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湖北: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情况综述
2018/2/22 11:07:39 来源:湖北省假日办 [] [打印]

2018年春节长假期间,全省旅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关于春节假日旅游工作各项部署,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旅游产品丰富多彩,旅游人气指数旺盛,文明旅游蔚然成风,综合效益再创佳绩,全省无重大旅游质量投诉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实现了优质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五统一目标。据统计,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6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实现旅游收入290.3亿元、同比增长28.6%。纳入重点监测的25个旅游景区共接待旅游者227.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

一、主要特点

今年春节全省各地提前谋划,精心策划,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积极组织推出年味十足的旅游节庆活动、惠民活动以及温泉游、滑雪游、乡村民俗游、都市休闲游等假日旅游特色产品,有效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使“旅游过大年”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综观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冬季特色旅游持续火爆。近年来我省以温泉、滑雪为主打产品的冬季旅游体系不断完善,品牌影响持续提升,各地温泉游、滑雪游受到游客热捧。春节期间,咸宁市打响“热汤白雪”“泡在咸宁”冬日旅游品牌,温泉谷、三江温泉、碧桂园温泉、太乙温泉等“一城十二泉”成为武广高铁游客和鄂湘赣居民春节期间的热门旅游地,全市温泉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近2万人;改造升级的九宫山滑雪场喜迎大批游客,单日最高接待量达到2900人次。黄冈市英山县、罗田县的温泉、滑雪项目形成组合效应,成为该市“冰火之恋”春节旅游产品的引爆点,英山南武当滑雪场、桃花冲滑雪场生意火爆,平均每天接待滑雪游客均在2000人次以上;英山毕升洪广温泉、罗田三里畈温泉日均接待突破3000人次,酒店客房供不应求。作为我省海拔最高的滑雪胜地,神农架林区的国际滑雪场等4个滑雪场同时开门营业,游客接待量明显上升,七天假期共接待滑雪游客2.07万人次,占外省来神农架游客总量的60%。此外,随州玉龙温泉、荆州悦兮半岛温泉、应城汤池温泉以及宜昌百里荒滑雪场、恩施国际滑雪场、房县柳树垭滑雪场都呈现出游客络绎不绝的热闹景象。

(二)年味民俗旅游精彩纷呈。全省各地、各旅游景区围绕新春佳节传统文化特色开展节庆活动,推出庙会、祈福、灯展、游园、美食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年味”,奉上丰盛文化旅游“大餐”,活跃了节日气氛,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全省各宗教旅游景区如武汉归元寺、十堰武当山、随州大洪山、当阳玉泉寺,黄冈安国寺,黄梅四祖寺、五祖寺,黄石东方山等,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祈福迎新春,并形成了香客流与游客流交织的兴旺局面。仅正月初五这一天,武汉市内各宗教景区祈福迎春游客总量超过50万人次;十堰武当山游客人数达4.97万人次,是春节期间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天。武汉市还推出楚河汉街“万家年味·汉街新春庙会”、户部巷非物质文化节、吉庆街民俗街大汉口庙会、汉口里庙会、东湖梅花节、黄陂区湖北大鼓及新年庙会,为游客提供了新去处;襄阳市古隆中景区举办首届“年味儿”灯花节,唐城景区举办首届灯光庙会艺术节,都吸引了大量游客;荆州的大型荆楚灯会更是亮相央视,充分展示了荆楚文化。

(三)乡村体验旅游广受欢迎。春节之前,省旅游委启动全省乡村美食购物游,推出“乐意寻年货”“乐趣逛庙会”“乐观花灯秀”“乐舞滑雪节”“乐游泡汤季”“乐享慢生活”等六条春节乡村旅游线路,公布21个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点,将一个个乡村旅游点串联起来,构成东西南北中联动,荆楚欢乐过大年的盛景,丰富了新春旅游产品的内涵,让游客在春节期间走进乡村、收获年味、满载而归。武汉市黄陂首届乡村中国年大型民俗年味活动,石榴红村的草莓采摘,襄阳的第三届乡村旅游年货节,黄冈市的旅游名村联动计划,天门市的农业生态示范区,宜昌秭归县的乡村生态游体验,黄石的农家乐土特产品展销等成为短线自驾游热门线路,吸引众多城区及毗邻地区游客。

(四)旅游惠民活动温暖人心。全省各地积极开展惠民旅游行动,让更多的城镇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在春节旅游活动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武汉市推出“武汉人游武汉”十大特色旅游惠民活动,将正月初一确定为武汉景区免费开放日,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等10家景区向武汉市民免费开放,同时派送20万张武汉旅游惠民券,预约成功的市民可在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期间,免费游览黄鹤楼、园博园、两江游船等18家景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市民出游热情;宜昌市推出“爱上宜昌”景区特惠游活动,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推出6大景区联合促销活动,咸宁市针对返乡游客推出“六大活动惠乡亲”活动,十堰、襄阳、荆州、随州等地也在春节假日不同时段推出各具特色的优惠活动。

(五)旅游市场拓展成效显著。节前,湖北冬春游主题推介走入华南、华北和华东市场,省旅游委在广州举办“知音湖北 南国雪趣”湖北旅游推介会,在济南举办“春满荆楚旅游推介会”。武汉、宜昌、十堰、襄阳、恩施等重点旅游市州也纷纷亮相省外,推广旅游产品。假日期间,省内各大景区、餐饮和购物点停车场泊满了来自鄂、豫、皖、湘、川、渝、桂、京、沪、粤、浙、鲁等全国各地的自驾车辆,远程省份车辆较往年明显增多,客源地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升。我省入境旅游市场拓展迅速,省内主营入境旅游的旅行社接待量大幅增长。大唐旅游(武汉)有限公司春节期间共组织接待来自东南亚的外宾团队42个,总计746人,较去年同期增长40%。中国国旅(宜昌)国际旅行社春节期间接待入境游客1089人,同比增长18%,创该公司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新高。在武汉赏梅登黄鹤楼逛庙会,赴十堰登武当山朝拜祈福,体验湖北团年饭等成为入境游客喜爱的项目。

(六)全省文明旅游蔚然成风。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结合以往经验,采取媒体宣传、现场引导等多种有效措施,引导广大游客文明出游、遵守秩序、爱护环境、包容友善,深入开展以“赛晒文明”为主题的文明旅游活动。节日期间,武汉市组织百名旅游志愿者在各大景区疏导、指引游客入园,进行环保宣传,倡导诚信经营,及时劝阻乱刻乱画、乱丢乱吐、破坏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不排队等不文明行为;十堰市节前召开春节文明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发布春节文明旅游倡议书和春节文明出游提示;潜江市积极开展系列文明旅游宣讲活动。从各地各景区反馈的情况看,今年春节游客的文明旅游素质持续提升,各景区内随地吐痰者、信手涂鸦者、乱扔杂物者、大声喧哗者、插队加塞者明显减少,各餐饮区域浪费食物现象明显减少,各宗教场所游客文明燃香,不超范围、超规格、超数量烧香成为广大香客的自觉行为。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春节前,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就安全生产、假日旅游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副省长杨云彦到省旅游委专门调研,就春节假日旅游做出安排和部署。省旅游委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假日旅游工作导则》和统一部署,及时印发通知,对旅游安全、旅游供给、市场秩序等假日旅游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旅游委召开专题会议,对春节假日旅游提出明确要求。各地旅游部门积极行动,精心安排,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假日旅游节庆活动,并针对假日旅游安全、市场规范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节前排查。春节前夕,省旅游委领导带队赴黄石等地开展假日旅游工作现场督查。节前和节日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对春节假日旅游工作高度重视,有关领导深入旅游窗口单位和游客聚集场所督促检查,确保了各项假日旅游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全省各地广泛应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消息发布、出游提示,引导游客错峰出游、个性消费,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旅游信息服务。据了解,全省假日旅游相关部门如公安、交通、气象、铁路等部门均利用各自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出行信息。省旅游委在楚天都市报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时推出“2018年春节湖北高星级(绿色)饭店团年宴和伴手礼”两个“新年礼遇”专题推广,预热春节旅游住宿和餐饮市场;推出湖北A级景区从“数量”转向“质量”专版,公布全省A级景区分布情况;推出新春佳节畅游荆楚专版,宣传旅游产品、节庆活动等信息。武汉市发布《春节期间旅游线路合理价格指引》,公布一日游、周边游和出境游线路产品参考价格,积极引导了游客理性消费。

(三)应急值守,高效运转。省旅游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2名委领导带班,2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了包括政务、统计、信息、投诉、咨询、应急等不同岗位职责的值班队伍。各地旅游部门、各旅游接待单位对外公布了假日值班和投诉电话,并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保证了全省旅游信息畅通,做到全省假日旅游工作一盘棋。假日期间,全省旅游系统高效运转、措施到位,确保了假日旅游市场的安全有序。省旅游委针对旅游市场监测发现的有关涉及秩序、安全、投诉等问题及时通报相关地方予以处置,没有出现长时间交通拥堵和大规模人员拥挤现象;没有发生重大旅游质量投诉和旅游安全责任事故。

三、问题与建议

虽然本次春节假日旅游组织接待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要求,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五统一目标,但仍然暴露出来了一些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一是集中出行导致部分路段交通拥堵。春节期间,自驾车出行仍是主流,通往热点景区的道路短时期内易发交通拥堵现象。二是集中旅游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旅游高峰时段,一些热点旅游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出现排队等候,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如游客服务中心、停车位、乡村旅游道路等不能满足需求。春节期间餐饮企业停业较多,自助游客就餐排队等候现象比较普遍。三是旅游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春节期间,虽然旅游、气象、交通、公安等多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旅游相关信息,但从游客需求看,一些重要的景区预警信息、道路交通信息和游客分流建议信息等尚不能有效覆盖或及时送达至有需求的游客。

旅游已成为人们假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做好今后假日旅游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大力推动错峰旅游。建议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推行错峰休假,倡导错峰旅游,进一步引导社会公众确立理性、健康、平和、舒适的假日旅游生活方式。

二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城镇生活设施旅游化,丰富游客在某一区域内的游览选择和延长停留时间,提高公众旅游出行的满意度,放大地方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三是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推进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系统、生态停车场、旅游驿站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覆盖广泛、便捷舒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以完善旅游数据库为基础,以强化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按照实时监控、感知互动、高效传递、有效服务的要求深入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以旅游监管信息化引领旅游消费科学化、理性化。

(责任编辑:耿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