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信息发布 > 图片新闻
吴文学:把握大众旅游时代特征 全力发展新兴旅游业态
2016/4/12 12:52:05 来源:新华网 [] [打印]

    世界道文化大会“道+闲养”峰会在常州举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就如何把握大众旅游时代、全力发展新兴旅游业态发表主旨讲话。


       日前,世界道文化大会“道+闲养”峰会在常州举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就如何把握大众旅游时代、全力发展新兴旅游业态发表主旨讲话。

       养生文化是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文化中具有恒久生命力、传承力和影响力的板块。吴文学说,若将养生文化和旅游进行完美结合,需要理清旅游和养生文化的发展历史文脉和传承的根基。

       吴文学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的建设。随着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等问题的出现,养生旅游集养生资源与旅游活动交叉渗透,实现融合,在我国以一种新旅游经济业态的形式出现。我国当前的养生旅游大多沿用了古时养生旅游的方式,融入了现代人的基本养生诉求。目前比较流行的养生旅游项目包括森林浴、雾浴、日光浴、温泉浴、食疗、民俗养生等,人们在养生旅游中的诉求也比较宽泛。另外,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不断追求,很多以灵修、禅修活动为特色的旅游形式也在不断兴起。

       吴文学表示,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现代养生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与国外相对成熟的养生旅游市场相比较,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在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供给上。为了进一步推动养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分别从问题、需求、对策三个方面释述。

       养生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生旅游目的地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产品比较单一。国际上成熟的养生度假目的地往往集合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先进的设备、理疗与SPA、活动与课程等综合元素,形成“独具特色、个性化、无法在别处体验”的综合性养生度假产品;目前我国养生旅游目的地养生活动主要依赖森林、阳光、海滨、温泉等自然资源,这些养生旅游活动观赏性有余,体验性不足,养生味道不足,在组合上还比较单一,无法突出真正意义上的养生旅游的特色和功能。

       二是养生旅游活动相对独立,缺乏系统性整合。由于我们对养生旅游认知有限,产品开发经验不足,目前我国养生旅游目的地养生活动之间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的串联和组合还比较少,缺乏系统性。

       三是具有本地特色和有影响力的养生旅游产品还未形成规模。如 今国际养生旅游业已具规模,在很多国家都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各异的产品。例如日本的温泉养生、印度的瑜伽养生、泰国的美体养生、法国的庄园养生、 瑞士抗衰老养生以及韩国的美容养生和奥地利阿尔卑斯高山养生等,同时也形成不同的养生旅游开发模式。我国养生旅游正处于粗放式发展的初级阶段,尽管养生旅 游目的地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养生元素在各目的地的渗透仍比较浅层,各类养生活动仍然以依赖自然资源为主,无法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养生诉求,概念大于产品的意 味还比较重。

       国内外养生旅行者的旅游需求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吴文学认为,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大众化旅游时代,当前旅游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不能满足需求。这将为养生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一是旅游投资快速增长,养生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成为重点。改 革开放后,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旅游业仅用36年的时间基本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并 不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供需基本平衡、增长趋缓的发展阶段。恰恰相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甚至供给滞后需求是并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依然是我国旅 游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十 三五”时期将成为旅游供给大发展的“黄金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放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落的情况下,旅游投资高位增长,这是多年来旅 游供给不足的最直接体现。2015年旅游业直接投资首次超万亿,达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扩大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三产 业投资增速30个百分点。旅游业正成为吸引投资和新要素的热点,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养生旅游也正在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

       二是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养生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供不应求。经 过改革开放36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基本内容,并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经济发展规律告 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旅游进入大众化日常性普遍消费阶段。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 式增长时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加快,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群体都将大幅度持续增长。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出游 到2.98次,旅游市场规模41亿人次;未来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5万美元,50%以上的居民进入中等收入之列,居民人均年出游将超过5次, 全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人次,旅游将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性消费;到2050年我国人均GDP有望达到3万美元,80%以上人群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居 民人均年出游将达到10次以上,全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140亿人次,旅游将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届时,广大农村、边远山区、国际国内众多旅游目的地,都将是中国旅游者自由选择的旅游去处,旅游将真正成为一种跨地域、无国界、无障碍的社会化、普遍化消费行为。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是全世界最重视养生消费的群体。据有关机构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生旅游消费的总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三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养生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模式更加现代。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的产 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旅行社数量已达2万多家,星级酒店数量1.4万家,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目前,已有40多个国际饭店管理集团 的70多个品牌落户中国,在华经营和管理的饭店数量达1000多家,洲际、万豪、希尔顿、凯悦等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在华设立的外资旅行社已达58家;迪斯尼、环球影城等世界知名景区和大项目相继落户中国。

       大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和龙头型企业对旅游业发展的驱动效果更加明显,市场主体也不再是小企业,大批非旅游类大型企业不断进入旅游业,旅游产业化、集团化趋势加强。其次,大资本、大项目正在改变旅游产品的生产方式。发展旅游业不再单纯依靠传统型的旅游资源。再次,随着消费经济的全面活跃,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

       在此背景下,创新型、龙头型大中型旅游企业的进入, 将中国的中医、禅修、道家养生等古老的养身智慧与养生旅游产品相结合,是国内外养生旅行者的共同愿望。近几年,国内辟谷、禅修、中医旅游等养生旅游项目的 发展已经开始初见端倪,今后随着市场发展和投资运营者的成熟,这些中国传统养生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标准、档次和国际接待能力,形成名片式的特色主题养生旅游 产品。

       加快养生旅游发展的对策

       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养生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为扎实推进中国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 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人数将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到2025年,传统医药健康旅 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

       吴文学认为,养生旅游是一个比中医药旅游更大、更综合、更国际化的旅游业态,将从几个方面加快养生旅游的发展。

        一是纳入国家旅游“十三五”规划。经国务院同意,“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林业局和扶贫办等部门共同参与编制,届时,将以国务院的名义正式对外发布。

       二是纳入政府支持的投资项目。自2015年以来,旅游项目正在成为政府投资支持的热点板块。一方面,将在旅游发展基金的安排上,支持养生旅游建设项目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项目贴息。另一方面,将把养生旅游开发项目纳入国家旅游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设立的旅游项目库,加以支持和引导。

       此外,国家旅游局也将会同国家开发银行,选择重点养生旅游项目纳入金融系统支持的旅游优选项目目录。力争通过中央财政对于重点养生旅游项目的支持,向社会和旅游业界传达明显的信号,使全社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诸多方面更加重视和支持养生旅游的发展。

       三是加快制定养生旅游的标准规范。标准化手段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国家旅游局正在依照标准有序开展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评定工作。

       下一步,国家旅游局将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组织开展“全国养生旅游示范区”的试点工作,并着手制定养生旅游的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使养生旅游沿着国际化、产业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路径健康发展。

       四是促进养生旅游的国际交流合作。养生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上深受各国游客欢迎的重要旅游产品。国家旅游局将鼓励企业和地方积极开展养生旅游的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企业和院校合作共同设立养生旅游研究中心,鼓励企业成立养生旅游协会或者联盟,共同创设养生旅游的相关论坛,并使之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和永久化。 (郭香玉)

(责任编辑:暮紫)