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旅游资讯
吉林:“明码宰客”患的是“政企近视病”
2018/11/30 9:56:34 来源:长春日报 [] [打印]

迟末 作

  又到了去北方看雪的季节。雪乡的风光仿佛童话里的世界,然而就是这样纯净的地方,去年却接连曝出宰客的消息。为恢复游客信心,雪乡进行了整改。日前,经过整改的雪乡已经开园,承诺不宰客,明码标价,并拍摄了相关的短视频进行宣传,以挽回游客的信心。然而,看到雪乡的“明码标价”,很多人都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据新华网)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按照网友的计算,如果把雪乡各个项目玩一遍,再加上食宿、交通等旅游“刚需”,每个人需要花费5300多元,一家三四口人,就得两万多元。而这个价格,比去日本北海道看雪都贵,比去东南亚国家避寒过冬更贵。如此“明码标价”,使得今年的雪乡旅游还没正式开始,就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去年的雪乡宰客事件给雪乡的形象、信誉带来了重创,当然也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今年,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显然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客栈住宿、酒店饭菜、交通出行方面的明码标价,就是其中重要的举措之一。按理说这是好事,但是看看最近公布的雪乡旅游各项服务和商品的价格,还是让人不吐不快。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就是把之前的偷着宰客变成明着宰客了吗?

  也有网友为雪乡进行了辩解,认为雪乡只要做到了明码标价,商家爱标多少标多少,消费者要嫌贵,不去就是了。要是价格不合理,一直没人去,商家自己就会被迫降价。时间长了,价格自然能回落到消费者愿意消费的价格。问题是,我们为什么非要等游客嫌贵不去了,才想着降价呢?为什么不能让价格亲民一些,让游客来的多一些,停留的时间长一些,然后获得合理而稳定的市场效益呢?

  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看,东北雪乡的明码标价变成了“明码宰客”,一方面是雪乡管理者、经营者的傲慢所致。在他们看来,雪乡独一无二,所以“物以稀为贵”,全国那么多人,游客基数大,你不来有人来;另一方面,则是旅游产品、旅游模式过于单一,迫于经营压力,经营者不得不如此定价。所以要解决问题,还是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作为雪乡的管理者、经营者,确实应该抛弃“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心理,毕竟旅游不是生活的刚需,看雪的地方也远远不止雪乡一处,所以价格亲民些,利润合理些,才能在公众心中树立“雪乡值得去”的观念。而不管是地方政府、雪乡管理者还是经营者,都要着眼长远,要改变旅游产品、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管理者应该具备全域旅游的思路,在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其他衍生性资源,比如将周边的旅游资源相连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旅游项目和商品,等等。

  唯有如此,才有望扭转公众对雪乡的负面印象,重塑雪乡形象与信誉,实现游客与雪乡的双赢。

(责任编辑: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