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旅游资讯
重庆:三大举措助彭水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8/12/19 14:34:54 来源:上游新闻 [] [打印]

蚩尤九黎城万人踩花山 赵勇 摄


对策1

持品牌引领带动旅游融合发


摩围山露营 陈兴盛 摄


截至目前,彭水已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阿依河已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

近年来,彭水县大力实施文旅融合战略,把苗族文化推广与阿依河、摩围山、乌江画廊、蚩尤九黎城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紧密结合起来,“世界苗乡”“娇阿依”以及阿依河、摩围山等旅游品牌的名头越来越响,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5年,电影《寻找女神@娇阿依》在彭水拍摄。2016年在摩围山景区举办了“醉美娇阿依”选拔赛,吸引100余家网络媒体参与。2016年7月,首届重庆“娇阿依”民歌演唱会在彭水4A级景区蚩尤九黎城举行。2017年5月,蚩尤九黎城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式上,万人同唱“娇阿依”。2018年7月,第三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在蚩尤九黎城开启……

彭水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特色,抓项目促进产品开发、抓品牌促进形象提升、抓营销促进市场拓展、抓监管促进环境改善。2018年,彭水赴全国各大城市的旅游品牌推介会16次,开展大型集中踩线采风活动8次,接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一次性超大团480个,继续开展“苗族同胞游苗乡,百家包机游彭水”活动,促进海外国内包机游80架次,“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中国爱情治愈圣地”旅游品牌日益凸显。

对策2

借力活动助推城市形象提升


阿依河激情漂流 张国 摄


近年来,彭水按照“以节为媒、包装产品、发展旅游”的思路,彭水围绕建设民族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依托“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通过品牌活动提升城市形象,助推旅游发展。

今年5月举办的“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共举办了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摩托艇联赛重庆彭水大奖赛等2大类26个大项39个子活动。7月,彭水承办第三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这是该活动连续第三年在彭水举办。三年来,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挖掘新潜力、激活新要素、集聚新功能,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情的盛会。期间,各周边区县共同搭台唱戏,精心策划40余项重大活动,着力凸显民族地区旅游文化魅力,努力推动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建设。

近年来,“一节一赛”、“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成功举办,彭水将体育赛事与节日庆典、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摩托艇联赛、国际艺术滑水比赛和阿依河国际漂流赛等品牌体育赛事,充分展示了彭水神秘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对策3

立足特色助力脱贫攻坚


万寿菊带红乡村旅游 张波 摄


彭水的乡村,大自然孕育了大量的优质旅游资源,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风情,都保持着浓郁的原生态。

彭水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生态旅游和苗族文化旅游品牌特色,以乡野农村的风光为本底,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开发尊重当地习俗,村庄保留苗族原始风貌。依托鞍子苗寨,彭水打造了集观苗民村落、品苗文化习俗、赏苗乡风光于一体的特色民族风情旅游景区,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彭水坚持以旅游扶贫为抓手,围绕生态旅游集散地定位,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培育农业采摘园、种植园,做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农家乐,提档升级苗寨、民宿、农家乐的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基本要素。

通过这些极赋文化民族风情的旅游项目,旅游成为吸纳彭水贫困人口的大平台,引导越来越多的周边群众直接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吃上了“旅游饭”。其中,阿依河景区设置有服务就业摊位上百个,贫困户不花一分钱就当上了老板,走上脱贫致富路。

彭水县委、县政府旨在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实现农旅深度的融合,让贫困户在参与旅游过程中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增加收入,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主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