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安徽:蚌埠市旅游产业迈入转型升级新阶段
2017/12/5 10:48:57 来源:蚌埠市旅游局 [] [打印]
       近两来年,蚌埠市以全域旅游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文化休闲、时尚休闲“双核”驱动,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助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

  一、以“文化+”引领产业转型。在“文化+”发展战略引领下,蚌埠市积极实施规划引领,在蚌埠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统领下,牢牢把握城市特色、文化优势,科学编制了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确立了“三轴八区、蚌凤同城、皖北一体”的大旅游骨架;紧贴消费新需求,强化主题定位,统筹全域资源配置,注入休闲元素,凸显文化休闲、时尚休闲,形成了文化旅游体验区与都市休闲体验区的主题规划引领格局。对标“全省四大旅游中心城市”的特色城市风格谋招商、上项目,大项目支撑、集约化发展模式更加成熟。提升景区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形成了实景演出、非遗民俗展演和小型情景剧目相结合主题景区表演体系、展示体系,提升了全市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旅游+”新业态,主动适应“生活即旅游”的大趋势,构建游客市民互为“风景”的全域旅游格局。

  二、以全域化配套支撑产业转型。蚌埠市坚持景城一体普惠发展,消除景区内外差别,城市承载力、舒适度显著提升,全域综合配套功能日趋完善。高标准规划了2个旅游集散中心及三县四区集散分中心和集散点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大力推进旅游景区与交通干线连接线“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新增一条旅游专线、共享单车,构建了大、小交通无缝对接的旅游集散体系。与此同时,完善旅游咨询中心体系、分中心、咨询点构成的城市旅游信息咨询网络体系。全面开展3A级以上景区等主要公路沿线标识设置,提升了60余处城市旅游标识牌。

  三、以标准化提升产业转型。旅游标准化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提升综合品位、群众幸福感的突破口。对标、调标、提标,突出“大明文化”“双墩文化”“淮河文化”特色,打造了“水、陆、空”质量过硬的立体化旅游产品体系;立足地域特点,完善旅游标准体系;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市场主体、社会参与,产业化运作创建模式,旅游参与全民化格局初步建立;全社会参与意识、居民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旅游强市”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四、以节会经济拉动产业转型。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假日经济迅速崛起,蚌埠市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发挥节庆资源优势,主打春(采摘节、庙会文化节)、夏(荷花节)、秋(玉文化节)、冬(年文化旅游节)四张节庆牌,做好节会经济大文章。通过旅游谋篇、节会搭台、经贸唱戏,搞活经济,聚拢人气,拉动消费,持续打造全季节旅游产品,培育旅游节庆品牌,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了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让游客能满意、居民得实惠、企业有发展、百业添效益、政府增税收,节会经济效益凸显。

  五、以改革创新推动产业转型。蚌埠市不断完善旅游综合治理机制,切实抓好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创新市场管理体制,盘活“沉睡”资源,激发发展活力,为未来企业改制、打包上市奠定基础。引入外部竞争,引进大明园旅游、嘉恒旅游等旅游企业和嘉年华知名酒店集团,大力发展旅游电商,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责任编辑:姜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