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节假日,景区就人来车往,我们也跟着沾了光,办起了农家乐,开业第一年收入就增加了万把块,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平顺县虹梯关乡梯后村村民许松其开心地说。在平顺,有不少村民和许松其一样,靠念“旅游经”致富,不少贫困户靠吃“旅游饭”增收,这也是平顺县全域化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平顺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抓手,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的规模、档次和效益,让藏在“深闺”的众多贫困村焕然一新,迎来各方游客。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318.9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49.4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96亿元。
“村里发展旅游项目,把我们入住的房子发展成一层自住、二层‘农家乐’,大伙儿不仅月月拿租金,年底还能领分红,脱贫早已不在话下,好日子还在后头呢!”2018年,芦芽村民从大山深处的破旧土坯房中搬到山下的新房里,62岁的冯松堂开始了新生活,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吃上了乡村“旅游饭”,摇身一变成为“房东”,足不出户就有收入。
好风景带来了好“钱景”,当地群众都从中“分到了一杯羹”,过上了幸福生活。平顺县政府还向依靠发展旅游产业脱贫的村拨付旅游扶持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并采取以奖代补、财政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土地、林场和水面等资源,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风民俗的特色小村。同时还结合实施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计划,大力发展四景车、八音会、纺织等非物质文化,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受经济效益带动,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办起了农家乐、特色种植、休闲采摘等项目,端上旅游“金”饭碗……如今,全县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村达128个、农家乐和农家旅社387家、旅游纪念品加工开发企业18家,乡村旅游、运输、接待服务等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口21000余人,年人均增收58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