙古:守正创新出精品 鄂尔多斯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
2019/10/11 15:12:21 来源: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近年来,鄂尔多斯文化艺术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指示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把握时代脉搏,推出一批优质文艺作品,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鄂尔多斯,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良好品牌形象。

  优秀作品引领文艺创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鄂尔多斯市文艺工作者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推出了民族音乐剧《这片草原》《石榴红了》,漫瀚调音乐剧《牵魂线》、蒙古剧《茫瀚巴拉尔畅想曲》《乌兰牧骑的热喜》、歌剧《千古情缘》等一批立意新颖、主题突出,极富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大型舞台作品,有8部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这些作品不断提升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描绘了鄂尔多斯发展中巨大历史变革的时代精神图谱,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砥砺奋进勇发时代先声 

  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推出了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民族、讴歌农牧民的精品力作。群舞《黑缎子坎肩》荣获2019年中国舞蹈界最高奖项“荷花奖”的民族民间舞金奖,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漫瀚调音乐剧《牵魂线》、舞蹈《父亲的靴子》《门前那棵树》等作品获得自治区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9年,鄂尔多斯市在全区多项大赛中名列前茅:“草原金秋”全区声乐比赛获得8个金奖中的2个奖项,第四届自治区乌兰牧骑队员“一专多能”比赛中在55支乌兰牧骑的96名队员中夺冠,第八届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上斩获团体金奖,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上荣获重奏组一等奖…… 

  文旅融合培育新产品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新版舞剧《森吉德玛》在保留了原剧历史厚重感的同时,更呈现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驻场演出近200场,参加了“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并在全国10余座城市进行巡演。2019年,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从原生态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入手,创演了具有民族特点、地域特色的演艺品牌项目——民族风情乐舞《天骄圣地·鄂尔多斯乌音嘎》,还在人民大会堂成功演出。响沙湾、鄂尔多斯草原、康镇等景区,打造了深受游客喜爱的《鄂尔多斯婚礼》《那达慕实景马术剧》《永远的成吉思汗》《英雄》等旅游演艺节目。今后将大力推动旅游演艺发展,充分借鉴国内知名“千古情”“印象(又见)”“山水”系列等优秀产品,探索发展剧场型、主题公园型和实景型,以更有效的措施和方式展示传播城市形象。

  “红色嫩芽”弘扬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自从1959年成立的第一支鄂托克旗乌兰牧骑至今,鄂尔多斯市的6支自治区序列乌兰牧骑,均为一类乌兰牧骑,其中5支为自治区优秀乌兰牧骑。目前,包括乌兰牧骑在内的12支国有艺术院团,每年下基层演出1000多场。2019年,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扫黑除恶等重大主题工作任务,广泛开展了“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乌兰牧骑千场惠民演出、百场调演展演”“乌兰牧骑助推扶贫攻坚进村巡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惠民演出活动,前三季度惠民演出场次达到700余场,集中力量推出歌曲、舞蹈、小戏、小品等优秀文艺作品150余件,开展宣传、辅导、服务200余次,为广大农牧民送去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传承发展民族优秀艺术,成为文艺战线上一面鲜艳的旗帜。

  精美展演扩大知名度 

  紧随时代进步要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讲好鄂尔多斯故事,塑造鄂尔多斯形象。各文艺院团在2019年中国商飞供应商大会、北京世园会鄂尔多斯主题日、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中国鄂尔多斯市—蒙古国乌兰巴托市2019“草原丝路”文化旅游交流活动、第十届中蒙新闻论坛等重大活动以及在晋陕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开展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上,组织开展了精彩文艺演出,展示了鄂尔多斯风采,让更多观众了解了民族文化、草原文化。通过创新宣传理念,整合运行机制,汇聚更多发展资源力量,助力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